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古镇游:回首又见绍兴» 正文

古镇游:回首又见绍兴

[10-21 00:23:16]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高中语文必修五   阅读:68857

概要:一纸浓墨淡文,抒尽江南赤子情。一曲别怨钗头凤,引起无数相思人。一座小桥,一处流水,落的人家看古城。都市是一座嘈杂的城堡,任人肆虐,任人侵袭,这种无法静止的城墙,我最终将与它作别。沈从文先生对质朴生命的勾勒,使我有了一种微度的向往,那个向往包容了真实与安宁,包容了心里对于现状的焦虑和沉重。我想在一个地方找到流浪过久的阅读视野,让血液里沉淀多年的文字慢慢休歇。我不由的努力寻找。曾准备踏土北方的野地,又怕那厚重的黄土地灼伤了我的心灵;曾打算只身往西,纵情原始的况味,又怕那双双贫困的眼睛审问着我的思想。热土充斥着伤痕与泪水,我望而却步,不愿在留恋山水的瞬间感受漠然的压抑。于是小桥流水吧。我找到了绍兴这个地方。相对于城市与古镇,我更喜欢称绍兴为古镇。这里的土地尚未浸染过黄土地般的厚重,或许避免过硝烟的侵略和同化。我欣然前往,为了理想中不愿长眠的梦。一触摸历史的容颜让时间倒回到公元1131年,逃难的宋高宗赵构苟安江南,把当时的越州作为临时首府,并易年号为绍兴,寄寓“绍祚中兴”之意。从此越州也便易名为绍兴,悠远古镇由此而生。那个蔑视李纲解除韩世忠和岳飞兵权的昏君或者不会想到,容他

