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2、通过开展教学研究,确实提高小三科总体成绩,力争达到全县中上水平。3、通过开展教学研究,缩小各科两级分化的差距值,“三率”有明显上升。4、通过开展教学研究,使总体教学质量、学生学习之风能有明显进步与改善。5、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教研活动,构建高效和谐课堂。二、教研工作的主要措施(一)强化组织和管理,成立教研指导小组。校长为教研的第一责任人,学校教学一线(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务教研主任)是教研的身体力行者。以青年骨干教师为龙头成立教研组,按 计划深入班级听课、评课。逐步成为教研的主力军。(二)改进和完善集体教研制度,提升集体教研的质量。1、确保教研的时间。坚持每周二为教研活动日。2、拓宽教研的内容。采取同伴互助,结合课例开展合作研究办法,将“集体备课”、“集体听课”、“集体讨论”融为一体,逐步改变以前 单一的教材研究模式,拓宽集体研究的内涵。3、充分发挥教师个体、教研组集体的作用,逐步改变以前唱“独角戏”的汇报课或公开课或课题研究课,让教师始终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 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改进教学行为。(三)加强教研的宏观指导,不断提高管理指导能力。1、实
2017年春学期小学学校工作计划,标签:学校工作计划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2、通过开展教学研究,确实提高小三科总体成绩,力争达到全县中上水平。
3、通过开展教学研究,缩小各科两级分化的差距值,“三率”有明显上升。
4、通过开展教学研究,使总体教学质量、学生学习之风能有明显进步与改善。
5、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教研活动,构建高效和谐课堂。
二、教研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强化组织和管理,成立教研指导小组。
校长为教研的第一责任人,学校教学一线(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务教研主任)是教研的身体力行者。以青年骨干教师为龙头成立教研组,按
计划深入班级听课、评课。逐步成为教研的主力军。
(二)改进和完善集体教研制度,提升集体教研的质量。
1、确保教研的时间。坚持每周二为教研活动日。
2、拓宽教研的内容。采取同伴互助,结合课例开展合作研究办法,将“集体备课”、“集体听课”、“集体讨论”融为一体,逐步改变以前
单一的教材研究模式,拓宽集体研究的内涵。
3、充分发挥教师个体、教研组集体的作用,逐步改变以前唱“独角戏”的汇报课或公开课或课题研究课,让教师始终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
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改进教学行为。
(三)加强教研的宏观指导,不断提高管理指导能力。
1、实行校级领导包干制,校级领导分语数两组参加课改活动。
每学期各教研根据教学研究的需要,各教研组按组按计划开展小组专题教学活动。围绕专题全组共同研究,人人做课,相互观摩,随时研讨
,形成一种人人参与,相互交流的研究氛围。
2、立足实效,建立保障机制确保落实到位
(1)组织到位。学校形成校长亲自抓、教导主任负责抓、教研处具体抓的校本教研的管理网络。
(2)制度到位。学校制定各项教学常规制度、听课评课制度、教师外出学习汇报制,以硬性规定,从制度上保证并激励了教师参加校本教研
活动,提高活动质量。
(3)人员到位。实施教研组长负责制,成员要深入课堂、研究教学,全面负责各学科的教学指导工作。
(四)以校为核心,开展特色教研。
1、根据县教研室文件精神,落实“每周多媒体课”和“精品课摄像课”的实效。
2、营造书香校园,抓好书香班级晨读活动。
3、继续组织好我片的联片教研活动。进行实效课堂教学研究,群校集策。结合各校教学教研好经验,促进我校教学教研质的提升。
4、推广以语文学科为主的“导学案”教学模式,继续推广以数学学科为主的“堂堂清”教学模式。
(五)课题研究
1、以制度形式确保课题研究的及时与实效。
(1)各校每学年至少完成一个校级课题的立项与结项,每学年至少一个市县级课题的立项并努力争取结项。
(2)、以相应的奖励措施鼓励老师向省、市、县级刊物发表教学论文或教学随笔。各完小确保本校老师至少一篇论文在县级刊物发表,中小
老师确保每学年两篇论文在省、市级刊物发表。
2、力争立项课题早结题,早出教研成果。
(1)上学年争取到的立项课题:国家教育部“十一五”课题规划组子课题《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县国学课题研究子课题《探
究在小学阶段古诗文、文言文有效学习途径和方法》、县级课题《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本学年继续按课题确定的阶段性
目标去完成。努力确保课题及时的完成。
(2)充分发挥学校的师资和教学条件优势,争取多参与各级的研究性教学研讨和探究活动。为课题的开展与完成积累素材。同时也积极的争
取各项子课题的立项与结项。
※ 后勤保障工作:
1、坚持一费制的收费标准,做到三证一公开,严禁乱收费,严格执行财经制度,坚持“量入而出、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的原则。
2、严格控制不正当招待等非营利性开支,充分保证教师与教学正常开支等经费足额到位。
3、加强校产管理,避免校产流失,
4、开源节流,勤俭治校。
5、加强食堂管理,尽力创造舒适的食宿环境。
6、做好“循环教材”的发放及回收工作。
上一页 [1] [2]
Tag:学校工作计划,学校工作计划大全,教学计划总结 - 学校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