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写作教学试论作文教学中的“编”» 正文

试论作文教学中的“编”

[10-21 00:24:01]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写作教学   阅读:68264

概要:4、以编促写是现代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的体现。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作文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从教师命题到进行指导,从学生作文到教师批改、学生自批自改,从教师讲评到学生总结,传统的方法在本质上是教师在唱“独角戏”,结果往往是费力不讨好,收效甚微。现代教育理念讲究的是尊重学生个性,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培养创造型人才。这种新的教育理念,要求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即相讲究在教学的过程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编促写可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5、以编促写是建立“大写作”观念的一个重要方面。所谓“大写作”观念就是充分利用课内与课外、校内校外、语文课与其它课共同观注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把语文教学、课外阅读指导的作文教学结合起来。不能各吹各的号。二是把写作训练主动地有效地向课外延伸。三是广泛开辟写作园地。如办班刊,办黑板报,建立文学社团,办社团刊物,激发学生的写作和强烈的写

试论作文教学中的“编”,标签:初中写作教学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4、以编促写是现代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的体现。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作文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从教师命题到进行指导,从学生作文到教师批改、学生自批自改,从教师讲评到学生总结,传统的方法在本质上是教师在唱“独角戏”,结果往往是费力不讨好,收效甚微。现代教育理念讲究的是尊重学生个性,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培养创造型人才。这种新的教育理念,要求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即相讲究在教学的过程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编促写可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

  5、以编促写是建立“大写作”观念的一个重要方面。所谓“大写作”观念就是充分利用课内与课外、校内校外、语文课与其它课共同观注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把语文教学、课外阅读指导的作文教学结合起来。不能各吹各的号。二是把写作训练主动地有效地向课外延伸。三是广泛开辟写作园地。如办班刊,办黑板报,建立文学社团,办社团刊物,激发学生的写作和强烈的写作欲望。”(陈靖武<<中学作文教学导论>>)以编促写正是以社团与创办刊物为手段的新的教学手段与方法。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教育要贯彻“三个面向”,就要狠抓创新教学,尤其是创新教学的方法和教学的手段,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善于思维、勤于思考的习惯。

  二、什么是“编”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语文教学实际,我认为除了常规的作文教学方式外,“编”应作为作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予以重视。

  “编”,最早在甲骨文、金文中就见到。《广雅.释器》称:“编,绦也”,绦,就是丝绳。到后来,就用丝绳把竹简顺次排列起来成书简,称作编或编次。《孔子家语》:“删诗述书,定礼礼乐,制作春秋,赞明易道。”唐人刘禹锡在《柳君集记》中说:“遂编次为三十通,行于世。”韩愈《进学解》:“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辞源》:“收集材料,整理成书。”《中文大字典》:“收集材料,以编成书。”可见,编在我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编辑是一种文化活动,处于读者和作者之间。编辑的内容具体指的是:制定计划、组织稿件、选择稿件、修改稿件、配置稿件、组织和撰写言论、制作标题、安排版面等几个方面,这是广义的“编”。

  在中学作文教学中,“编”是一个新的概念;同时,编与写又是连在一起的。根据作文教学规律,写作水平的提高是一个渐进和漫长的过程,需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因而“编”就成为了作文教学的重要辅助教学手段。本文所论述的“编”包括:(1)编校报校刊、板报班刊、手抄报墙报等。(2)师生一起编辑作文集;学生的评改等。(3)“编”的作用与思考等。

  三、以“编”促写,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1、“编”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尽人皆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孔子说:“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新课程强调“学习是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这样,作文教学必须创设有利于学生参与学习的情境,激发学习的兴趣,诱发体验的欲望。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一个人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动力,而兴趣又与当前的活动、需要有关。只有除去罩在作文上面的那层神秘的面纱,让学生亲自体验“编”的个中滋味,从写作者自身的角度评判文章优劣,才会增强其写作的责任感,激发其写作的兴趣,继而提高其写作水平。张志公先生说:“必要性是兴趣的根源,不觉得需要,怎么会有兴趣?”笔者认为“编”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第一,教师可向学生进行“编”的目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好文章三分靠写,七分靠改”的道理,用古今中外文学大家修改文章的典型事例来进行引导。使他们真正意识到作文的“编”的确能提高写作水平。

  第二,编辑别人的作品,自然就会产生一种冲动:怎么别人写文章那么容易?我是不是能够写出?

  第三,编辑别人的作品,必须对别人的作品从主题、体裁、结构等方面去进行分析、取舍等,不知不觉中就提高了自己的写作水平,就会产生一种感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兴致自然就有了;这样学生就会饶有兴趣地投入到“编”的活动之中。

  第四,可以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以往的教改讨论,主要集中在解放学生的灵性上,强调“个性”,培养独立、完整的人格,作文其实就是做人。加上“编”,则可通过系统的科学的作文教学模式,努力把学生锻造成未来社会的一颗颗螺丝钉,培养公民意识,让写作成为贯穿孩子一生的精神活动。

  2、“编”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编”讲究的是“生生互动”,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办报、出访、写作。这些都是需要学生亲自体验和实践的。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学生将自己或同学的文章加以整理,按照要求进行加工,汇编成册,回顾和交流学习成果。也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演示自己的文稿,学习用计算机进行文稿编辑、版面设计,用电子邮件进行交流。通过个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通过活动实现的知识经验的增长。学习者以现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带着一定的目的和对外界的预期,对现实的事物(客体)展开实际的观察、操作和实验等,直接获得关于客体的信息,同时在头脑中不断进行分析、判断、综合、推理、概括等,并对自己的活动过程及结果进行反思抽象,从而建构起关于客体及活动的知识经验。这是个体经验获得的最原本、最直接的途径。杜威曾说“在做中学”,皮亚杰及其后继者的研究均表明了“做中学”的重要性。

  这样,学生的动手能力无疑就可以得到提高。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写作教学初中写作教学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写作教学
》《试论作文教学中的“编”》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