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高考文言文复习文言文常用虚词(20个)» 正文

文言文常用虚词(20个)

[02-26 07:10:11]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高考文言文复习   阅读:68900

概要:⑻助词。形容词或副词的词尾。表示状态。例: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虎见之,庞~大物也。⑼助词。用于句末,表示语气。1、与“如”、“若”连用,表示比拟。例:如见其肺肝~|其视杀人若艾(yì)草菅~。2、表示决定,相当于“焉”。例:寡人愿有言~。⑽名词。姓。 八、若[ruò]⑴动词。顺从。例:醒桓公退,再拜,请~此言。⑵动词。选择。例:夫晋国之乱,吾谁使先~夫二公子而立之,以为朝夕之急。⑶动词。奈。例:其~先王与百姓何?⑷动词。及。1、比得上。例:曾不~孀妻弱子。2、至于。例:病未~死。⑸副词。乃,才。例:必有忍也,~能有济也。⑹动词。似,像。例:彼与彼年相~也。⑺连词。如果,假如。例:~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⑻连词。或者。例:以万人~一郡降者,封万户。⑼连词。和,与。例:愿取吴王~将军头以报父仇。⑽代词。你,你们,你的。例:~入前为寿|~皆罢去归矣|更~役,复~赋。⑾代词。此。例:以~说论之。⑿助词。作语助,无义。例:~有古训。⒀助词。形容词或副词词尾。相当于“然”。例:桑之未落,其叶沃~。⒁名词。海神名。即海若。例:望洋向~而叹。⒂名词。香草名。即“杜若”。例:沐

文言文常用虚词(20个),标签:文言文复习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⑻助词。形容词或副词的词尾。表示状态。例: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虎见之,庞~大物也。

⑼助词。用于句末,表示语气。1、与“如”、“若”连用,表示比拟。例:如见其肺肝~|其视杀人若艾(yì)草菅~。2、表示决定,相当于“焉”。例:寡人愿有言~。

⑽名词。姓。

八、若

[ruò]

⑴动词。顺从。例:醒桓公退,再拜,请~此言。

⑵动词。选择。例:夫晋国之乱,吾谁使先~夫二公子而立之,以为朝夕之急。

⑶动词。奈。例:其~先王与百姓何?

⑷动词。及。1、比得上。例:曾不~孀妻弱子。2、至于。例:病未~死。

⑸副词。乃,才。例:必有忍也,~能有济也。

⑹动词。似,像。例:彼与彼年相~也。

⑺连词。如果,假如。例:~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

⑻连词。或者。例:以万人~一郡降者,封万户。

⑼连词。和,与。例:愿取吴王~将军头以报父仇。

⑽代词。你,你们,你的。例:~入前为寿|~皆罢去归矣|更~役,复~赋。

⑾代词。此。例:以~说论之。

⑿助词。作语助,无义。例:~有古训。

⒀助词。形容词或副词词尾。相当于“然”。例:桑之未落,其叶沃~。

⒁名词。海神名。即海若。例:望洋向~而叹。

⒂名词。香草名。即“杜若”。例:沐兰泽,含~芳。

⒃名词。姓。

[若熬]复姓。   

九、所

[suǒ]

⑴名词。处所,地方。例: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耶?|乐土乐土,爰得我~!引申为恰当的位置。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

⑵代词。附在动词前,构成“所”字结构,起指代作用。相当于“……的人、事、物、地方”。例:财物无~取,妇女无~幸|凡~应有,无~不有|此人一一为具言~闻。

⑶助词。可。例:必欲争天下,非信无~计者。

⑷助词。1、与“为”合用,表示被动。例:术怒攻布,为布~破。2、作语助,无义。例:君无~辱大礼。

⑸连词。假如。多用于誓辞。例:公子曰:“~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

⑹量词。不定之词,表示约数。通“许”。例:从弟子女十人~。

⑺量词。房屋一栋、一处称一所。例离宫别馆,三十六~。

⑻名词。姓。   

十、为

㈠[wéi]

⑴动词。做,干。例:事在人~|敢作敢~。

⑵动词。制,造。例:吾从北方闻子~梯,将以攻宋。

⑶动词。行。例:处家何等最乐?王言~善最乐。

⑷动词。治理。例:是故~川者决之使导。

⑸动词。救治。例:疾不可~也。

⑹名词。作用,作为。例:昔人云:“将以有~也。”

