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3、 信息推断错误 如:下表是某省关于教师作文评分误差的抽样调查结果,用一段文字来概括图表反映的问题 。 作文编号 等阅卷教师 级 1 2 3 4 5 6 7 8 9 10 大学教师 中 下 上 上 中 下 下 中 下 中 中学教师 上 上 下 上 中 中 上 下 下 中 〖分析〗 这是一份抽样图表,对信息归结和推断时,要对大学教师和中学教师在哪些作文评分上相同、哪些不同。从样本中看出整体情况,求出概率,管中窥豹,得出结论。回答时有的学生表述为“意见比较一致”,过于笼统;有的学生回答为“对2、3、7号作文卷评分有明显误差”,显然学生不理解什么叫抽样调查。 〖答案参考〗 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教师和中学教师对60%的作文在评分时存在明显的误差,其中30%评分误差很大。 4、 答案表述罗嗦,条理混乱 图表转换题型最难最关键的就是怎样选用语言来组织答案。学生往往不注意题目要求,或一五一十地把图表内容说明出来,其中夹杂很多数据,语言不简练,思路不清晰;或过于笼统,不得要领甚至不着边际,但前者情况较普遍。如对坐标曲线图的分析,学生
图文转换题型解题思路全解,标签:高考复习大全,http://www.88haoxue.com3、 信息推断错误
如:下表是某省关于教师作文评分误差的抽样调查结果,用一段文字来概括图表反映的问题 。
作文编号 等阅卷教师 级 1 2 3 4 5 6 7 8 9 10
大学教师 中 下 上 上 中 下 下 中 下 中
中学教师 上 上 下 上 中 中 上 下 下 中
〖分析〗 这是一份抽样图表,对信息归结和推断时,要对大学教师和中学教师在哪些作文评分上相同、哪些不同。从样本中看出整体情况,求出概率,管中窥豹,得出结论。回答时有的学生表述为“意见比较一致”,过于笼统;有的学生回答为“对2、3、7号作文卷评分有明显误差”,显然学生不理解什么叫抽样调查。
〖答案参考〗 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教师和中学教师对60%的作文在评分时存在明显的误差,其中30%评分误差很大。
4、 答案表述罗嗦,条理混乱
图表转换题型最难最关键的就是怎样选用语言来组织答案。学生往往不注意题目要求,或一五一十地把图表内容说明出来,其中夹杂很多数据,语言不简练,思路不清晰;或过于笼统,不得要领甚至不着边际,但前者情况较普遍。如对坐标曲线图的分析,学生时而以年份为主,时而以产量或发展状况为主,时而把两者交织在一起分析;又如复杂表格的分析,不能片面就一个角度(比较项目或比较角度)来展开,要综合分析三个维度:横向角度、纵向角度、斜向角度(主要是数据变化)。总之,答案组织表述要全面准确反映图表信息,要符合题干的要求。
三、解题思路及注意事项
1、 认真审题,明确要求。
审题时,要注意表头和表脚的文字,弄清楚图表说明的对象和比较的角度;还有题干中句式表达的要求(单句还是复句)和字数的限制,有的题目还限定了以某个具体对象作为答案的主语,类似句子的重组题型,要求你去续写。
2、 仔细认读图表,全面准确捕捉信息
对图表,学生要认真观察,找出图表中所含的信息:比较对象、比较角度及项目、各种数据及变化特点等,抓信息要全面准确。 具体而言,图表式的要兼顾图表的各个要素,坐标曲线图要抓住曲线变化的规律,柱状饼式图要抓住各要素的比例分配及变化情况,生产流程图要抓住事理的时空、先后逻辑顺序等。读图表不能顾此失彼,遗漏信息。
3、 依据题干要求,规范作答。
不同的图表形式,题干有不同的要求,答案表述也各异。答题时注意:
(1)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如表达方式转换题,题干中往往有这样一些标志性词语:“上图显示”“用文字表述出来”“确切表述图表的内容”等。在表述时要有具体的数据比较、分析,要直接客观地反映图表包含的信息;而信息推断题的题干中往往有这样一些标志性词语:“该图表表明(说明、证明)了”“用一句话概括为”“所揭示的问题是”“从中可以看出(得出)”等。
(2)注意题目中的特殊限制。一是句式的限制,用单句表达只能含有一组主谓宾成分,用复句要标明句间的逻辑关系;二是字数的限制,在表达时要注意年号和数字的规范。
(3)注意在表达中不能出现语病,特别是在反映事物变化或规律时,选用词语要准确。如表明增长趋势的,可用的词语有:“增长(加)了”“增加到”“增长了××倍”,“与同期相比,增长……”等;表明下降趋势可用的词语有:“减少了”“减少到”“减少了(百分数、分数)”,但其后不能用倍数。又如表示程度范围的概念:“近一半(约50%左右)”“大部分(比例约在55%—70%)”“绝大多数(比例占70%以上)”“所有”“约几成”等。总之,要根据图表数据变化规律来选用词语表达。
(4)针对题目要求和图表内容复核答案,看有无遗漏、多余、误推或表述不详等错误。
以上是我对图表题型解题思路的一点认识和看法,若有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湖北巴东一中 胡其林
在媒体信息交流和传递中,图表是一种主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它能直观鲜明、简洁明了地反映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或作者观点态度。常见的图表形式有公司单位的报表、企业厂家生产增长图、工艺生产流程图、实验研究变化曲线图等。简洁的图表包含着大量的文字和数字信息,涉及到不同的知识领域。
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对图表的综合分析、理解能力,已把对图表认读和图文转换作为一种能力型题融入考试试卷中。如综合科目中的图表分析题,语文科中语言运用题——把图表内容转换成相应文字。图文转换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在平时教学和复习备考中,要加强这种题型的能力训练。笔者就语文科中图表文转换题来解剖一下其答题思路。
一、能力测试趋向及要求
图文转换题型体现了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体现了语文学科与其它行业的交叉重叠,也体现了教学中对社会生产、科技信息发展特征的关注与分析及综合概括能力的考查。由于其综合性强、又有新颖性,考试中命题形式大体上包括图文、表文转换两类。在表达要求上,包括把图表信息直接表述为文字和对图表信息推断总结两类。
这类题型属于语言应用能力的考查,一般置于第二卷的第六大题中,分值一般为4—6分。答题时有时还有字数和句式的严格限制。
这类题型对考生的能力要求主要表现在:
第一、全面准确地认读图表内容。一般来说,解读图表遵循以下流程:源信息(图表)→观察认读→分析理解→归纳概括→文字表达。
第二、对认读结果的要求,注意两点:①结果与源信息的同一性。即图表包含的陈述对象、比较的各个项目角度、事物发展的趋势,在转换中一定要全面准确,不遗漏。若题目要求把图表内容表述出来,还要引用图表中的具体数据来加以说明。②结果与源信息的一致性。即在归结中,答案要点要与图表反映的整体趋向、观点态度一致。同时还要注意与题干中字数和句式的要求一致性。
二、典型错误举隅及矫正
最新更新
推荐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