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2.平行技巧:为了创造“旧事重演”或“过去再现”的印象效果,作者在《游园惊梦》这篇小说里大量运用了“平行”技巧(parallelism)。平行技巧的运用,遍及《游园惊梦》而构成一篇小说之诸成分。作者将平行技巧,运用在《游园惊梦》的人物、布辱、情节、结构和叙述观点上。为了经营制造“今即是昔”的幻象,作者使窦夫人宴会里出现的一些人物,和钱夫人往日在南京相识的人物,互相对合: (1)今日享受着极端富贵荣华的窦夫人,便相当于昔日的钱夫人自己。窦夫人“没有老”,妆扮得天仙一般,银光闪烁,看来十分“雍容矜贵”。“窦瑞生的官大了,桂枝香也扶了正”,正如昔日钱鹏志是大将军,而蓝田王是“正正经经的填房夫人”,不比“那些官儿的姨太太们”,窦夫人讲排场,讲派头,开盛大宴会请客,恰似往日“梅园新村钱夫人宴客的款式怕不噪反了整个南京城,钱公馆里的酒席钱,‘袁大头’就用得罪过花啦的”。(2)桂枝香有一个佻达标劲、风骚泼辣的妹妹——天辣椒蒋碧月。蓝田王也有一个同样性格的妹妹——十七月月红。和“正派”的钱夫人一样,窦夫人也是一个正经懂事的姐姐: “论到懂世故,有担待,除了她姐姐桂枝香再也找
短篇小说欣赏《游园惊梦》教辅,标签:短篇小说欣赏大全,http://www.88haoxue.com2.平行技巧:为了创造“旧事重演”或“过去再现”的印象效果,作者在《游园惊梦》这篇小说里大量运用了“平行”技巧(parallelism)。平行技巧的运用,遍及《游园惊梦》而构成一篇小说之诸成分。作者将平行技巧,运用在《游园惊梦》的人物、布辱、情节、结构和叙述观点上。为了经营制造“今即是昔”的幻象,作者使窦夫人宴会里出现的一些人物,和钱夫人往日在南京相识的人物,
互相对合:
(1)今日享受着极端富贵荣华的窦夫人,便相当于昔日的钱夫人自己。窦夫人“没有老”,妆扮得天仙一般,银光闪烁,看来十分“雍容矜贵”。“窦瑞生的官大了,桂枝香也扶了正”,正如昔日钱鹏志是大将军,而蓝田王是“正正经经的填房夫人”,不比“那些官儿的姨太太们”,窦夫人讲排场,讲派头,开盛大宴会请客,恰似往日“梅园新村钱夫人宴客的款式怕不噪反了整个南京
城,钱公馆里的酒席钱,‘袁大头’就用得罪过花啦的”。
(2)桂枝香有一个佻达标劲、风骚泼辣的妹妹——天辣椒蒋碧月。蓝田王也有一个同样性格的妹妹——十七月月红。和“正派”的钱夫人一样,窦夫人也是一个正经懂事的姐姐: “论到懂世故,有担待,除了她姐姐桂枝香再也找不出第二个人来。桂枝香那儿的便宜,天辣椒也算捡尽了。”
(3)姐妹关系的相互投影印照。蒋碧月——月月红的投影。两人都抢夺过亲姐姐的男人,都“专拣自己的姐姐往脚下踹”。性格作风一样:热辣,轻佻;相貌打扮相仿:昔日——“月月红穿了一身大金大红的缎子旗袍,艳得像只鹦哥儿,一双眼睛,鹘伶伶地尽是水光”;今日——“蒋碧月穿了一身火红的缎子旗袍,两只手腕上,铮铮锵锵,直戴了八只扭花金丝镯,脸上勾得十分入时……愈更标劲,愈更佻达”,“一对眼睛像两丸黑水银”。
(4)情人关系的相互平行:程参谋——今曰窦长官的参谋——往日钱将军的参谋郑彦青之影像:两人同是参谋身÷份,而“程”、“郑,,二姓,在发音上也略同,程参谋和钱夫人说话,正如郑参谋以前那样,开口闭口称呼“夫人”。他的军礼服外套翻领上,“别了一副金亮的两朵梅花中校领章,一双短筒皮鞋靠在一起,乌光水滑的”;他笑起来,“咧着一口齐垛垛净白的牙齿”。而钱夫人记忆中的郑彦青,笼着斜皮带,戴着金亮的领章……一双带白铜刺的长简马靴乌光水滑的啪哒一声靠在一起”。他也“咧着一口雪白的牙齿”。