⑺动词。担任。例:陈胜、吴广皆次当行,~屯长。

⑻动词。置。例:越海收东莱诸县,~营州刺史。

⑼动词。立。例:求~后于鲁。

⑽动词。当作,作为。例:子墨子解带~城,以牒~械|此可以~援而不可图也。

⑾动词。变成,成为。例:冰,水~之,而寒于水。

⑿动词。属。例:不战而已~秦矣。

⒀动词。唱。亮躬耕陇亩,好~梁父吟。

⒁动词。奏。赵王窃闻秦王善~秦声。

⒂动词。写作。例:唐僧贯休~《诺矩罗赞》。

⒃动词。是。例:我~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

⒄算作,算是。例:若止印三二本,未~简易。

⒅动词。以为。例:孰~汝多知乎?

⒆动词。叫做。例:北冥有鱼,其名~鲲。

⒇动词。使。例:今君疾病,~诸侯忧。

(21) 动词。用。例:在我而已,在国何~?

(22)动词。有。例:夷子怃然~间。

(23)介词。被。例:若属皆且~所虏|适~虞人逐。

(24)连词。如,若。例:~不能听,勿使出境。

(25)连词。则。例:同于己~是之,异于己~非之。

(26)助词。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例:夫子何命(指教)焉~?|何辞~?

(27)副词。将。例:旦日飨士卒,~击破沛公军!

(28)动词。装作。通“伪”。例:夫子~弗闻也。

(29)名词。姓。

 ㈡[wèi]

⑴介词。因为。例:天行有常,不~尧存,不~桀亡。

⑵介词。为了。例:盘庚不~怨者故改其度。

⑶介词。助。例:~吕氏者右袒,~刘氏者左袒!

⑷介词。给,替。例:庖丁~文惠君解牛|公输盘~楚造云梯之械。

⑸介词。与,对。例:不足~外人道也|~之奈何?

十一、焉

[yān]

⑴代词。表指代。相当于“之”。例:容貌甚伟,时人异~。

⑵代词。表疑问。1、相当于“哪里”。例:且~之土石?2、相当于“怎么”。例:非再至,~知其奇若此?3、相当于“什么”。例:面目美好者,~故必知(智)哉?

⑶兼词。兼有介词“于”与代词“之”、“是”的用途。相当于“在这里”、“在那里”。例:积土成山,风雨兴~。|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

⑷介词。相当于“于”。例:衣~大国,灭之将亡。

⑸连词。乃,则。例:坛(土单)有祷,~祭之。|若赴水火,入~焦没耳。

⑹助词。1、宾语倒置时助语气。相当于“是”。例:我周之东迁,晋、郑~依。2、表停顿。相当于“啊”。例:少~,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3、作形容词、副词词尾。相当于“然”、“地”。例: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乃出图书,空囊,徐徐~蚀狼其中。4、助语意。相当于“也”、“乎”。民之服~,不亦宜乎!于是~河伯欣然自喜。5、表决定。相当于“矣”。例:六艺从此缺~。6、表肯定。相当于“呢”。例:寒暑易节,始一反~。7、表疑问。相当于“乎”。例:既富矣,又何加~?8、表感叹。例:虽无石棺,又何戚~!

也[yě]

⑴助词。句末语气助词。1、表判断。例:君子生非异~,善假于物~。2、表疑问或反诘。相当于“呢”。例:若为佣耕,何宝贵~?3、表感叹。相当于“呀”。例:虎见之,庞然大物~!4、表祈使。相当于“啊”。例:毋从俱死~!5、表已然。相当于“了”。例:如此,则民顺治而国安~。

⑵助词。句中语助词。1、表停顿。例:师道之不传~久矣!欲人之无惑~难矣!2、表连举。例:天地之道:博~,厚~,高~,明~,悠~,久~。3、作衬字,无义。例:俺父亲啊,待明朝早晨拜辞~禁门。

⑶副词。亦,同样。例:心知伏枥无千里,纵有王良~合休。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高考文言文复习文言文复习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 高考文言文复习
》《文言文常用虚词(20个)》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