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摹形传神、千载如生——《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项羽本纪教学目标:1、积累掌握古汉语字词句的基本用法。2、体会《史记》的语言艺术特点与风格,学习《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3、学会运用正确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人物。教学重点难点1、巨鹿之战、东城快战、霸王别姬、乌江自刎2、学习本文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项羽简介项羽(前232-前202)名籍,字羽,通常被称作项羽,中国古代杰出军事家及著名政治人物。中国军事思想“勇战派”代表人物,秦末起义军领袖。汉族,下相(今江苏宿迁)人。秦末随项梁发动会稽起义,在前207年的决定性战役巨鹿之战中大破秦军主力。秦亡后自立为西楚霸王,统治黄河及长江下游的梁、楚九郡。后在楚汉战争中为汉王刘邦所败,在乌江(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项羽的武勇古今无双(古人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他是中华数千年历史上最为勇猛的武将,“霸王”一词,专指项羽。2、后人对项羽的评价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
《项羽本纪》教案教学设计4(苏教版高二选修),标签:史记大全,http://www.88haoxue.com摹形传神、千载如生
——《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
项羽本纪
教学目标:
1、积累掌握古汉语字词句的基本用法。
2、体会《史记》的语言艺术特点与风格,学习《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
3、学会运用正确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人物。
教学重点难点
1、巨鹿之战、东城快战、霸王别姬、乌江自刎
2、学习本文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项羽简介
项羽(前232-前202)名籍,字羽,通常被称作项羽,中国古代杰出军事家及著名政治人物。中国军事思想“勇战派”代表人物,秦末起义军领袖。汉族,下相(今江苏宿迁)人。秦末随项梁发动会稽起义,在前207年的决定性战役巨鹿之战中大破秦军主力。秦亡后自立为西楚霸王,统治黄河及长江下游的梁、楚九郡。后在楚汉战争中为汉王刘邦所败,在乌江(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项羽的武勇古今无双(古人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他是中华数千年历史上最为勇猛的武将,“霸王”一词,专指项羽。
2、后人对项羽的评价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简析:为项羽不能忍羞而遗憾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
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
肯为君王卷土来?
简析:成事要讲求天时地利人和。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简析:赞扬项羽是一位宁死不屈的英雄,批评北宋统治者逃跑、南宋统治者偏安的丑恶行径。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简析:成事不能优柔寡断、沽名钓誉
二、分析文本:
基本内容
第一部分:项羽家世(第1自然段)
第二部分:少年言志(第2自然段)
重点文言知识:
1、活用词:
毋妄言,族矣。
梁以此奇籍。
2、重点实虚词:
①又不肯竟学。
②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
③以是知其能。
3、古今异义词。
以故事得已。
4、重点句:
为秦王翦所戮者也。(判断句)
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倒装句)
与籍避仇于吴中(状语后置)
5、有一个成语出自这两段,请找出来。
力能扛鼎(举起)
分析:
第一部分
世代为楚将 将门虎子 资本、基业
祖父为秦所杀 深仇大恨 反秦激情
第二部分
少时学情
学书不成
学剑不成
学习兵法 未肯竟学 粗疏 刚愎 失败
观始皇游 不俗言语 不凡 大志
第三部分:巨鹿之战(第3自然段)
重点词句。
1、活用词:①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②无不膝行而前
2、重点实虚词:①九战,绝其甬道② 楚兵冠诸侯③诸侯皆属焉
3、古今异义:
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
4、重点句:
①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②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
分析
精短句式
侧面烘托:诸侯军 项羽神勇过人、一往无前
诸侯将
第四部分:霸王别姬(第4自然段)
重点词句。
明确:
1、重点词:
项王军壁垓下(名作动)
项王则夜起(名作状)
时不利兮骓不逝
2、重点句:
是何楚人之多也
饮于帐中
虞姬歌:
汉兵已略地
四方楚歌声
大王意已尽
贱妾何聊生
分析:写英雄失路之悲。英雄气短、慷慨悲歌。
第五部分:东城之战(第5自然段)
重点词句。
1、通假字
①辟易数里
②骑皆伏曰
2、重点实虚词
①汉军乃觉之
②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③田父绐之曰
④期山东为三处
⑤汉军皆披靡
3、古今异义
愿为诸君快战
4、重点句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分析:
钱钟书:心死而意未平,认输而不服气
正面描写:
语言描写:“天之亡我,非战之罪”
“何如”
动作描写:大呼驰下
侧面描写:赤泉侯辟易数里
骑皆伏
第六部分:乌江自刎与尾声(第6——8自然段)
重点词句。
<一>基础知识梳理:
1、古今异义
①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②地方千里
2、活用词
①亦足王也
②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③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④马童面之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
推荐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