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人教版初三下册语文教案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脚踏一方土》教学设计4» 正文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脚踏一方土》教学设计4

[10-21 00:12:03]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初三下册语文教案   阅读:68490

概要:67.848.0<15007.079.316.5长江中下游≥450020.513.2339.02750~525053.422.6300.0<275026.159.8226.5华南区≥450016.59.9420.03000~450060.825.4319.5<300022.747.2168.0西南区≥450022.435.5238.53000~450042.351.6211.5<300035.371.0115.5表4.2.3后备耕地资源质量统计(104 hm2)土地潜力区总计一等地二等地三等地面积占全区/%面积占全区/%面积占全区/%华南区110.410.000.006.055.48104.3694.52川江区237.673.971.6766.1227.82167.5870.51云贵高原区112.980.000.00033.6729.8279.3170.20华北区140.890.690.4981.6957.9858.5141.53黄土高原区56.320.000.000.000.0056.32100.00东北区1017.8598.279.65754.1074.0916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脚踏一方土》教学设计4,标签:人教版初三下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67.8

48.0

<1500

7.0

79.3

16.5

长江中下游

≥4500

20.5

13.2

339.0

2750~5250

53.4

22.6

300.0

<2750

26.1

59.8

226.5

华南区

≥4500

16.5

9.9

420.0

3000~4500

60.8

25.4

319.5

<3000

22.7

47.2

168.0

西南区

≥4500

22.4

35.5

238.5

3000~4500

42.3

51.6

211.5

<3000

35.3

71.0

115.5

表4.2.3后备耕地资源质量统计(104 hm2

土地潜力区

总计

一等地

二等地

三等地

面积

占全区/%

面积

占全区/%

面积

占全区/%

华南区

110.41

0.00

0.00

6.05

5.48

104.36

94.52

川江区

237.67

3.97

1.67

66.12

27.82

167.58

70.51

云贵高原区

112.98

0.00

0.000

33.67

29.82

79.31

70.20

华北区

140.89

0.69

0.49

81.69

57.98

58.51

41.53

黄土高原区

56.32

0.00

0.00

0.00

0.00

56.32

100.00

东北区

1017.85

98.27

9.65

754.10

74.09

165.48

16.26

内蒙古半干旱区

529.58

3.57

0.67

260.23

49.14

265.79

50.19

西北干旱区

1052.55

0.00

0.00

431.34

40.98

621.20

59.02

青藏高原区

136.69

0.00

0.00

28.54

20.88

108.15

79.12

全国

3394.95

106.50

3.14

1661.75

48.95

1626.70

47.91

(摘自《中国地理》,赵济、陈传康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有关土地的故事

(1)北京中山公园的五色土(刘德谦)

在那古柏遒劲、繁花飘香的北京中山公园内,有一座被人们称做“五色土”的大土坛,它便是保留至今的明清时代的社稷坛。

社稷坛,就是祭祀社稷时所用之坛。社,是社神,是土地之神;稷,是稷神,是五谷的代表。这种对社稷的祭祀,是出于古人对乡土国土的深厚感情。明永乐年间营建北京时所建的铺填五色土的社稷坛,应该叫“太社稷坛”或“太社坛”。据明代的史料说,太社坛在明代先后有3处:一在南京,一在中都(安徽凤阳),一在北京。如跟前二者比起来,北京的太社坛自然是最年轻的了。明太祖吴元年(洪武前一年,公元1367年)落成的南京社稷坛,原是东西对峙的两坛,社稷分开,两坛相去5丈。坛南皆植松树;坛上铺填五色土,土色随其方位—东青、南赤、西白、北黑、中黄,为了象征中央的统治,又以黄土覆于面上,洪武10年(1377),明太祖朱元璋认为社稷分为二坛祭祀不合经典,故让礼官奏议,于是太社坛才改在午门的右方,社稷共为一坛。永乐时北京社稷坛所遵照的,便是洪武十年改建后的制式。现存北京的这座太社坛仍是一座方形大平坛,坛分三阶,每阶高32厘米(约合明清营造尺一尺),用汉白玉砌成;坛上的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分填着青、红、白、黑、黄五色的泥土。坛北是一座现叫做中山堂的木结构大殿,这便是明清时祭祀社稷的拜殿,其实整个公园园地原来都属于社稷坛。

(摘自“中国青少年新世纪读书网”)

(2)寸金桥

寸金桥,座落在湛江市赤坎区西侧。始建于1925年,原为遂溪麻章区绅民所建。桥名含中华国土寸土寸金,不容外敌侵占之意,以纪念1898年当地人民的抗法斗争。1959年重修,重修后的寸金桥为水泥铺面单孔石桥,长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初三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初三下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人教版 - 初三下册语文教案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脚踏一方土》教学设计4》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