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5 路上遇到卖艺讨钱的盲人乞丐,外貌描写。6 一眼便觉得这个乞丐惹人同情。旁边几个小孩儿仍小石子戏弄乞丐,让自己有些愤愤然,顿时对这个乞丐万分同情。7 努力去想自己为什么会同情这个乞丐,得出主题,因为他讨钱的方式中有一种自尊,不是那种死乞白赖。原来自己的同情中其实含有对他的尊重。8 而那些乞丐们正是泯灭了自尊,才招人厌烦。第二个例子:学生爱好打篮球,就给我讲了个球场上的故事:班上有个胖子总是自以为是,搞得和同学们关系都不好,挺招人烦,他自己还浑然不觉。我和他的关系一般,平时交往很少。有次体育课上打篮球,他也上场,却发挥一般,有许多同学在围观,当他手里拿着球时,围观的人就喊“别拦他,别拦他。”意思是反正他投不进去,后来他很不高兴,大声反驳了一句“为啥不拦我呀!”学生叙述到这里停下来,而这个故事本身已可以组成一篇作文,只是有些东西必须要搞清楚。我问学生,从你的叙述中看得出你对那个同学应该是同情的,你把他平时的表现说的很多,是不是认为虽然他平时不招人喜欢,但围观者的话也太过分了?他说是的,又补充说球场上发挥得不好是经常有的,不应该这样打击。我问学生你认为这个故事的高潮在哪
中学生作文必读之组材篇,标签:初中写作教学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5 路上遇到卖艺讨钱的盲人乞丐,外貌描写。
6 一眼便觉得这个乞丐惹人同情。旁边几个小孩儿仍小石子戏弄乞丐,让自己有些愤愤然,顿时对这个乞丐万分同情。
7 努力去想自己为什么会同情这个乞丐,得出主题,因为他讨钱的方式中有一种自尊,不是那种死乞白赖。原来自己的同情中其实含有对他的尊重。
8 而那些乞丐们正是泯灭了自尊,才招人厌烦。
第二个例子:
学生爱好打篮球,就给我讲了个球场上的故事:班上有个胖子总是自以为是,搞得和同学们关系都不好,挺招人烦,他自己还浑然不觉。我和他的关系一般,平时交往很少。有次体育课上打篮球,他也上场,却发挥一般,有许多同学在围观,当他手里拿着球时,围观的人就喊“别拦他,别拦他。”意思是反正他投不进去,后来他很不高兴,大声反驳了一句“为啥不拦我呀!”
学生叙述到这里停下来,而这个故事本身已可以组成一篇作文,只是有些东西必须要搞清楚。我问学生,从你的叙述中看得出你对那个同学应该是同情的,你把他平时的表现说的很多,是不是认为虽然他平时不招人喜欢,但围观者的话也太过分了?他说是的,又补充说球场上发挥得不好是经常有的,不应该这样打击。我问学生你认为这个故事的高潮在哪里,他说在那个同学反驳的那句话上。显然是说对了。
这个故事本身线索清晰,我便从三方面给学生做了些指导,分别是:
1 这个故事既然有个清晰的事件线索,那就最好把所有的内容放在情节当中,让读的人能够立刻进入情景,可是文章中需要对这个同学做一些背景介绍,该放到哪里呢?
