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范文常识教案大全生物教案七年级生物教案自然教案-第二册3、2血液循环系统(3课时)» 正文

自然教案-第二册3、2血液循环系统(3课时)

[05-18 18:10:10]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七年级生物教案   阅读:680

概要:②产生异常的原因可能是( )(A)贫血 (B)失血过多 (C)炎症 (D)营养不良③经临床检查,患者颈部淋巴结肿大、疼痛,可能性较大的病是( )(A)阑尾炎 (B)肺炎 (C)扁桃体发炎 (D)关节炎3.参考答案(1)(B) (2)(C) (3)(C) (4) ①(B) 5000—10000个/立方毫米 ②(C) ③(C)4.简要分析(1)红细胞在人体每时每刻都在死亡,同时又在不断产生,学生只知道它由红骨髓产生,红骨髓存在于骨松质与骨髓腔内,但成年人骨髓腔内的红骨髓转化为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只有当人产生特殊情况时才又会转化为红骨髓。(2)血红蛋白与氧结合时鲜红色,缺氧时呈暗红色。(3)血红蛋白特点是氧含量高时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时易与氧分离。但它与一氧化碳更易结合,且不易分离,这也是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4)白细胞中的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等能吞噬侵入人体的病菌,对人体有保护作用。(5)①记忆性题目。②白细胞增多,很有可能是人体发生了炎症。③因为人体某部位发生炎症时,其周围的淋巴结往往会肿大,题目中由于颈部淋巴结肿大、疼

自然教案-第二册3、2血液循环系统(3课时),标签:七年级生物教案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②产生异常的原因可能是(  )

(A)贫血     (B)失血过多  

(C)炎症     (D)营养不良

③经临床检查,患者颈部淋巴结肿大、疼痛,可能性较大的病是(  )

(A)阑尾炎     (B)肺炎

(C)扁桃体发炎  (D)关节炎

3.参考答案

(1)(B)  (2)(C)  (3)(C)  (4) ①(B)  5000—10000个/立方毫米 ②(C)  ③(C)

4.简要分析

(1)红细胞在人体每时每刻都在死亡,同时又在不断产生,学生只知道它由红骨髓产生,红骨髓存在于骨松质与骨髓腔内,但成年人骨髓腔内的红骨髓转化为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只有当人产生特殊情况时才又会转化为红骨髓。

(2)血红蛋白与氧结合时鲜红色,缺氧时呈暗红色。

(3)血红蛋白特点是氧含量高时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时易与氧分离。但它与一氧化碳更易结合,且不易分离,这也是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

(4)白细胞中的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等能吞噬侵入人体的病菌,对人体有保护作用。

(5)①记忆性题目。

②白细胞增多,很有可能是人体发生了炎症。

③因为人体某部位发生炎症时,其周围的淋巴结往往会肿大,题目中由于颈部淋巴结肿大、疼痛,故可能是扁桃体发炎。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认识目标

1.了解心脏结构的基础知识

2.比较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及其功能

3.了解循环系统内房室瓣、动脉瓣、静脉瓣的功能以及血液流动的方向。

(二)技能目标

1.通过对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比较,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方法。

2.通过对毛细血管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性的分析,进一步理解结构与功能之间的辨证关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心脏的四腔结构以及与之相连的血管名称;毛细血管的结构及其功能。

2.教学难点:血液流动的方向

三、教学准备

心脏模型,动脉、静脉、毛细血管模型,自制瓣膜模具(一只塑料瓶、5-6瓣富有弹性的小塑料片、胶带)

四、教学过程(www.88haoxue.com)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Tag:七年级生物教案七年级生物教案大全教案大全 - 生物教案 - 七年级生物教案
》《自然教案-第二册3、2血液循环系统(3课时)》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