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史记《晁错》导学案2» 正文

《晁错》导学案2

[10-21 00:05:30]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史记   阅读:68243

概要:《晁错》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理解实词和虚词的意义用法以及翻译文言句子。 2.鉴赏本文描写人物形象的方法。 二、重点难点1. 难翻译的词语句子 2. 刻画人物的手法 3. 对晁错的评价 三、作者简介晁错(约公元前200—前154),颍川(今河南禹县)人,西汉文景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汉文帝时,曾任太子家令,汉景帝即位后,更受信任,历任内史、御史大夫等职。由于他极力主张加强中央政权,推行“削藩”政策,遭到了诸侯王和朝廷亲贵的反对,因而在景帝三年,吴王刘濞等举兵发动叛乱,借口请诛晁错以“清君侧”时,景帝畏于七国连兵,遂错将他处死。 四、文本学习第一段:1、解释:以文学为太常掌故____________ 2翻译:学申商刑名於轵张恢先所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1、 解释:还,因上便宜事,以书称说_____________然奇其材,迁为中大夫________________太子善错计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翻译: 数上书孝文,时言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译:________________

《晁错》导学案2,标签:史记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晁错》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理解实词和虚词的意义用法以及翻译文言句子。 

2.鉴赏本文描写人物形象的方法。 

二、重点难点

1. 难翻译的词语句子 2. 刻画人物的手法 3. 对晁错的评价

三、作者简介

晁错(约公元前200—前154),颍川(今河南禹县)人,西汉文景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汉文帝时,曾任太子家令,汉景帝即位后,更受信任,历任内史、御史大夫等职。由于他极力主张加强中央政权,推行“削藩”政策,遭到了诸侯王和朝廷亲贵的反对,因而在景帝三年,吴王刘濞等举兵发动叛乱,借口请诛晁错以“清君侧”时,景帝畏于七国连兵,遂错将他处死。

四、文本学习

第一段:

1、解释:以文学为太常掌故____________

 2翻译:

学申商刑名於轵张恢先所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

1、  解释:

还,因上便宜事,以书称说_____________

然奇其材,迁为中大夫________________

太子善错计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翻译:

 

数上书孝文,时言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段:

1、  解释

   错常数请间言事_____________________

    欲因此过为奏请诛错________________

 2翻译

吾当先斩以闻,乃先请,为儿所卖,固误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段:

1、  解释

   错以此愈贵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与错有卻_____________________

   诸侯皆喧哗,疾晁错________________

   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______________

 2、  翻译

 请诸侯之罪过,削其地,收其枝郡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段:

1、  解释

   闻晁错死,吴楚罢不_________________

公言善,吾亦恨之____________________

计划始行,卒受大戮_________________

 3、  翻译

 夫晁错患诸侯彊大不可制,故请削地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合作探究

 

1、司马迁塑造的晁错这个形象,性格鲜明,主要是通过哪些手法来表现这个人物的?

 2、晁错最后落的个腰斩东市的结果,你认为原因有哪些?你如何评价晁错?

 

 

 

六.拓展延伸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习题。

屠岸贾者,始有宠于灵公,及至于景公,而贾为司寇,将作难,乃治灵公之贼,以致赵盾,遍告诸将曰: “盾虽不知,犹为贼首。以臣弑君,子孙在朝,何以惩罪?请诛之。”韩厥曰:“灵公遇贼,赵盾在外,吾先君以为无罪,故不诛。今君将诛其後,是非先君之意而妄诛。妄诛谓之乱。臣有大事而君不闻,是无君也。”屠岸贾不听。韩厥告赵朔趣亡。朔不肯,曰:“子必不绝赵祀,朔死不恨。”韩厥许诺,称疾不出。贾不请而擅与诸将攻赵氏于下宫,杀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皆灭其族。 

赵朔妻,成公姊,有遗腹,走公宫匿。赵朔客曰公孙杵臼,杵臼谓朔友人程婴曰:“胡不死?”程婴曰:“朔之妇有遗腹,若幸而男,吾奉之;即女也,吾徐死耳。”居无何,而朔妇免身,生男。屠岸贾闻之,索于宫中。夫人置儿绔中,祝曰:“赵宗灭乎,若号;即不灭若无声。”及索,儿竟无声。已脱,程婴谓公孙杵臼曰:“今一索不得,后必且复索之,奈何?”公孙杵臼曰:“立孤与死孰难?”程婴曰:“死易,立孤难耳。”公孙杵臼曰:“赵氏先君遇子厚,子强为其难者,吾为其易者,请先死。”乃二人谋取他人婴儿,负之,衣以文葆,匿山中。程婴出,谬谓诸将军曰:“婴不肖,不能立赵孤。谁能与我千金,吾告赵氏孤处。”诸将皆喜,许之,发师随程婴攻公孙杵臼。杵臼谬曰:“小人哉程婴!昔下宫之难不能死,与我谋匿赵氏孤儿,今又卖我。纵不能立,而忍卖之乎!”抱儿呼曰:“天乎天乎!赵氏孤儿何罪?请活之,独杀杵臼可也。”诸将不许, 遂杀杵臼与孤儿。诸将以为赵氏孤儿良已死,皆喜。然赵氏真孤乃反在,程婴卒与俱匿山中。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子必不绝赵祀,朔死不恨  遗憾

B. 将作难,乃治灵公之贼    盗贼

C. 祝曰:“赵宗灭乎,……” 祈祷

D. 赵氏先君遇子厚          对待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以致赵盾   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B. 屠岸贾闻之,索于宫中   青,取之于蓝

 C. 乃二人谋取他人婴儿    乃设九宾于廷

 D. 子强为其难者   为汉使匈奴

3. 对下面句子分句间的关系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 [2]  下一页


Tag:史记史记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史记
》《《晁错》导学案2》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