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同步作文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写作的区别(教案)» 正文

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写作的区别(教案)

[10-21 00:03:42]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同步作文   阅读:68880

概要:教师与学生交流:1、从丛飞捐赠角度——乐于助人,奉献爱心2、从受助者自感蒙羞的角度——要知恩图报,学会感恩;不要以怨报德。3、从小李助学得到回报的角度——助人也是助己。4、从女孩捐压岁钱的角度——学会帮助别人。5、从两则材料对比的角度——助人与救心,爱心缺失与爱心传递。6、从因果关系的角度——受恩→感恩→报恩→施恩。遇到这种给出两个材料的作文,大家要注意两个材料对比的成分,善于从对比中发现材料内涵,或者从一个事件中归纳出对比的成分,从而使立意更深刻。那么这里的两个材料有那些方面的对比呢?大家谈一谈:教师交流:1、丛飞节衣缩食,慷慨捐助与受帮助者的冷漠自私的对比2、受帮助者的冷漠自私,不思报恩与小女孩的知恩图报的对比3、丛飞助人未得到回报与小李助人得到回报的对比4、受助人冷漠自私,抱怨蒙羞与丛飞的宽容大度,以得报怨的对比5、爱心缺失与爱心传递。第二课时:一、讲评作文,教师事先命材料作文题,留做家庭作业。二、经过批改掌握,教师与学生交流作文存在的问题:根据以往经验,学生的材料作文容易出现如下问题:1、把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弄混。其具体表现是:把材料作文中的材料放弃一边,或

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写作的区别(教案),标签:同步作文教学,http://www.88haoxue.com

教师与学生交流:

1、从丛飞捐赠角度——乐于助人,奉献爱心

2、从受助者自感蒙羞的角度——要知恩图报,学会感恩;不要以怨报德。

3、从小李助学得到回报的角度——助人也是助己。

4、从女孩捐压岁钱的角度——学会帮助别人。

5、从两则材料对比的角度——助人与救心,爱心缺失与爱心传递。

6、从因果关系的角度——受恩→感恩→报恩→施恩。

遇到这种给出两个材料的作文,大家要注意两个材料对比的成分,善于从对比中发现材料内涵,或者从一个事件中归纳出对比的成分,从而使立意更深刻。那么这里的两个材料有那些方面的对比呢?大家谈一谈:

教师交流:

1、丛飞节衣缩食,慷慨捐助与受帮助者的冷漠自私的对比

2、受帮助者的冷漠自私,不思报恩与小女孩的知恩图报的对比

3、丛飞助人未得到回报与小李助人得到回报的对比

4、受助人冷漠自私,抱怨蒙羞与丛飞的宽容大度,以得报怨的对比

5、爱心缺失与爱心传递。

第二课时:

一、讲评作文,教师事先命材料作文题,留做家庭作业。

二、经过批改掌握,教师与学生交流作文存在的问题:

根据以往经验,学生的材料作文容易出现如下问题:

1、把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弄混。其具体表现是:把材料作文中的材料放弃一边,或者从材料中截取一段或一句话,从一个枝节谈开去。比如上面关于歌手丛飞的材料作文,学生整个文章谈的是“面子”问题,与“感恩”这个意思没有丝毫关系了。这就是经常写“话题”作文造成的不良习惯,这也就是把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弄混了。

2、 考场常见问题归纳:

(1)目无要求,抛开提示,审题搞主观主义。自以为是,主观认识偏离材料。

(2)远离材料,另立山头,立意搞分裂主义。中心与材料主旨不符。

(3)把话题当题目,文不对题,拟题搞自由主义。

(4)观点陈旧,材料老化,选材搞共产主义,语言政治主义,产出政治书籍。

(5)旁门左道,故意另类,创意搞冒险主义。

(6)天上地下,云里雾里,内容玄虚,不知所云,内容搞虚无主义。

(7)套话连篇,语言空洞乏味,行文搞形式主义。

(8)天下爱心,真假难辨,虚情假意,情感搞庸俗主义。

(9)抄袭套用,东挪西凑,思想搞机会主义。

教师针对以上问题,与学生逐一进行交流批评指正。

(注)以上作文试题是课堂教学的例子,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利用不同的作文试题对学生进行指导。也可以利用比较多的作文试题对学生进行反复训练


上一页  [1] [2] 


Tag:同步作文同步作文教学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同步作文
》《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写作的区别(教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