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人教版初二上册语文教案《爱莲说》表格式学案8» 正文

《爱莲说》表格式学案8

[10-21 00:22:33]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初二上册语文教案   阅读:68889

概要:编写人:王桂芝锦秋中学领导签名: 日积月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如梦令》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古乐府民歌《江南曲》 课题爱莲说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2.积累重点词语的解释,掌握重点句子的翻译。3 .理解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思想感情。4. 了解托物言志和衬托的表现手法。学习重难点积累重点词语解释,熟读成诵,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一、预习导学1、了解作者的有关信息及“说”这种文体。2、熟读课文,给下列字注音。蕃() 濯()清涟()亵() 玩焉()不蔓()不枝 噫()予()3、借助课下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意,注意下列加点词语解释。并于文中标出尚不理解的词句。可爱者甚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亵陶后鲜有闻宜乎众矣 君子4、你能读出作者的写作意图吗?二、导入课堂,出示课题。三、学

《爱莲说》表格式学案8,标签:人教版初二上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编写人:王桂芝

锦秋中学

领导签名:

         

日积月累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李清照《如梦令》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古乐府民歌《江南曲》

   课题

爱莲说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

2.积累重点词语的解释,掌握重点句子的翻译。

3 .理解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思想感情。

4. 了解托物言志和衬托的表现手法。

学习重难点

积累重点词语解释,熟读成诵,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预习导学

1、了解作者的有关信息及“说”这种文体。

2、熟读课文,给下列字注音。

蕃(   )   濯(   ) 清涟(   ) 亵(   ) 玩焉(   )  

不蔓(   )不枝             噫(   ) 予(   )

3、借助课下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意,注意下列加点词语解释。并于文中标出尚不理解的词句。

可爱者甚蕃      出淤泥而不染,

濯         清涟               而不妖

不蔓         不枝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亵

陶后鲜有闻      宜乎众矣               君子

4、你能读出作者的写作意图吗?

二、导入课堂,出示课题。

三、学习研讨

(一)预习检测

1.介绍作者,介绍“说”。

2.检查生字注音及学生的朗读情况。

3.提问预习导学中重点词的解释。

4.提出文中不理解的词句,全班交流解答。

5.翻译下面句子。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5)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6)陶后鲜有闻

(7)宜乎众矣

(二).辨析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孔子云:何陋之有?

(5)渔人甚异之。

(三)读一读,议一议

1、从文中标出作者“爱莲”原因的句子。

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莲?

3、在作者的眼里,莲花具有哪些品质?

(三)深入思考

1、写莲花的同时,为什么还要写菊花和牡丹?

2、《爱莲说》表达作者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运用提高

小组交流:通过对某物的外形或品质的描述,表达自己对某物的赞扬或厌恶之情。

五、作业

根据交流情况,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一篇200—300字的短文。写在日记本上。

学后记〈教后记〉



Tag:初二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初二上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人教版 - 初二上册语文教案
》《《爱莲说》表格式学案8》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