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唐诗宋词《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教学设计18(苏教版高二选修)» 正文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教学设计18(苏教版高二选修)

[10-21 00:05:30]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唐诗宋词   阅读:68939

概要:由幻想转到现实。作者与读者的情绪随之沉静,在全文形成了起伏的波澜。 抒情言志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1.“世间行乐亦如此”中的“如此”何解?像一场梦2.理解并评价诗人的思想感情。学生讨论自由发言,重点是辨证分析。由写梦转入写实,揭示全诗的中心意思。这是由梦醒后的徘徊失望引出的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当中有对人生的伤感,逃避现实、消极处世的一面,也有鄙弃权臣贵戚的傲骨。后者更是主要的感情。三、课堂小结:1.全诗脉络: 入梦缘由→梦游历程→仙境出现→梦醒→留别2.介绍其他观点:陈沆引用李白另一首诗《梁甫吟》来作旁证,确实也看得出这两首诗的描写方法及意境都有相似之处。李白有许多留别诗,屡次流露出他被放逐的愤慨。把这些诗联系起来看,更可以肯定游天姥山是游皇宫的比喻。有一首《留别曹南群官之江南》的五言古诗,就紧接编在《梦游天姥山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教学设计18(苏教版高二选修),标签:唐诗宋词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由幻想转到现实。作者与读者的情绪随之沉静,在全文形成了起伏的波澜。

 抒情言志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世间行乐亦如此”中的“如此”何解?

像一场梦

2.理解并评价诗人的思想感情。

学生讨论自由发言,重点是辨证分析。由写梦转入写实,揭示全诗的中心意思。这是由梦醒后的徘徊失望引出的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当中有对人生的伤感,逃避现实、消极处世的一面,也有鄙弃权臣贵戚的傲骨。后者更是主要的感情。

三、课堂小结:

1.全诗脉络:                                                                     

入梦缘由→梦游历程→仙境出现→梦醒→留别

2.介绍其他观点:

陈沆引用李白另一首诗《梁甫吟》来作旁证,确实也看得出这两首诗的描写方法及意境都有相似之处。李白有许多留别诗,屡次流露出他被放逐的愤慨。把这些诗联系起来看,更可以肯定游天姥山是游皇宫的比喻。有一首《留别曹南群官之江南》的五言古诗,就紧接编在《梦游天姥山》之后。曹与鲁是邻境,前诗留别东鲁诸公,后诗留别曹南群官,可知是作于同一时期。

这首诗开头说自己早年修道求仙,后来碰上运气,供奉内廷。有过一些建议,很少被采用,只得辞官回家。下文说:“仙宫两无从,人间久摧藏。”这是明白地说学道做官都失败了,只落得在民间没落和流浪。《梦游天姥山》开头二句是说求仙“无从”,其次二句是说进宫或有希望。此下描写天姥山景色一大段,实质是描写宫廷。结论是宫廷里也“无从”存身。“仙宫两无从”这一句可以说就是《梦游天姥山》的主题。

四、布置作业:

天姥山的特点是什么?.怎么体现?使用什么写作和修辞手法?

高大、巍峨

先用天相比,又用高峻闻名的五岳及附近名山赤城、天台相比。正面与侧面相结合。写作手法:比较、衬托、夸张。极力表现高耸、时隐时现的天姥山,为幻想做好准备。

五、板书设计:

梦游:说明内容的虚实。

天姥:所梦内容。

吟:古诗体式

留别:说明本诗写作目的。


上一页  [1] [2] 


Tag:唐诗宋词唐诗宋词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唐诗宋词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教学设计18(苏教版高二选修)》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