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人教版高三册语文教案《五人墓碑记》《登泰山记》《病梅馆记》教学案» 正文

《五人墓碑记》《登泰山记》《病梅馆记》教学案

[02-26 23:12:48]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高三册语文教案   阅读:68188

概要: D. ①与②音义都相同,③与④音同义不同。4.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栉比如鳞”的“比”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比至夜深,月影横斜。 B. 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 C.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裙中。 D.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5.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符合文意的解释分别是( )“信”的常用义:A. 真实,诚实;B. 实在,确实;C. 相信,信任;D. 任凭,随意;E. 书信,信息;F. 凭据,信物;G. 使者,媒人。 (1)山川兴废,信有时哉!( ) (2)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 ) (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 (4)余固笑而不信也。( ) (5)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 (6)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6.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分曹部署,竞以新艳相角(较量)。 B. 迟(等候)月生公石上。 C. 每度(揣度)一字,几尽一

《五人墓碑记》《登泰山记》《病梅馆记》教学案,标签:人教版高三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D. ①与②音义都相同,③与④音同义不同。

4.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栉比如鳞”的“比”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比至夜深,月影横斜。

    B. 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

    C.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裙中。

    D.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5.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符合文意的解释分别是(    )

“信”的常用义:A. 真实,诚实;B. 实在,确实;C. 相信,信任;D. 任凭,随意;E. 书信,信息;F. 凭据,信物;G. 使者,媒人。

    (1)山川兴废,信有时哉!(    )

    (2)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    )

    (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

    (4)余固笑而不信也。(    )

    (5)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

    (6)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

6.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分曹部署,竞以新艳相角(较量)。

    B. 迟(等候)月生公石上。

    C. 每度(揣度)一字,几尽一刻。

    D. 而病寻(不久)作,余既乞归,恐进之亦兴阑(将尽,尽)矣。

7. 朗读时,句中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 虎丘/去城/可七八里。

    B. 从千人石上/至山门,栉比如鳞。

    C. 面北/为平远堂旧址,空旷无际,仅/虞山一点/在望。

    D. 余/与江进之/谋所以复之。

8. 用原文语句填空。

    这篇游记,直接写景,着笔不多,倒是通过描写游人欢聚的盛况来突出虎丘山水的魅力。第一段在交代了虎丘的地理方位之后,先用“____________”八个字表明这里是游览胜地;接着用“__________”一句,写出平时这里的游人就络绎不绝,意在陪衬;然后集中笔墨写中秋盛况:“__________”八个字极言游人之众,“___________”八个字极言情绪之高,“__________”八个字极言游兴之浓;最后用“如_________”这一形象的比喻抒写作者的主观感受。段末“______”四个字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胜过任何描写。

9. 下面是本文的第三段,阅读后回答问题。

(1)分别用四字短语概括剑泉、千顷云得天池诸山、文昌阁、平远堂旧址等景点的特点。

(2)欲修复平远堂一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3)“山川兴废”之叹是怎样发出的?有什么含义?

10. 简要地写出下边每个句子的含义。

    (1)歌者闻令来,皆避匿去。

(2)今余幸得解官,称吴客矣。

 

 

 

【试题答案】

一.

1. ① C ② B     2. A     3. D    4. E     5. C

6. ① 用匣子装(名词动用)  

② 像对待奴仆一样(名词做状语)

③ (使)屈身(使动)      ④ 修墓(名词动用)

⑤ 表率(名词)            ⑥ 表明(形容词动用)

7. ① C ② A ③ C     

8. 略     9. C

 

二.

(一)

1. AD   2. D    3. B    4. C    5. D   

6. C(“周公之死”无关)

 

(二)

1. B    2. BD      3. C     4. C     5. C    6. C        7. B

8. 箫鼓楼船,无日无之;凡月之夜……纷错如织;倾城阖户,连臂而至;靓妆丽服,置酒交衢;檀板丘积,樽罍云泻;雁落平沙,霞铺江上;无得而状

9.

(1)水深岩峭;秀美可人;晚树可观;寂寥空旷

(2)这一句,一方面表露了作者对韦应物和白居易两位诗人的崇敬心情;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山川竞秀而古迹残存的遗憾之情。

(3)“山川兴废”之叹是由平远堂废弃已久,修复之愿又未能实现之憾引出的。作者借抒写思古之幽情,含蓄而深刻地嘲讽了国家的腐败,暗示自己不满现实、寄情山水的心情。

10.

(1)这句话,一方面表明“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另一方面提示了人民与朝廷的尖锐矛盾。

(2)这句话表明了作者鄙夷官场生涯而寄情山水之间的志趣。“幸得”二字更写出了作者辞官之后的舒畅心情。


上一页  [1] [2] [3] [4] 


Tag:高三册语文教案人教版高三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人教版 - 高三册语文教案
》《《五人墓碑记》《登泰山记》《病梅馆记》教学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