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生: “春心”:《楚辞招魂》:“目极千里兮伤春心。”此“春心”,指对青春、爱情或理想的向往与追求。师:刚才这几位的同学,分别分析了春心、杜鹃的解释,虽然理解不同,但基调都是一样的,都是悲伤,悲哀和失落,我们想想这一句“望帝春心托杜鹃”,单从形象来看,春心、杜鹃啊,我们想想这个季节应该是一个怎样的季节?生:悲伤师:春天应该是一个万物萌发的季节,为何作者用了这两个典故却表达的是悲伤、哀婉的情感,这是什么样的手法。用快乐表达哀伤。生:是反衬。师:王夫之曾经说过:乐景写哀,哀景写了,更能增加哀乐。他的哀婉之情是通过有固定情感指向的意象体现的。诗歌一个重要的意象,杜鹃这个意象,不仅仅是李商隐第一次用,前人后人都在用,老舍也在用。前面大家学过的例子,苏轼的“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杜鹃是一个悲伤的调子,在中古典诗歌里面有了一个固定的调子,或者白居易的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都可以表达杜鹃这个形象,李商隐用它传达了自己的情感,我们读能通过它读出两种情感。这句话就到这里,我们分析下一句“沧海月明珠有泪
《锦瑟》课堂实录4(2017年江苏省中学语文教学优秀课),标签: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案,http://www.88haoxue.com生: “春心”:《楚辞招魂》:“目极千里兮伤春心。”此“春心”,指对青春、爱情或理想的向往与追求。
师:刚才这几位的同学,分别分析了春心、杜鹃的解释,虽然理解不同,但基调都是一样的,都是悲伤,悲哀和失落,我们想想这一句“望帝春心托杜鹃”,单从形象来看,春心、杜鹃啊,我们想想这个季节应该是一个怎样的季节?
生:悲伤
师:春天应该是一个万物萌发的季节,为何作者用了这两个典故却表达的是悲伤、哀婉的情感,这是什么样的手法。用快乐表达哀伤。
生:是反衬。
师:王夫之曾经说过:乐景写哀,哀景写了,更能增加哀乐。他的哀婉之情是通过有固定情感指向的意象体现的。诗歌一个重要的意象,杜鹃这个意象,不仅仅是李商隐第一次用,前人后人都在用,老舍也在用。前面大家学过的例子,苏轼的“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杜鹃是一个悲伤的调子,在中古典诗歌里面有了一个固定的调子,或者白居易的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都可以表达杜鹃这个形象,李商隐用它传达了自己的情感,我们读能通过它读出两种情感。这句话就到这里,我们分析下一句“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生:沧海月明珠有泪,这句话应该是化用南海鲛人的故事。《博物志》卷二有说:“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如绩,其眼能泣珠。”,我觉得表现了时光流逝。
师:打断一下,怎么体现时光流逝?
生:年华像珍珠那样珍贵,就表现了李商隐对年华流逝的恍惚和失落。
师:很好,一方面结合诗歌的基调,一方面从珍珠,是美好而短暂,还有没有?
生:世事无常,时光的流逝不断地变化。
师:具体的说。
生:人生如同月亮的变化。
师:月有阴晴圆缺。
生:第一句追思华年,有明月,明珠和泪滴,都是圆形的事物,都是人老珠黄的感觉。
师,我觉得你的分析逻辑有些问题,我觉得中间有点过渡,我们又一句话:破镜重圆,人们对于圆形的事物总有美好的期待,但是这些圆形的事物总有不如意的地方。你觉得在这里有什么不足?
生:珠有泪。
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典故。
生:南海鲛人的故事,鲛人泣泪成珠。
师:鲛人泣泪成珠。
生:有些伤悲。
师:确实,只有通过伤悲的哭泣才能成美丽的珍珠,刚才通过这个同学的分析,通过痛苦的锤炼才能成为珍珠,沧海月明珠有泪,这里还有一个典故,珠不但和泪发生关联,还和什么发生关联,就是月亮。蚌珠随着月亮的变化而变化,蚌病成珠,也就是说河蚌通过痛苦的洗礼才能变成珍珠。所以我们可以对第三联做如此总结:痛之美。痛苦背后的美丽。沧海月明珠有泪,有年华的流逝,为什么有这样的感觉呢,因为月亮和大海总是固定搭配,经常组合的意象,他是一对意象综合,一个是深邃的背景,一个是光芒的主体,他们形成了时光幽邃之感。比如说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大家学过《赤壁赋》知道变与不变的道理,知道那个月亮,就如美好的年华,也是这样。最后一句
生:蓝田日暖玉生烟。蓝田日暖玉生烟”这句话是根据《长安志》的记载:“蓝田山在长安县东南三十里,其山产玉,又名玉山。”《搜神记》记载:吴王夫差小女紫玉与韩重相爱,欲嫁未成,气结而亡。后韩重前往祭吊,紫玉显形,韩重欲抱,化烟而逝。也就说美好的东西放在面前你总不知道他的美好,逝去之后才知道。诗人在自己五十岁的时候才知道三十岁的年华的美好。
师:非常好,也就是说在当时可能不知道他的美好,就像我非常羡慕现在的你们,只有经过时间的淘洗,才能理解,可望而不可即。
生:这一句也了一个美好的农家景色,一幅暖暖的农家。
师:我有一点不同意,你分析的画面暖暖的阳光,但是诗人是不是表达一种快乐之情,理由是其他三句的悲伤基调,有没有在里面?
生:有一点悲伤在里面。
师:最后一句,模糊得想想,有一点温暖的色彩,这是今天的四句诗,我们答题可以看出“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情感大家有了初步的分析:时光追忆中的伤痛,怀念、无奈、迷茫。你猜一猜,他应该是针对什么样的人生经历的情怀?
生:表达自己对理想和仕途的不顺利的怅惘和悲伤。
师:这个回答结合了对典故的分析和理解。
生1:对年华逝去的感伤和自己没有珍惜的悲伤。
生2:对美好事物的惋惜也有可能是对爱情的向往。
师:无论是政治理想还是美好事物还是爱情,我不愿给大家一个定论,我们一起看看李商隐的生平:幼年失怙,怀才不遇,妻子曹王,卷入党争,仕途灰暗。
五十年了,这样的人生岁月,充满悲痛,但也成就了一位伟大的诗人。通过生平,我想让大家知道华年是有多样性的,惘然之情也是有立体感的,最后总结一下今天我们是怎样解读诗歌史上这个谜语的。
总结:如何解谜?
还原画面,体会美感。解读意象,寻觅真情。结合自身,共鸣于心。
不妨看看朱光潜的这句话:诗人在一刹那中所心领神会的,便获得一种超时间性的生命,使天下后世人能不断去心领神会。本是一片段,艺术予以完整的形象,它便成为一种独立自足的小天地,超出空间性而同时在无数心领神会者的心中显现形象。
让我们最后把这首诗再诵读一遍。
生:诵读诗歌。
师:好,课上到这里,谢谢。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
推荐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