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3)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4)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提升小结5本文记叙的是强国与弱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的情况。文章用对话塑造了唐雎的形象,表现了他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和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布衣精神。补充完善秦王:使人谓——不悦 怫然怒 色挠——长跪而谢唐雎:临危出使__沉着应对 针锋相对——挺剑而起秦王: 骄蛮欺诈 盛气凌人 外强中干 色厉内荏唐雎:不畏强暴 从容镇定 敢于斗争 忠于使命安义县中小学自主学习提纲年级:九年级 学科:语文 学期:上 设计时间:2010年12月NO:2课 题唐雎不辱使命课时NO:2(共两课时)策划者康春华审核者本备课组导学者康春华学习时间2010.12.18学习者九年级班 级九(3)学习目标1、 学习通过对话,展现矛盾,突出人物性格,
《唐雎不辱使命》自主学习提纲,标签:人教版初三上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3)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4)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提升小结
5
本文记叙的是强国与弱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的情况。文章用对话塑造了唐雎的形象,表现了他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和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布衣精神。
补充完善
唐雎:临危出使__沉着应对 针锋相对——挺剑而起
秦王: 骄蛮欺诈 盛气凌人 外强中干 色厉内荏
唐雎:不畏强暴 从容镇定 敢于斗争 忠于使命
安义县中小学自主学习提纲
年级:九年级 学科:语文 学期:上 设计时间:2010年12月NO:2
课 题
唐雎不辱使命
课时
NO:2(共两课时)
策划者
康春华
审核者
本备课组
导学者
康春华
学习时间
2010.12.18
学习者
九年级
班 级
九(3)
学习目标
1、 学习通过对话,展现矛盾,突出人物性格,用衬托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2、 分析主要人物鲜明的个性,体会唐雎针锋相对、大义凛然的气概,学习唐雎的爱国精神。
3、 揣摩外交言辞的巧妙。
学习重点
唐雎是如何不畏强暴与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
学习难点
仔细体会秦王和唐雎这两个对立人物在性格上的反衬
教学准备
课件
激趣明标
5
1、 请学生说说“晏子使楚”的故事。
2、点评:外交无小事,尤其在牵涉到国格的时候,更是丝毫不可侵犯。晏子以"针尖对麦芒"的方式,维持了国格,也维护了个人尊严。晏子确实是个充满智慧的出色的外交家。
自
主
学
习
10
(一)读第一段回答。
1、秦王以五百里地易安陵是出于好心吗?易地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
2、安陵君用什么理由拒绝了秦王的要求?
(二)读第二段回答
1、秦王认为自己对安陵君是什么态度?
2、秦王说的是否是真心话?说说理由。
3、唐雎是如何反驳的?
(三)读第三段回答
1、秦王说的“天子之怒”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2、秦王为什么要说“天子之怒”呢?
3、唐雎举专诸、聂政、要离等三个人物的目的是什么?
4、“若士必怒…今日是也”表现了唐雎的什么精神?
5、你认为唐雎的“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正确吗?
(四)读第四段回答
1、秦王有什么样的言语和行动?
2、写出了秦王的什么心态?
合作展示
10
学生表演:秦王是怎样恐吓唐雎的?唐雎是如何回应的秦王的?
唐雎面对秦王以( )相威胁时,他以( )作答,列举( )、( )、
( )的壮举,从气势上压倒秦王,充分显示了他( )、( )的形象。文段中的秦王是( )、( )、( )的形象。
当
堂
测
试
15
1、找出表现秦国强大、安陵弱小的语句。
2、安陵君拒绝了秦王的无理要求,实际上是一眼看穿了秦王的真正用心,那为什么还要说“大王加惠,以大易小,至善”的话呢?
3、秦王说,“天子之怒……千里”,唐雎说,“伏尸二人……今日是也。”他们各表达了什么意思?
4、秦王说,“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5、说说“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与臣将四矣”这两句话的潜台词是什么?
提升小结
5
1.这篇记叙文,写了唐雎忠于使命,不畏强暴,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揭露了秦王的骄横欺诈,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本质,虽不假修饰,却十分鲜明生动,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2. 归纳写作特色:通过对话,展现矛盾,突出人物性格;多种形式的对比;用衬托来刻画人物;语言简练准确。
3.说说外交史上那些出使他国而“不辱使命”的人和故事。
补充完善
1、有一位美国记者采访周总理,看到办公桌上的一支美式钢笔,问道:您贵为中国的总理,为什么要用我们美国生产的钢笔呢?周恩来答道:“这件事说来很巧,这是我的一位朋友从朝鲜战场捡到的战利品,并将它转送给我了。”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