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人教版初三上册语文教案《香菱学诗》课堂实录及点评2» 正文

《香菱学诗》课堂实录及点评2

[10-21 00:12:03]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初三上册语文教案   阅读:68777

概要:生:她的言外之意是香菱作为一个丫鬟,没有必要学诗,也不应该学诗。生:薛宝钗很看不起香菱,觉得她作为一个丫鬟,没有必要学诗,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二)补充香菱的背景,初步体会香菱的悲。师:大家都讲到了,香菱是一个婢女,身份很低。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香菱的身世。(出示幻灯片:香菱身世)师:薛宝钗不喜欢香菱学诗,主要原因是什么?生:薛宝钗骨子里有很重的等级思想,她觉得香菱只是一个买过来的妾,没有资格学诗。师:是啊!就因为她是一个妾。世态炎凉往往在不经意的一句话中体现出来,我们要学会这样去品文、品人、品社会。(三)走入诗歌,切实感受香菱内心的悲苦。师:我们同学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既然她是一个身份不高的婢女,而且她身边的人也不是都欣赏她学诗,那么她为什么如此痴迷地想学诗呢?(幻灯片出示学生问题)师:我们还是来看看这首诗吧。(幻灯片出示香菱作的诗,生齐读)师:我们同学在预习作业中提出了问题——香菱的诗有香菱自己的影子吗?诗中表达了香菱怎样的希望?我们分四人小组先讨论一下。(学生讨论,教师指导。)生:我们看出了香菱是一个非常孤独的人。生:从第一联可以看出香菱内心是十分孤独的。

《香菱学诗》课堂实录及点评2,标签:人教版初三上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生:她的言外之意是香菱作为一个丫鬟,没有必要学诗,也不应该学诗。

  生:薛宝钗很看不起香菱,觉得她作为一个丫鬟,没有必要学诗,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

  (二)补充香菱的背景,初步体会香菱的悲。

  师:大家都讲到了,香菱是一个婢女,身份很低。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香菱的身世。(出示幻灯片:香菱身世)

  师:薛宝钗不喜欢香菱学诗,主要原因是什么?

  生:薛宝钗骨子里有很重的等级思想,她觉得香菱只是一个买过来的妾,没有资格学诗。

  师:是啊!就因为她是一个妾。世态炎凉往往在不经意的一句话中体现出来,我们要学会这样去品文、品人、品社会。

  (三)走入诗歌,切实感受香菱内心的悲苦。

  师:我们同学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既然她是一个身份不高的婢女,而且她身边的人也不是都欣赏她学诗,那么她为什么如此痴迷地想学诗呢?(幻灯片出示学生问题)

  师:我们还是来看看这首诗吧。(幻灯片出示香菱作的诗,生齐读)

  师:我们同学在预习作业中提出了问题——香菱的诗有香菱自己的影子吗?诗中表达了香菱怎样的希望?我们分四人小组先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教师指导。)

  生:我们看出了香菱是一个非常孤独的人。

  生:从第一联可以看出香菱内心是十分孤独的。她说“魄自寒”,自己非常寒冷,因为她在那里没有尊严也没有人格。但是她不甘心一辈子做一个佣人。“精华欲掩料应难”是说月亮不管乌云有多厚,还是会从云层中透出光来,虽然她现在社会地位比较低,但是她可以让自己更加出彩。

  生:她写颈联的时候通过一系列的描写来抒发内心,如从江上的笛声联想到穿着蓑衣的人、孤苦的少妇们,进而提出自己内心的质问——什么时候才能幸福呢?

  生:我觉得前三联全都是香菱自己的影子。第一句是香菱对自己的叹息。第二联的“魄”“寒”体现了她的凄苦。第三联是总的概括,因为文中写她在评诗的时候说:“我们那年上京来,那日下晚便湾住船,岸上又没有人,只有几棵树……”正好符合“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最后一句表达了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生:我觉得这首诗更加突出了香菱的悲惨。因为香菱在诗中表达了她想和亲人团圆,也想有尊严地活下去,但是这种愿望是难实现的,只能通过写诗来表达,所以写诗是她人生的一个美丽的梦。

  师:经过大家对诗的分析,我们体会到了香菱的心灵。现在我们再一次朗读一遍这首诗,像香菱把自己融入月亮一样把自己融入这首诗中。

  (四)再回到香菱的笑,更深地品味笑中的内容。

  师:香菱是通过这首诗来宣泄自己的苦,通过这首诗来肯定自己的才华,她想通过这首诗来赢得人们的尊重。但是香菱只能通过诗来倾诉,只能对着月亮倾诉,这恰恰也写出了她的悲苦啊。所以我们再来看看香菱的笑吧。

  师:“姑娘何苦打趣我!我不过是心里羡慕,才学着玩罢了。”这里,你又能品出什么来?

