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苏教版初一下册语文教案《巍巍中山陵》教案9(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正文

《巍巍中山陵》教案9(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10-21 00:23:16]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初一下册语文教案   阅读:68592

概要: 七 年级 语文 学科2011—2012学年 下 学期课题巍巍中山陵课 时主 备 (集体备课)辅备(个人备课)教学目标1学习文章是如何按空间顺序,有重点地说明中山陵的; 2结合有关数字说明和描写的语句,体会文章语言的准确、简洁和生动; 教学重点1.理清说明时采用由总到分,由外到内的顺序和文章是如何紧扣“巍巍”这一特征展开介绍的; 教学难点 1 文章如何体现孙中山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平实说明和生动说明的相得益彰。 教学方法合作探讨文章的重点难点,采用自主研究和全班交流教学过程与学生活动一.从地理位置的选择,理解中山陵的“巍巍” 1.:孙中山为什么会葬在南京的钟山脚下呢?你能从文中找到答案吗? 明确:因为这是孙中山的遗愿(内部原因); 2.那么,钟山为什么能得到孙中山的青睐呢?请大家阅读文章的第二小节,看看你能找到钟山吸引孙中山之处吗? 交流:钟山地势雄伟,风景优美,并且有沉重的历史感等 3.说到这里,老师有一个疑问,这篇文章是介绍钟山陵的,但作者为什么用这么多的文字介绍钟山呢?

《巍巍中山陵》教案9(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标签:苏教版初一下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七       年级     语文       学科

2011—2012学年   下   学期

课题

 巍巍中山陵

课 时

 

主  备 (集体备课)

辅备(个人备课)

教学目标

 

1学习文章是如何按空间顺序,有重点地说明中山陵的; 
    2结合有关数字说明和描写的语句,体会文章语言的准确、简洁和生动; 

 

教学重点

 1.理清说明时采用由总到分,由外到内的顺序和文章是如何紧扣“巍巍”这一特征展开介绍的; 
  

 

教学难点

  
    1 文章如何体现孙中山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平实说明和生动说明的相得益彰。 

 

教学方法

 合作探讨文章的重点难点,采用自主研究和全班交流

 

教学过程与学生活动

 一.从地理位置的选择,理解中山陵的“巍巍” 
    1.:孙中山为什么会葬在南京的钟山脚下呢?你能从文中找到答案吗? 
明确:因为这是孙中山的遗愿(内部原因); 
    2.那么,钟山为什么能得到孙中山的青睐呢?请大家阅读文章的第二小节,看看你能找到钟山吸引孙中山之处吗? 
交流:钟山地势雄伟,风景优美,并且有沉重的历史感等 
    3.说到这里,老师有一个疑问,这篇文章是介绍钟山陵的,但作者为什么用这么多的文字介绍钟山呢?是不是偏题了?谁能为老师解答一下疑惑? 
明确:一正是钟山的这些地理和人文环境,才使孙中山选择这里;二用钟山雄伟的壮观的气势来衬托中山陵的“巍巍”。 


二.从中山陵的组成部分,理解中山陵的“巍巍” 
    1.过渡:从中山陵的设计方案、建造过程和地理位置,我们初步感受到了中山陵“巍巍”的特征,接下来,我们就要去看一看中山陵的“庐山真面目”,看看它本身是不是真的那么“巍巍”。 
    2.文章正式介绍中山陵建筑群体的是哪些段落呢?(从第5~11小节)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也是我们学习的一个重点。 
    3.请大家阅读第5和第6小节,了解一下中山陵的总体设计和总平面图。思考三个问题:(1)中山陵的总体设计为什么“值得称道”?(2)陵园大道旁为什么栽种如此多的树木?(3)既然文章第7~11小节具体介绍了陵园的主要建筑,为什么第6小节还要总写陵园平面布局? 
交流:(1)三处风景区连为一体;(2)形成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也体现勒令孙中山的精神万年长存;(3)使读者对中山陵先有一个概括的了解,也表现了设计者的思想。 
    4.除了通过总体设计和布局,衬托中山先生博大的襟怀和不朽的业绩之外,哪些地方还以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直接表现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和伟大形象呢?哪些地方可以表现中山陵“巍巍”的特征呢? 
交流:直接用数字体现中山陵的高大;“博爱”“天下为公”遗著《国民政府建国大纲》 
雕像和卧像等。 
    5.小结:至此,我们从三个角度:设计方案的择优、地理环境的选择、陵园布局的组成等方面,着重分析了中山陵“巍巍”的特征。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陵园建筑群体的规模气势;二是指中山陵以及墓主孙中山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从三个方面:用钟山的雄伟衬托,用具体的数字说明;从陵墓的主人介绍。 

 

课堂练习

 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内容:说明中山陵的特征
   2、说明的时候采用什么顺序:空间顺序(行踪)

 

课堂小结

 我们从三个角度:设计方案的择优、地理环境的选择、陵园布局的组成等方面,着重分析了中山陵“巍巍”的特征。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陵园建筑群体的规模气势;二是指中山陵以及墓主孙中山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从三个方面:用钟山的雄伟衬托,用具体的数字说明;从陵墓的主人介绍。 

 

课外作业

 1、查阅有关孙中山的资料,进一步理解他的高尚人格和不朽精神

 

板书设计

               巍巍中山陵

  南北中轴对称,三处风景区联为一体 
                  总体特点:    陵园大道两旁及道外大面积绿化 

 

教学反思

用课后探究一为起点,总结文章作为说明文的优秀之处,并鼓励学生向墓主孙中山致以崇高的敬意,牢记伟人的训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以此自勉 

 

 


上一页  [1] [2] 


Tag:初一下册语文教案苏教版初一下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苏教版 - 初一下册语文教案
》《《巍巍中山陵》教案9(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