(5)小说地点的平行性:此盛宴和钱夫人临离开南京那年,替桂枝香请三十岁生日酒的那次宴会,遥遥平行相对。窦夫人宴会的气派和金光闪烁、华丽无比的景象,作者用极端细腻的笔触,予以精彩描绘。①今昔二宴,都有名厨设席,名票友吹笛。②两个宴会都喝花雕,都有唱戏的余兴节目,而且都唱昆曲《游园惊梦》。
(6)情节发展上的平行:在这篇小说十分复杂的情节构造中,作者更是大量地运用了平行技巧。程参谋——郑彦青宴会里,窦夫人把钱夫人交由程参谋陪伴伺候。钱夫人显然立刻对这个“分外英发”、“透着几分温柔”的男人,另眼看待,暗中细细打量他。在钱、程二人被窦夫人介绍相识后,作者立即把笔墨指向细细描述程参谋的长相仪态,衣饰打扮,和一言一举上。程参谋确实触动了钱夫人的记忆之弦。开始的时候,她很可能只在潜意识里把他和郑彦青联想在一起。她觉得有点不安,不自在,“触到了程参谋的目光,她即刻侧过了头去”,却又不大明白何以如此。对往昔、对郑彦青的回忆,今昔混淆的意识流,由此开始。
3.小说的意象表征:
(1) “游园”与“惊梦”这篇小说的最终主题,是“人生如梦”。所以作者处处采纳“梦”的比喻和意象,使人产生“梦幻境界”的联想和印象。首先,小说题《游园惊梦》,就有一个“梦”字;此戏内容亦是杜丽娘入梦。而钱夫人在宴会进行过程中,真的跌入了旧梦。钱夫人过去享受的那种富贵荥华,今日回想起来,好比一场梦。窦夫人的盛宴,其富丽堂皇气派,其辉煌鲜明色彩,在今日台北的现实狭窄环境和污浊空气里,简直好像不可能存在,一如梦境。 随着徐太太的《游园》唱词,钱夫人逐渐堕入旧梦,愈堕愈深。等到“杜丽娘快要入梦了,柳梦梅也该上场了”,钱夫人在预期“惊梦”幽会的心情下,很自然地又一次在心理上和她的柳梦梅幽会交欢。这一大节关于她和郑彦青两人私通事件(在钱夫人意识中)之重演,作者没用半句明白的话,却用一连串性象征来传达意思。
如此,虽然内容含义是大胆露骨的性交,文章却洋溢优雅诗意,和一层梦的色彩。这样不但配合了“梦”的主题,同时也和《惊梦》昆曲唱词里热情大胆却又优美的文字,产生了平行的作用效果。
(2)万年青、万年乐,“万年青”、“万年乐”表象上是说万年常青,万年常乐。可是偏偏钱夫人青春易逝,她的荣华富贵、高尊地位也随着依靠(钱鹏志)的倒塌而化为乌有;她仅有一次的爱情,也在年轻貌美的妹妹的争夺下失去。作者这个隐喻除了用于钱夫人身上以外,也从钱夫人的印证中暗示窦夫人的繁华,或许也是一时。
4.《游园惊梦》小说含义,和中国戏曲史上“昆腔”的兴起与衰微,有不可分离的关系。
昆曲,兴起于明嘉靖初,衰微于清乾隆末,独霸我国剧坛近三百年(约1522—1779)。明嘉靖之前,中国戏曲有南北曲之分,其间互有消长。忽然一种新的腔调产生,镕铸所有南曲之优长,又吸收一部分北曲的特点,成为一种极优美动听的音乐,这就是昆曲。到了晚明,戏曲作家逐渐往格律和辞彩的路上发展,早先元曲那种朴素愚直的形式内容就逐渐消失。于是昆腔戏曲变成文人雅士和宫廷贵族吟唱赏玩的精美艺术品,成为一种“贵族文化”,而和一般趣味凡俗的老百姓逐渐脱离了关系。这种趋势发展到极端,终于在清乾隆年间,属于雅部的昆曲被属于花部的“乱弹”所打倒。如此,高雅无比的纯艺术品,由于曲高和寡,引不起俗众共鸣,而含冤凋萎。
花部(乱弹)诸腔,包括弋阳腔、高腔、京腔、皮黄、秦腔等等,经过一场角逐杀伐,终于由皮黄称霸,鼎定江山垂二百年。皮黄即西皮、二黄两种腔调之合称,这一剧种,发皇其命运于北京,故又叫京戏,因北京改为北平,所以又叫平剧。皮黄改用胡琴为主要伴奏乐器(昆曲则用笛萧),如此唱戏的入调门高低可以自由。皮黄之能战胜群雄,是由于它的通俗,但也因为通俗,在文学艺术方面的
上一篇:短篇小说欣赏《家庭女教师》教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