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史记《〈史记〉选读》教学策略管窥» 正文

《〈史记〉选读》教学策略管窥

[10-21 00:05:30]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史记   阅读:68725

概要: 慢慢纠缠于这两个专题,用必修的讲析方法去讲,我们的学生会望文兴叹,极大地挫伤其积极性。 我个人觉得,应将主要精力花在三——六这四个专题上。分别用8、4、8、8个课时。 教学中建议除了知识性的传授外,人文因素的挖掘不容忽视,可结合具体专题的特点去讲。第三专题重点是了解刘邦、李广两位历史人物,要围绕“不虚美、不隐恶”这一春秋笔法去组织教学;第四专题重点探讨传主的人格、品质、精神、理想、追求,已及他们对后世的影响。第五专题重点是学生人物刻画的方法:一是以人物一生中的大事去写人物(如《刺客列传》),二是通过人物生平全过程去刻画(如《项羽本纪》),高考传记类阅读题就喜欢出这个。第六个专题是叙事艺术,重点把握其叙事的形式、章法、人物刻画中的叙事、叙事中的情感等。第七、八两个专题也应略讲,各用两节课差不多。 二、单篇教学与作者其人及《史记》全书的关系 《史记》共130篇,分为五个部分,它是一个严密的整体,因此我们在讲析单篇课文的的思想观点时,要将它与司马迁、《史记》全书相联系,注意它的统一性。 比如说《魏公子列传》写侯

