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人教版初三上册语文教案《我的叔叔于勒》说课稿6» 正文

《我的叔叔于勒》说课稿6

[10-21 00:12:03]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初三上册语文教案   阅读:68489

概要:《我的叔叔于勒》说课稿这次说课主要从教材分析、目标确定、思想方法、教学设计几个方面加以阐述。一、教材分析 1、与前后教材知识体系的联系 本文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篇课文。本单元已经学习了《故乡》、《孤独之旅》两篇反映少年生活的小说,学生对小说这种文学体裁有了初步的认识。相信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在把握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的感情态度,体会主旨上有进一步的认识,并为下一篇反映师生之间关系的小说《心声》打下基础。 2、本课的知识体系 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其弟弟于勒态度的前后变化,清晰生动地勾勒出一幅19世纪后半叶法国小市民生活的剪影。这些变化,是通过少年若瑟夫的视角来表现的,其中也包含了若瑟夫对人生、社会的认识。 二、目标确定 1、依据 课标1、积累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2、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 3、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学情4、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对学习小说大都有较浓厚的兴趣,他们很关注小说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命运,

《我的叔叔于勒》说课稿6,标签:人教版初三上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我的叔叔于勒》说课稿

这次说课主要从教材分析、目标确定、思想方法、教学设计几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教材分析 
1、与前后教材知识体系的联系 
    本文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篇课文。本单元已经学习了《故乡》、《孤独之旅》两篇反映少年生活的小说,学生对小说这种文学体裁有了初步的认识。相信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在把握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的感情态度,体会主旨上有进一步的认识,并为下一篇反映师生之间关系的小说《心声》打下基础。 
2、本课的知识体系 
    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其弟弟于勒态度的前后变化,清晰生动地勾勒出一幅19世纪后半叶法国小市民生活的剪影。这些变化,是通过少年若瑟夫的视角来表现的,其中也包含了若瑟夫对人生、社会的认识。  
二、目标确定 
1、依据    课标

1、积累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

2、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

 3、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学情4、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对学习小说大都有较浓厚的兴趣,他们很关注小说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命运,看过小说之后印象较深的就是故事情节和人物的命运结局。对于小说中的字、词、句,大部分学生不会感觉有难度。

2、目标 

1)、积累文中部分字词。

2)、试分析情节结构和人物形象。

3)、谈谈自己对文章主旨的认识,锻炼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课文多角度刻画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对小说主旨的理解认识。 
三、思想方法 
   (一)思想原则:围绕目标,引导阅读,读中感悟,探究研讨,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教师首先要激发全体学生对本课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并主动质疑,教师在其中承担导读、归纳、点评的任务,并对突发的问题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运用 
1、学法指导 
    理解——品味——感悟 
    学生学习本文,首先应该熟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课文,逐步达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掌握。其次是品味课文,在分析人物性格时,要抓住一个“变”字,通过变化的对比,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最后感悟课文,欣赏作品,体会主题,感受文学艺术的美,锻炼学生实际的语言运用能力。



Tag:初三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初三上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人教版 - 初三上册语文教案
》《《我的叔叔于勒》说课稿6》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