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42、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孟子·离娄下》 43、\'自卑\'固然不好,\'自负\'也不好,容易停滞。我想,顶好是不要自馁,总是干;但也不可自满,仍旧总是用功。 ──鲁迅:《鲁迅书信集》第797页 44、学非有碍于思,而学愈博则思愈远;思正有功于学,而思之困则学必勤。 ──清王夫之:《四书训义》卷六 45、疾学在于尊师,尊师则言信矣,道论矣。 ──《吕氏春秋·孟夏纪·劝学》 46、孟子始言“持志”,志之赖于持也久矣。持之义不一端,大要维持之欲其正也,操持之欲其信也。持之之方亦不一端,大要善其志之所以养也,填其志之所以发也。 ──清刘熙载:《持志塾言自叙》 47、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当专读书;
中外名家教育格言100句,标签:初中写作教学大全,http://www.88haoxue.com42、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孟子·离娄下》
43、\'自卑\'固然不好,\'自负\'也不好,容易停滞。我想,顶好是不要自馁,总是干;但也不可自满,仍旧总是用功。
──鲁迅:《鲁迅书信集》第797页
44、学非有碍于思,而学愈博则思愈远;思正有功于学,而思之困则学必勤。
──清王夫之:《四书训义》卷六
45、疾学在于尊师,尊师则言信矣,道论矣。
──《吕氏春秋·孟夏纪·劝学》
46、孟子始言“持志”,志之赖于持也久矣。持之义不一端,大要维持之欲其正也,操持之欲其信也。持之之方亦不一端,大要善其志之所以养也,填其志之所以发也。
──清刘熙载:《持志塾言自叙》
47、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当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陶行知:《行知书信集》第109页
48、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
──[德]阿·爱因斯坦《纪念爱因斯坦译文集》第70页
49、在优秀教师那里,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的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教师并不把现成的结论、对某一定理的正确性的证明告诉学生。
──[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六七)下》第101页
50、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怎么叫用不着\'
教学是理解的最高形态。
——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
衡量一天不看收获而看播种。
——英国作家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
教师就是打开门的钥匙
——珀金《论教师的作用》
教员的天职是变化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
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总是鼓励学生去实际行动。
——(美)爱因斯坦
教育孩童首重激发兴趣和爱心,否则只是填鸭式的灌输,毫无意义可言。
——(法)蒙田
唤起独创性的表现与求知之乐,是为人师者至高无比的秘方。
——(德)爱因斯坦
知识本身没有告诉人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方法乃在书本之外。这是一门技艺,不经实验就不能学到。
——(英)培根
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怎么叫用不着\'讲\'用不着\'教\'?学生入了门,上了路了,他们能在繁复的事物之间自己探索,独立实践,解决问题了,岂不是就用不着给\'讲\'给\'教\'了?这是多么好的境界啊!
──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152页
不好的教师是给学生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使学生找寻真理。在第一种情况下,运动是由上而下进行的;在第二种情况下,运动是由下而上进行的。前者是学生由顶峰开始,努力走向基础;后者是从基础开始,学生站在基础上面,然后进到终点,升到顶峰
──[德]阿·第斯多惠:《第斯多惠教育文集》,摘自达尼洛夫《教学论》
经验证明,小学首先应当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小学最重要的任务是授予学生一定范围的知识和技能。学习的能力包括一系列与掌握知识有关的技能:会谈、会写、会观察周围世界中的种种现象、会思索、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形象地说,这些技能是工具,没有这些工具就不可能掌握知识。
──[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将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
教员不是拿所得的结果教人,最要紧的是拿怎样得着结果的方法教人。
──梁启超:《教授法》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礼记·学记》
最新更新
推荐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