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常用文言虚词用法

[09-22 05:39:50]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高考复习辅导   阅读:68317

概要:5、 连词,修饰关系6、 连词,承接关系7、 代词,同“尔”,可译为你8、 语气助词,放在句末,表示劝告或感叹语气,可译为“吧”“啊”6、则“此1则岳阳楼之大观也”,道出岳阳楼之美,美2则美矣,然岳阳楼之闻名,非徒借此也;若如此,3则天下如岳阳楼者多矣,何独显其名?只因范希文应邀作赋,文播寰宇,于是岳阳楼4则天下名扬。当世之风,位卑5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范氏6则不然,高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之调。友人被贬,未别离去,众人避之惟恐不及;及其得知,赶至河边,7则友人已在舟中矣,足见其性情之笃。答案:1、 主谓之间,起强调、确认作用,可译为“就是”,“是”2、 连词,表让步关系,可译为“倒是”3、 连词,假设,用在后一句句首,表示叙述的事、理中是一种假设或推断,可译为“那么”“那就”“就”4、 连词,表承接,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或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5、 连词,并列,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中,表示各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6、 连词,转折,可译为却7、 连词,表承接,第一件事不发生在第二

常用文言虚词用法,标签:高考复习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5、  连词,修饰关系

6、  连词,承接关系

7、  代词,同“尔”,可译为你

8、  语气助词,放在句末,表示劝告或感叹语气,可译为“吧”“啊”

6、则

“此1岳阳楼之大观也”,道出岳阳楼之美,美2美矣,然岳阳楼之闻名,非徒借此也;若如此,3天下如岳阳楼者多矣,何独显其名?只因范希文应邀作赋,文播寰宇,于是岳阳楼4天下名扬。

当世之风,位卑5足羞,官盛则近谀,范氏6不然,高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之调。友人被贬,未别离去,众人避之惟恐不及;及其得知,赶至河边,7友人已在舟中矣,足见其性情之笃。

答案

1、  主谓之间,起强调、确认作用,可译为“就是”,“是”

2、  连词,表让步关系,可译为“倒是”

3、  连词,假设,用在后一句句首,表示叙述的事、理中是一种假设或推断,可译为“那么”“那就”“就”

4、  连词,表承接,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或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

5、  连词,并列,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中,表示各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

6、  连词,转折,可译为却

7、  连词,表承接,第一件事不发生在第二件事之前,只是有了第一件事之后才发生第二件事,译为“原来是”“原来已经”

7、且

“存者1偷生,死者长已矣”,此岂石壕一地,唐王朝尽然耳。若此,帝尚每日声歌,2委政非人。则李唐3亡,必矣。于斯世,河水清4涟矣,尚可,朝中人若如此,则必危。纵有“死5不避,卮酒安足辞”之豪气,无用武之地,亦有何用?

答案

1、  副词,可译为暂且

2、  连词,可译为递进,并且

3、  副词,可译为将要

4、  连词,可译为并列

5、  连词,可译为尚且

8、因

1能授官,不以门第取人,且不2旧制,此乃曹操成大业之3。其常4人不备,袭取之,如乌巢焚粮。此一役,动摇袁绍军心,5乘势击破之,成官渡大捷。此亦6许攸之力而得,此正如7枯木变为荣木也。途经绍墓,其尚8众人至前拜祭。其量岂常人可比?9此其得众人之心,以一天下。10其有非常之量,故能就非凡之业。

答案

1、  介词,可译为根据

2、  动词,可译为沿袭

3、  名词,可译为原因

4、  介词,可译为趁着

5、  副或连,可译为于是

6、  介词,可译为凭借

7、  介词,可译为经由

8、  介词,可译为通过,经过

9、  介词,可译为因为

10、连词,可译为因为

9、与

朝过夕改,君子1之,吾亦赞同。今将他人2之璧上交,足见其悔过之意,何其坚3!其4吾等之约,当亦守之。以吾等之力,寇尚难5也,应使众6其事,7慷慨之君子,离奸佞之小人,事乃成。且其雄才伟略,天下无双,若其助寇而不我8,如之奈何?若弃之,此城能为我有9

答案:

1、  动词,可译为赞许

2、  动词,可译为给予

3、  句末语气助词,表感叹

4、  介词,可译为和

5、  动词,可译为对付

6、  动词,可译为参与

7、  动词,可译为结交

8、  动词,可译为帮助

9、  句末语气助词,表疑问

10、于

“黄鸟1飞,差池其羽”,何其美也。然2吾等,则久别矣。自十年前偶见之,3今已十载,未睹其姿。今造林还草,生态渐复,黄鸟复见,其鸣之美则倍4昔。吾乡之美已闻5四方。世人皆欲老6吾乡,此乃多人言7我也,非吾杜撰耳。8是吾等畅饮抒怀,陶然醉9是,不亦乐乎?

答案

1、  助词,动词词头

2、  介词,表示对象,可译为对于

3、  介词,可译为到

4、  介词,表示比较,可译为比

5、  介词,表示被动,可译为被

6、  介词,表示方位,可译为“在”

7、  介词,表示对象,可译为“对”或“向”

8、  同现代汉语,可译为“于是”

9、  于:介词,可译为在

是:代词,可译为这

11、也

“师道之不传1久矣,汝何以能复之2?”“吾将劝勉督责以行之3。”“汝之言,金玉4。汝之心胸,吾辈何能及5!”

答案

1、  助词,句中表停顿,舒缓语气

2、  句末语助,表疑问语气

3、  句末语助,表肯定语气

4、  句末语助,表判断语气

5、  句末语助,表感叹语气

12、乎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1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高考复习辅导高考复习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 高考复习辅导
》《常用文言虚词用法》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