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人教版初三上册语文教案《敬业与乐业》导学案5(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正文

《敬业与乐业》导学案5(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10-21 00:12:03]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初三上册语文教案   阅读:68215

概要:学习目标1、分析、交流“敬业与乐业”的主旨。2、查找相关资料中的经典语句、格言。3、交流“举例论证”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的使用方法。4、分析总结演讲和口语特色。学习重难点1、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2、“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两种论证方法的初步学习。教学方法:朗读法、情感教学法教学过程:预习导学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1.精心导入 同学们,请反思一下自己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在你的学习过程中,是否能做到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呢?你怎样才能把学习当一件乐事呢?为此,梁启超先生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生活原则。《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文章《敬业与乐业》 2.简介作者 梁启超(1873-1929),近代思想家,著名学者。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与其师康有为一起领导了“戊戌变法”。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

《敬业与乐业》导学案5(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标签:人教版初三上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学习目标

1、分析、交流“敬业与乐业”的主旨。

2、查找相关资料中的经典语句、格言。

3、交流“举例论证”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的使用方法。

4、分析总结演讲和口语特色。

学习重难点

1、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

2、“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两种论证方法的初步学习。

教学方法:

朗读法、情感教学法

教学过程:

预习导学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1.精心导入

    同学们,请反思一下自己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在你的学习过程中,是否能做到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呢?你怎样才能把学习当一件乐事呢?为此,梁启超先生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生活原则。《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文章《敬业与乐业》

2.简介作者

梁启超(1873-1929),近代思想家,著名学者。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与其师康有为一起领导了“戊戌变法”。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

二、检查预习 www.88haoxue.com-免费资源站:http://www.88haoxue.com

1、给加点的字注音。

教诲(      )  解剖(     )   骈进(     )  佝偻(      )     层累(     )    拣择(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旁wù(   )   断zhāng取义(   )   全fù精神(      )

xiè渎(   )  gōngdé圆满(     )   强guō不舍(     )

3、  解释下列词语。

旁骛                                         亵渎                                

 强聒不舍                                     佝偻                                

言行相顾                                      断章取义                               

不二法门                                      征引                               

整体感知

《敬业与乐业》是一篇说理深刻结构层次清晰的文章,听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结构,思考下列问题。

①本文的论点是什么?在文章的哪部分提出来的?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我确信‘敬业乐群’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它在文章的开头部分提出来的。

②作者在文章中先后谈了哪几个问题?

作者先后谈了“有业之必要”、“要敬业”“要乐业”三个问题。

③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并概括段意。

  明确:课文共七段,总体结构是"总一分一总"式:开头总起全篇;然后分别论述敬业和乐业,两个分论点平行并列;最后总结全篇。条理清晰,纲举目张。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揭示全篇论述中心。

    第二部分(第2~8段):论述有业、敬业和乐业的重要。

    第三部分(第9段):总结全篇,勉励人敬业乐业。

合作探究1-5段

1、讲演词开头交代题目的来源其用意是什么?

明确:文章开头先交代题目的来源,用意在于说明题目虽然来源于古籍《礼记》和《老子》里的两句话,但跟原文语句的本意不同,是"断章取义"造出来的。这样交代既可避免听者把题目和《礼记》、《老子》里面语句的原意混同了,又可显示出论述的科学性,讲演的趣味性;同时,提出题目来由,也便于揭示全篇的论述要点,使听者对讲演的纲目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2、作者在论证“有业之必要”时,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找出来,试做具体的分析说明。

一是举例论证。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的例子,说明有业的必要性。一是道理论证。引用儒门和佛门的话,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

精读品析6-7段

(1)作者怎样阐述什么叫"敬"?

引用了朱熹的名言"主一无适便是敬"后,紧配上自己的通俗化的解释:"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1] [2]  下一页


Tag:初三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初三上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人教版 - 初三上册语文教案
》《《敬业与乐业》导学案5(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