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高考复习辅导高三语文复习讲座(13)语言表达·仿用» 正文

高三语文复习讲座(13)语言表达·仿用

[08-23 01:59:09]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高考复习辅导   阅读:68693

概要: 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将帮助我们开启的心灵的智慧之窗。 这显然也是“仿句”。2002年出现了“仿段”题。 例5: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 海是水的一部字典: 浪花是部首, 涛声是音序, 鱼虾和海鸥是海的文字。 这四句话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语段。这道仿写题,不仅有仿写形式的要求,而且要求“意思完整”,体现了“仿段”的基本要求,即几句话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2.仿形与仿神 在语言表达中,“形”与“神”本来是密不可分的。这里将它分开,是从试题考查重点这一角度说的。前面

高三语文复习讲座(13)语言表达·仿用,标签:高考复习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将帮助我们开启的心灵的智慧之窗。

                                                                     

                                                                     

       这显然也是“仿句”。2002年出现了“仿段”题。

       例5: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

       海是水的一部字典:

       浪花是部首,

       涛声是音序,

       鱼虾和海鸥是海的文字。

       这四句话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语段。这道仿写题,不仅有仿写形式的要求,而且要求“意思完整”,体现了“仿段”的基本要求,即几句话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2.仿形与仿神

       在语言表达中,“形”与“神”本来是密不可分的。这里将它分开,是从试题考查重点这一角度说的。前面所举五个例子,都是侧重于仿所给材料之“形”的,即句式和修辞手法。但是,2003年出现了一种新型的仿写题。

       例6:仿照示例,改写下列两条提示语,使之亲切友善、生动而不失原意。

       提示语(公园里)禁止攀折花木,不许乱扔垃圾。

改写为:除了记忆什么也不带走,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

       (1)提示语:(教学楼内)禁止喧哗,不许打闹

       改写为:                                                                

       (2)提示语:(阅览室里)报刊不得带出,违者罚款

       写改为:                                                                

       这道题对“仿照”的形式没有提出任何要求,只是在表达效果上提出“亲切友善、生动而不失原意”,这显然是要求仿其“神”——保持原意,但是语言要亲切、友善、生动,这其实是把仿用和语言“得体”的要求结合起来了。

       从“仿句”到“仿段”,从仿“形”到仿“神”,标志着仿用要求的逐步提高。

       三、仿用的主要技巧

       1.准确把握题面提出的仿写要求

       仿写题的题面要求总是相当明确的,应细心地一一把握住。就本文所举例说,它包含这几条要求:①表述形式:一是“直接表述”,一是“连续类比”;②表达效果:一是“言简意赅”,一是“生动形象”;③话题:在“友谊”“勇敢”“信任”中任选“一个词”;④数量:仿写两句话。答案只有满足这四项要求,才能是正确答案。有一项不能满足,答案都有问题。

       (2)弄清材料中隐含的仿写条件

       仿写题所给的材料,一般是仿写的样式,其中包含着仿写的条件,也应一一弄清楚。前文所举例4便隐含着这样三个仿写条件:①同一话题,这话题是“时间”,而不能用具体的时间来取代;②两个比喻句之间是并列关系;③每一个比喻的内部前后的语意必须相衔接,“梯子”→“引导”→“登”,“钥匙”→“开启”;即前面是比喻,后面说作用。例5“海是水的一部字典”等四句话中,隐含着这样几个仿写条件:①第一句是一个层次较高的比喻,它领属三个低一层次的比喻;②左边“海”与“浪花”、“涛声”、“鱼虾和海鸥”是领属关系;③各句为合理贴切的比喻句。仿写的答只有满足材料中隐含的这些条件,才能成为正确答案。

       四、典型题分析

       1.仿写。请选择某一事物,通过情境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

       原作:墙角的花!

       你孤芳自赏时,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高考复习辅导高考复习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 高考复习辅导
》《高三语文复习讲座(13)语言表达·仿用》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