《〈史记〉选读》教学策略管窥,标签:史记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慢慢纠缠于这两个专题,用必修的讲析方法去讲,我们的学生会望文兴叹,极大地挫伤其积极性。
      我个人觉得,应将主要精力花在三——六这四个专题上。分别用8、4、8、8个课时。
      教学中建议除了知识性的传授外,人文因素的挖掘不容忽视,可结合具体专题的特点去讲。第三专题重点是了解刘邦、李广两位历史人物,要围绕“不虚美、不隐恶”这一春秋笔法去组织教学;第四专题重点探讨传主的人格、品质、精神、理想、追求,已及他们对后世的影响。第五专题重点是学生人物刻画的方法:一是以人物一生中的大事去写人物(如《刺客列传》),二是通过人物生平全过程去刻画(如《项羽本纪》),高考传记类阅读题就喜欢出这个。第六个专题是叙事艺术,重点把握其叙事的形式、章法、人物刻画中的叙事、叙事中的情感等。第七、八两个专题也应略讲,各用两节课差不多。
      二、单篇教学与作者其人及《史记》全书的关系
      《史记》共130篇,分为五个部分,它是一个严密的整体,因此我们在讲析单篇课文的的思想观点时,要将它与司马迁、《史记》全书相联系,注意它的统一性。
      比如说《魏公子列传》写侯嬴为信陵君出主意让如姬窃得兵符,魏公子携带兵符出发时,侯嬴出人意料地说:“臣宜从,老不能。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向自刭,以送公子。”从古至今,有以自杀为朋友送别的么?侯嬴为什么要自杀?有人说:如姬盗兵符是侯嬴的主意,将来魏王一定能够查出,所以侯嬴不如早死。这样的死有何价值?
《刺客列传》写田光推荐荆轲为燕太子丹入秦行刺。他嘴里说的是“夫为行而使人疑之,非节侠也”(做了事却使人家怀疑他,就不是有节操的侠客呀),田光“欲自杀以激荆卿”,就自杀了。田光又为什么要自杀?
      这就涉及到司马迁的生死观问题,涉及到在对待“死”这件事情上如何作出抉择的问题。联系《报任安书》中:“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所不勉焉”(必修五)的观点,我们才能看到,侯嬴之死与田光之死目的其实是相同的,都是以自己之死去坚定魏公子与荆轲的信念与决心。只有联系司马迁的这一生死观,才能合理解释这两个人为什么要自杀,唯其如此,才能突出侯嬴、田光自杀的积极意义。
      三、知识传授与探究性学习的关系
      从工具性方面来说,《史记》的教学毕竟是文言文教学,必须按照文言文教学的要求进行。2007年新课程大纲“文言文阅读”“理解”层级的要求是“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①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与过去大纲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这至少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信息,即文言文阅读始终应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放在首位。因此,我们必须将课本中内容较为浅易的文章讲透讲深,让学生在实词、虚词、句式、活用等方面积累一定的知识。没有知识的积累也就谈不上能力的形成与提高。浅易知识的传授与掌握应该是《〈史记〉选读》这册书的重中之重。
      但选修课不同于必修课的重要一点是它突出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在知识传授的同时,还要加强探究性学习。在探究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敢于向文本挑战,不迷信,不盲从,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我们注意到苏教版在选文上总喜欢猎奇,显示出与别人的不同。注释不选通行本,这无可厚非,但却有许多值得商榷之处。这在必修中有,选修中也有。比如说必修五《项脊轩志》中“东犬西吠”,注解是“东家的狗跑到西家叫”。必修中的我们今天姑且不谈。《〈史记〉选读》,我刚讲了几篇,发现他们的许多翻译如果按照高考翻译的要求去评判,一分都得不到。“以”的用法很多,但翻译时基本上还是“以”。《鲁周公世家》中“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课文翻译是“洗一次头要三次握起头发,吃一顿饭三次吐出正在咀嚼的食物”,该意译的不意译,非坐实了讲,好笑。《高祖本纪》中“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注释中释“龙颜”为“上额突起的样子”,查司马贞索隐云:“高祖感龙而生,姑其颜貌似龙,长颈而高鼻”。后世因称皇帝的容貌为“龙颜”,亦指称皇帝。
      这些缺点固然可以作为我们老师在备课时探究的内容,也可以用这些去让学生探究、质疑,将疑问提出来让学生去查证。当然,这样的探究属于一方面,但《〈史记〉选读》的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一步。
      就探究而言,选修课的探究方向是多种多样的,有文本理解的探究,艺术风格的探究,作品比较的探究,作家比较的探究,流派比较的探究,不同评论的探究,考证考据的探究(上述就是此类)等等。就《史记》而言,探究可以从作者思想,文本内涵、情趣、艺术风格、语言特色等方面探究,体现新课程标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探究。
      比如说,学生在自学《太史公自序》时发现,“天子始建汉家之封,太史公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故发愤且卒”,太史公怎么为这点小事就气死了?这也太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了。这个问题我们怎么看?课堂上学生提出了这个问题,我没有能回答,但我说我们可以共同去探究。同学们开始查资料思考,我也查资料思考,向历史老师请教。接着,我想用一节课交流讨论,但出乎意料的是学生的探究五花八门,大都是凭自己的想象去瞎猜,说什么的都有。半节课的探究毫无意义,但我又不想将自己的意见说出来。我提了些建议,让学生得到启发,①从司马氏家族来看,他不得“与其事”对太史公有着怎样的打击,为什么?②联系自己所学的历史知识,从汉武帝的宗教信仰、政治制度考虑,作为儒生的太史公不得与其事有着怎样的隐情?③从古代文人人生价值的层面上看泰山封禅究竟对太史公意味着什么?杜甫有诗云:“周南留滞古所惜,南极老人应寿昌。美人胡为隔秋水,焉得置之贡玉堂?”(《寄韩谏议》)后世把“周南”用作滞留某地而毫无建树之典。这是为何?学生去查资料,有的还请家长从网上下载了一些资料。果然下节课的讨论就有一定的深度了,学生引用自己搜集的资料谈了不少中肯令人信服的意见,我也补充了日本泷川资言《会注考证》所言汉武帝“尽黜儒生不用”的资料予以补充。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史记史记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史记
》《《〈史记〉选读》教学策略管窥》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