古镇游:回首又见绍兴,标签:高中语文必修五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一纸浓墨淡文,抒尽江南赤子情。
  一曲别怨钗头凤,引起无数相思人。
  一座小桥,一处流水,落的人家看古城。
  都市是一座嘈杂的城堡,任人肆虐,任人侵袭,这种无法静止的城墙,我最终将与它作别。沈从文先生对质朴生命的勾勒,使我有了一种微度的向往,那个向往包容了真实与安宁,包容了心里对于现状的焦虑和沉重。我想在一个地方找到流浪过久的阅读视野,让血液里沉淀多年的文字慢慢休歇。
  我不由的努力寻找。曾准备踏土北方的野地,又怕那厚重的黄土地灼伤了我的心灵;曾打算只身往西,纵情原始的况味,又怕那双双贫困的眼睛审问着我的思想。热土充斥着伤痕与泪水,我望而却步,不愿在留恋山水的瞬间感受漠然的压抑。
  于是小桥流水吧。我找到了绍兴这个地方。相对于城市与古镇,我更喜欢称绍兴为古镇。这里的土地尚未浸染过黄土地般的厚重,或许避免过硝烟的侵略和同化。我欣然前往,为了理想中不愿长眠的梦。
  一触摸历史的容颜
  让时间倒回到公元1131年,逃难的宋高宗赵构苟安江南,把当时的越州作为临时首府,并易年号为绍兴,寄寓“绍祚中兴”之意。从此越州也便易名为绍兴,悠远古镇由此而生。那个蔑视李纲解除韩世忠和岳飞兵权的昏君或者不会想到,容他逃难的这座古城会成为后世无数赤子的灵地,会谱写如此经典的篇章而闻名华夏。历史与现实在这里交错,并且开了一个不小的玩笑。
  自古人文感黎民。绍兴是一座人文气息极浓的古镇。感受绍兴,首先感受的便是凝结其中的历史沧桑。大抵一个地方都有属于它的历史,用来见证流金岁月的无限延伸。这是一个只关于它自己的故事,其中的人物也许清晰也许模糊。用心感受,那种已经远去的史韵就会在心里再现重演。
  我站在夏禹的陵前,四前年那个部落的领袖进入眼帘。“八年于外过门不入,一心平成江淮河汉”,这段千古佳话尚为华夏子民津津乐道。历史的容颜似乎改变,民族的气节却不可殆尽。你可以闭上双眼,在大禹冠冢埋葬之地去景仰去凭吊。四周古槐幡郁,松竹文翠,群山逶迤,红墙环绕。不必急,不必躁,放下心去追寻那段历史传说,去追寻那个硬朗无私的灵魂。
  砖木合抱,乌瓦粉墙,逼仄的走廊布满行走的足迹,这便是鲁迅的故居所在。我曾以为绍兴给人的全是一种释然感,但一联系到鲁迅先生,这片土地就不那么容易使人释然了。关于先生的故事世人皆知,我不便再谈。无法遗忘,先生那凝重的神色,胡须里写满年代的忧患,嘴角边爬满时势的感怀。我希望,并安慰的相信,人们会永远的记住这位巨人。
  绍兴处处可闻历史之气。淳朴江南也有烈性的沧桑,不由沉重,不由失去了我来涉此地的初衷。古轩亭口秋瑾的英魂让我失语,这名提倡女权投身革命的鉴湖女侠,有几人真诚缅怀?会稽先生陶成直,忘我汉子徐锡麟,又有几人铭记于心?富裕脆弱的旅游者,如果你们真的喜欢绍兴,如果你们真的钟情此地,请穿整齐你的衣服,多在历史的记忆中默哀几分钟吧!
  二小桥流水有人家
  想完历史,心灵不禁沉重了许多。可以转入山水,轻灵几分。绍兴蕴涵古韵,除却历史沧桑,何为古韵?小桥流水人家是也。这三样东西你在绍兴随处可遇,元曲中那种幽深飘渺的味道一呼即出。黄昏时,手持一壶老酒,徜徉于小桥流水之间,不失一种乐趣,更为一番享受。
  小桥。流水上面一石桥,宛如女儿手中把鸣琴。缘水而游,一路柳丝成风,眼前尽头忽然一座班驳的石桥,恰如一种视觉冲击,令人不禁于桥上逗留几刻,望尽桥左桥右那读不完的故事与传奇。绍兴城中古桥占多,细看,桥上黑白相间的岁月感跃然而现。站在那里,你或者会有难以言白的感觉。一个叹息,留下一串回忆,尽是美的。
  流水。许多城市中的水都接近静止,失去水本来的动感。绍兴之水却是无处不动,潺潺而下,水流声醉了耳朵。也许这时你才会质悟,为何这里陶冶了那么多的名人墨客。有流水的地方自然有船,乌蓬船。如果花上一点钱,就可以品尝到乘船漂游绍兴的心境。周作人在写乌蓬船的时候说,坐船逐水而游,应该是游山的态度,看看四周物色,随处可见的山,岸旁的树和河边的渔舍,困倦的时候睡在舱中拿出随笔一看,或是冲一碗清茶喝喝。想想周作人应该极懂得流水游船的乐趣罢。流水须清,绍兴的水不仅清,而且质感好。我曾在东湖一处捞水而饮,其中滋味,清淡与凉爽并在,让我不能忘怀。倘若是起风天气,水中便漂浮着几片叶,随着流水飘悠打转,很是好看。
  人家。绍兴也有闹区,那里集商贸百货,人声鼎沸。要体会人家那种意境,不必在此停留。大可朝着陋巷而走,或是沿着城河而行,人家之景便会逐一呈现。首先是一道门,木质的,上面涂有朱红的漆。然后便是石墙青瓦,如果时间久了,还可见青苔附上。运气好,几缕炊烟也不难遇上。绍兴的高楼大厦奇少,有意无意尽是中高的平房,错落有致,令人神往。
  小桥。流水。人家。一首美丽的诗。感染历史文明,尤为可爱。我曾见过无数的如此之景,没有一处有如绍兴之韵。领略缅怀历史的古镇,夹杂清韵悠远的灵性,不仅厚重,却也使我轻快几时。百转千回,饶有别致,此情未消,彼情又生。
  三此城无处不文化
  我在这里将文化单独来写,并不是将它和前面的历史隔离开来。自古文史不分家,绍兴的文化与历史更是相辅相成。只是,文史虽似,但终隔一层,不可一概而谈。历史饱染沧桑,文化亘古不变。两者在本质上须区别开来。
  中国是书画之国。清逸倔劲的书法,凌远诗意的画卷,为时代国人推崇。绍兴便是占尽天下书画之美谈,其中尤以王羲之和徐渭为甚。
  熟悉书法的人不应该不熟悉王羲之,熟悉王羲之的人不应该不熟悉兰亭这个地方。兰亭位于绍兴的兰渚山下,勾践曾于此种兰渚田,汉代时设立驿亭,故名兰亭。东晋永和年间,王羲之在这里临流泛觞,饮酒写下书法精品《兰亭集序》。尽管原版被唐太宗的坟墓所化,但王右军飘若浮云娇如惊龙的书法,无法从世人的眼里抹去。正因此,兰亭成为中国书法的圣地。走在绍兴的街道里,关于书法的临摹随处可观,买一卷握于手中,不擅书法的我也有种意气风发的错觉。

[1] [2]  下一页


Tag:高中语文必修五高中语文必修五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苏教版 - 高中语文必修五
》《古镇游:回首又见绍兴》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