2 当这个同学反驳过之后,显然不应该立即将文章结束,你还需要写出这个风波对他在球场上的影响。学生说好像没有影响,打球结束后他像往常一样地进班去了。我问那么你心里的感想应该在此时写出来,因为这件事对你显然是有影响的。
3 整个事件在叙述中应注意前后的许多变化,包括:你对这个同学态度的变化,这个同学在球场上的变化等。
于是,列出的提纲如下:
1 体育课上几个男生最热衷的运动是篮球,不过每次都得召集够人数。这一次也是,站在球场上大声喊谁来打球,于是这个同学加入进来。
2 对这个同学做介绍:总是自以为是,以为自己啥都懂,人缘不好,自己和他也没什么交往。不过既然上场了,就是打球的同伴。
3 场上打得一片混乱,围观的同学多起来,在场外呐喊助威。
4 这个男生球打得不好,这次更是发挥得差劲儿,所以喝倒彩的多。每次他一控球,围观的人便开始喊“别拦他,别拦他。”
5 我渐渐有些担心,感觉场上的气氛越来越让人不舒服。果然,这个同学停下来,喊了一声。
6“为啥不拦我!”这句话要单独一段,突出其分量,引起读的人充分注意。
7 议论:我开始觉的围观的人不对,球场上发挥不好的事常有,不能因为平时对别人印象不好就如此喝倒彩。至少此人是有勇气进来打球的。
8 我对这个同学充满同情。喊完后他继续打下去,气氛一下子变沉闷了。
9 结束后这个同学仍想往常一样嘻嘻哈哈往班里走。我看着他,心情沉重,我认为大家都依然是孩子,每个人都是需要帮助和爱护的。
第三个例子:
这个故事完整得出人意料。
学生叙述的时候有些紊乱,把后边听到的文中人物的话提到前边说了。我让他从头按时间顺序又叙述一遍,原来是这样的一个故事:还是从球场开始,打篮球打得又渴又累,就让一个好朋友(女同学)帮自己捎瓶水,这个女生和另一个男生一块儿去了。自己回到教室后看到桌子上放着一瓶水,但是已经被人喝了一半儿,就问女生怎么回事,女生还未回答,那个男生在旁边喊了一声:“是她拧开的。”女生很生气,争辩道:“是你想喝,就让我帮你拧开,水是你喝的。”这个学生自己在旁边心里不舒服,一节课都没有上好,对那个男生很有意见。
学生自己感觉这个故事围绕着一瓶水,写出来好像太小家子气,我对他说只要忠于生活,忠于自己,再琐碎的生活都可以写进作文里。这个故事有个很好的特征,情节有发展,有突转,不写太可惜。讨论之后,对这个故事做了如下修饰:
1 学生说主题可以确定为:朋友之间不坦诚不信任,耍小聪明,这些很容易破坏友谊。
2 从这个主题出发,他想起这两个同学和自己的关系都很好,女生和自己是同桌,上学放学经常一起走,男生军训时在车上说了一路,军训时还互相照顾,但是男生和自己现在的关系已经淡化了。
3 因为故事本身情节很好,所以开头应直接一点儿,让人一看就能进入情节中去,所以对两位同学的介绍应放在文章中间。另外文章最好有个后缀,点明事情发生之后,三人关系已不如前,以突出主题。
4 叙事时要把握好两个突转的情节,三个人的情绪反应要把握好,什么时候情绪发生变化一定要合理。
于是列出提纲如下;
1 打篮球打得又渴又累,很想托人稍瓶水,这是,好朋友(女生)正向这里走过来。
2 人物出场了,自然要做一番介绍,叙述这是自己的好朋友,同桌,经常一起上下学。
3 女生爽快地答应,拿钱走了,自己打完球,回到教室,一眼便看见桌子上有瓶水。
4 走近了,发现只有半瓶,就笑着问女生怎么回事。
5 女生欲说,男生已抢先解释了一句:“是她拧开的。”
6 人物出场,此段做介绍,这个也是好朋友,军训时说了一路的话。
7 自己对面前的情况微微有些惊讶,观察女生,这里应该用描写写出女生的神态表情变化。女生反驳说:“是你要我拧开的,因为你想喝。”
8 男生不再说话,女生也不再说话,气氛尴尬起来。这时上课了,自己心里不高兴,一节课也没上好。此处可适当加入心里描写,解释自己为什么不高兴。
9 此后关系慢慢变化了,自己和女生仍是好朋友,可是和那个男生慢慢地疏远了。
10 点明主题:朋友之间应该互相信任互相坦诚。
3
虽然已不在学校里教书,但是同样也要帮学生为考试作准备。
大多数写作的人其实关注着比较狭窄的领域,但这些并不会限制其创作,相反,因为思考的深入,思维中反而有更多深层的感悟。比如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大江健三郎,从小就很会写作,大学毕业后就没去找工作,而是在家里写作为生。他的思维关注的焦点,是在自己患有痴呆症的儿子身上,从这个主题中将人生思考得很深入。比如沈从文的作品中一直存在的湘西世界,鲁迅专注于国民性的思考。席慕容精神里的蒙古族情结,三毛作品中浓浓的流浪感。这一方面是风格问题,另外,也说明每个人都有自己关注的领域,将其思考得深入,不停地追问与思考,自己的许多素材与主题都从中而来。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写作教学,初中写作教学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写作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