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高考文言文复习文言虚词复习学案(1)» 正文

文言虚词复习学案(1)

[02-06 06:12:28]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高考文言文复习   阅读:68764

概要:25、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26、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27、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28、木欣欣以向荣 29、 作《师说》以贻之30、 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31、背晋以归梁32、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规律总结课堂训练判断“以”在文中的意义。“秉烛夜游,良有1以也。”若2以己美于潘安,则出无伤;否则,3以如吾之容现于当衢,则恐惊人。故自当4以书卷为伴,弃夷5以近则随众而游,险以远则独不敢至之怯,慕“凌九霄6以闹天宫”之勇,从而可醉乎“木欣欣7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之美……畅游书海8以极夫天地之乐,如此,9以帝位予我,亦弃之也,岂10以一冕之故而弃心神之逸?11以吾有如此之意,故方能长享逸乐。吾虽12以康熙六年至京师,然终未13以权贵交,14以上乃吾心之剖白,希汝能察之,故不必有“贤不见用,忠不见15以”之叹。文言虚词复习学案(2)学习要点:掌握“乃”“因”“于”“所”虚词的用法学习过程:一、复习“乃”典型例题解释句中“乃”字的意义和用法1、刿曰:“肉食者鄙,未能

文言虚词复习学案(1),标签:文言文复习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25、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26、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27、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28、木欣欣以向荣                      29、 作《师说》以贻之

30、 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31、背晋以归梁

32、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规律总结

课堂训练

判断“以”在文中的意义。

“秉烛夜游,良有1也。”若2己美于潘安,则出无伤;否则,3如吾之容现于当衢,则恐惊人。故自当4书卷为伴,弃夷5近则随众而游,险以远则独不敢至之怯,慕“凌九霄6闹天宫”之勇,从而可醉乎“木欣欣7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之美……

畅游书海8极夫天地之乐,如此,9帝位予我,亦弃之也,岂10一冕之故而弃心神之逸?11吾有如此之意,故方能长享逸乐。

吾虽12康熙六年至京师,然终未13权贵交,14上乃吾心之剖白,希汝能察之,故不必有“贤不见用,忠不见15”之叹。

文言虚词复习学案(2)

学习要点:
掌握“乃”“因”“于”“所”虚词的用法
学习过程:
一、复习“乃”
典型例题
解释句中“乃”字的意义和用法
1、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
2、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4、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项羽本纪》)
5、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6、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赤壁之战》)
7、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8、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9、与尔三矢,矢其无忘乃父之志!(欧阳修《伶官传序》)

规律总结

课堂训练

判断“乃”在文中的意义。

尝闻放翁志节,毕现《示儿》,1乃读之。至“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望告2乃翁”一句,大为感佩,其真3乃忠贞之士也!然亦有人不齿,4乃曰:“此徒沽名耳。”众人质之以理,其辞穷,5乃不得已而谢。

二、复习“因”

经典例题

解释句中“因”字的意义和用法。


①罔不因势象形。 
②变法者因时而化。 
③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④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⑤不如因而厚遇之。
⑥因击沛公于坐。
⑦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⑧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⑨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⑩因拔刀斫前奏案。
⑾相如因持璧却立…… 
⑿于今无会因。 
⒀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 
⒁蒙故业,因遗策。 

⒂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规律总结

课堂训练

判断“因”在文中的意义。

1能授官,不以门第取人,且不2旧制,此乃曹操成大业之3。其常4人不备,袭取之,如乌巢焚粮。此一役,动摇袁绍军心,5乘势击破之,成官渡大捷。此亦6许攸之力而得,此正如7枯木变为荣木也。途经绍墓,其尚8众人至前拜祭。其量岂常人可比?9此其得众人之心,以一天下。10其有非常之量,故能就非凡之业。

三、复习“所”

典型例题

解释句中“所”字的意义和用法


1、  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2、  某所,而母立于兹

3、  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4、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5、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6、  余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

7、  则以兵围所寓舍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高考文言文复习文言文复习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 高考文言文复习
》《文言虚词复习学案(1)》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