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人教版高三册语文教案《灯下漫笔》教案13(共2课时)» 正文

《灯下漫笔》教案13(共2课时)

[02-26 23:11:48]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高三册语文教案   阅读:68116

概要:先生充满热情,号召青年们去“创造这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第三样时代”。这是怎样的时代?明确:指走出了“一治一乱”的历史循环怪圈,从而迈向民主与自由的时代;是一个老百姓告别“想做奴隶而不得”和“暂时做稳了奴隶”而成为社会主人的时代。3、解决上节课留下的问题:划记1-5段中能够体现“我”和老百姓心理特点的词语、句子。思考作者为什么要着重突出人们的心理状况。明确:着意突出老百姓与自己在事件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正体现了鲁迅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关注,也为后文作者的总结、议论作铺垫。4、 全文思路总结(见课件)5、 讨论、归纳文章主题。明确:A、作者思考中国历史,抨击封建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 B、作者思考国民性问题,矛头指向国民奴性人格和奴才传统。 C、向当代中国青年发出号召,提出殷切希望。6、课堂巩固:结合材料(课件),思考:现代社会,鲁迅的文章还有没有阅读的价值?(自由讨论)7、课后练习:(1)、阅读《金版新学案》第十三课《灯下漫笔》的“精彩部落格”部分,完成练习的7-10题。(2)、阅读鲁迅的《阿Q正传》上一页 [1] [2]

《灯下漫笔》教案13(共2课时),标签:人教版高三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先生充满热情,号召青年们去“创造这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第三样时代”。这是怎样的时代?

明确:指走出了“一治一乱”的历史循环怪圈,从而迈向民主与自由的时代;是一个老百姓告别“想做奴隶而不得”和“暂时做稳了奴隶”而成为社会主人的时代。

3、解决上节课留下的问题:

划记1-5段中能够体现“我”和老百姓心理特点的词语、句子。思考作者为什么要着重突出人们的心理状况。

明确:着意突出老百姓与自己在事件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正体现了鲁迅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关注,也为后文作者的总结、议论作铺垫。

4、  全文思路总结(见课件)

5、  讨论、归纳文章主题。

明确:

A、作者思考中国历史,抨击封建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

 B、作者思考国民性问题,矛头指向国民奴性人格和奴才传统。

 C、向当代中国青年发出号召,提出殷切希望。

6、课堂巩固:结合材料(课件),思考:现代社会,鲁迅的文章还有没有阅读的价值?(自由讨论)

7、课后练习:

(1)、阅读《金版新学案》第十三课《灯下漫笔》的“精彩部落格”部分,完成练习的7-10题。

(2)、阅读鲁迅的《阿Q正传》


上一页  [1] [2] 


Tag:高三册语文教案人教版高三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人教版 - 高三册语文教案
》《《灯下漫笔》教案13(共2课时)》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