  生:这是香菱的苦笑,因为没有人倾诉,所以把心里的苦通过诗倾诉出来。她说学着玩,其实是倾诉心里的苦闷。

  生:这个笑也有香菱的一丝无奈,她说“我不过是心里羡慕”,实际上她不仅羡慕姑娘们的才华,也羡慕她们幸福的生活。www.88haoxue.com-免费资源站:http://www.88haoxue.com

  生:我觉得作者在这里写香菱的笑是来衬托香菱悲惨的一生。香菱在这里笑,笑中夹杂着无奈、悲苦和凄凉。

  师:从大家刚才的回答中我们感觉到了她的笑不单是单纯的、天真可爱女子的笑,其中还有无奈、苦闷和凄凉。那我们现在是不是又可以把题目改一改啊,改成是“慕雅女雅集吟……”

  生:苦诗。

  师:她吟的是她自己苦命的诗啊。(出示幻灯片)

  五、尾声:探索曹雪芹塑造香菱的主旨,了解《红楼梦》的社会意义

  (一)探寻曹雪芹“以笑写悲”的写作手法,感受香菱的悲剧美。

  师:有同学在预习的时候提问——既然香菱这么苦,为什么在文章中她总要笑呢?谁来解决一下?

  生:以笑来衬托她的悲。

  生:曹雪芹把香菱这个人物塑造得很好,如果香菱整天因为这个困境愁眉苦脸,就不能更好衬托出她的悲来。而她老是这样笑反而让人能感受到她内心的凄苦。

  生:我觉得写香菱笑比写香菱哭更让读者难受。因为香菱如果是一个遇到困境自己就很难过的人,令人觉得这就是一个柔弱的女孩。但写她微笑着去面对,反而会更让人怜惜她。

  生:香菱的身份是一个丫鬟,她很孤独、很凄苦,她所有的苦都无处倾诉,所以她只能苦笑,把所有的痛苦都放在心里。

  师:所以这个笑可能更写出了她的苦。同学们的看法和一些研究《红楼梦》的专家的观点相同。有学者说:曹雪芹刻画香菱,以“笑”写“悲”,香菱笑得越多,越能引发读者的同情,越能让人感叹其身世之苦。

  (二)探寻香菱的结局,从曹雪芹的创作手法上来感受香菱的悲剧。

  师:曹雪芹写香菱的笑,不仅写出了这个女孩子的美丽善良,更写出了她的悲苦、隐忍。这样写是吻合香菱这样身份的人物的特点。如果按照这样的思路,作家应该为香菱的命运安排一个怎样的结局啊?

  生:我觉得像这样一个又聪明又坚强又乐观的女孩子,理应得到一个她所渴望的美满结局,然而我们的作家却没有给她一个这样的结局。

  师:你知道的是怎样的结局?

  生:她最后是被她的丈夫和正妻夏金桂一起害死的。

  师:有不同的结局吗?

  生:最后是夏金桂死了,香菱扶正了,好像还生了个儿子。

  生:最后香菱是难产而死的。

  师:两个结局——一个是被她的丈夫薛蟠活活折磨死的,还有一个结局是难产而死。其实,曹雪芹在写《红楼梦》的女子时都写了她们的判词,判词往往隐含了人物的命运。我们来看看香菱的判词。(出示幻灯片)香菱判词是这样的:“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第一句暗示了香菱的名字,第二句暗示了香菱的遭遇,第三四句暗示了她的结局。“两地”是两个土,加一个“木”是“桂”字。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香菱是怎么死的?

  生:被夏金桂害死的。

  师:一个美丽的女子将被活活地害死,真是太悲太苦了。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初三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初三上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人教版 - 初三上册语文教案
》《《香菱学诗》课堂实录及点评2》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