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教学设计语文教学设计八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雷电颂》导学案» 正文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雷电颂》导学案

[07-09 16:16:32]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八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阅读:68787

概要: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把握人物的情感及人物的 性格。2、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了解作品的艺术特点。 3、培养初步阅读和欣赏戏剧文学的能力。作者、人物介绍: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战国时期出国人。用楚辞形 式写了我国第一首政治抒情诗《离骚》。因看透秦国吞并六国的野心,力劝楚王联齐抗秦,后来遭奸人陷害,罢官放逐,但仍心系祖国。楚国被攻占后,自投汨罗江而死。郭沫若: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他从抗战的现实斗争中深切感受到人民的呼声和时代的责任,又从往昔的历史回顾中汲取着斗争的力量与澎湃的诗情。戏剧知识介绍1、戏剧的概念: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她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2、戏剧的种类:从表演形式上,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诗剧、广播剧、电视剧、街头剧、活报剧等;从作品内容的性质上,可分悲剧、喜剧、正剧等;从故事情节上,可分为独幕剧、多幕剧等。从时代分,可以分为历史剧和现代剧。3、戏剧的要素:包括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等。4、戏剧的基本特点:(1)、空间和时间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雷电颂》导学案,标签:八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模板,http://www.88haoxue.com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把握人物的情感及人物的 性格。
2、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了解作品的艺术特点。
3、培养初步阅读和欣赏戏剧文学的能力。
作者、人物介绍:
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战国时期出国人。用楚辞形 式写了我国第一首政治抒情诗《离骚》。因看透秦国吞并六国的野心,力劝楚王联齐抗秦,后来遭奸人陷害,罢官放逐,但仍心系祖国。楚国被攻占后,自投汨罗江而死。
郭沫若: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他从抗战的现实斗争中深切感受到人民的呼声和时代的责任,又从往昔的历史回顾中汲取着斗争的力量与澎湃的诗情。
戏剧知识介绍
1、戏剧的概念: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她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
2、戏剧的种类:
从表演形式上,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诗剧、广播剧、电视剧、街头剧、活报剧等;
从作品内容的性质上,可分悲剧、喜剧、正剧等;
从故事情节上,可分为独幕剧、多幕剧等。
从时代分,可以分为历史剧和现代剧。
3、戏剧的要素:包括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等。
4、戏剧的基本特点:
(1)、空间和时间要高度集中 (2)、矛盾冲突要尖锐集中 (3)、 语言要表现人物性格
5、戏剧的文学部分,通称为剧本,是文学的一大类别,与诗歌、 散文、 小说并列。
看课本上的参考资料(了解剧情和背景)
吟咏“雷电颂”的时间、地点和当时的自然环境
这个时间是在午夜已经过去,黎明尚未到来的时候。靳尚前来布置和催促郑詹尹立即执行南后毒死屈原、纵火焚尸的密令。地点是东皇太一庙正殿,神像林立,奇形怪状,阴森可怖,给人以威压的气势和令人窒息的气氛。
自然景象是雷电交加,狂风大作,无边的黑夜在颤动,在撕裂,在爆炸。这个典型环境意味着现 实世界给屈原的肉体和精神的严重伤害,又象征着光明与黑暗的搏斗。
关于《雷电颂》的舞台说明(正文前小字 部分)
舞台说明为舞台上的屈原的动作、形象外貌作了一个必要的交代,为读者理解下文的 震天撼地的呼喊作了铺垫。我们可以看到舞台上的屈原是一个坚持真理的爱国者、受到奸佞残酷迫害的形象。他手足戴着刑具,颈上系有长链,“ 玄衣”、“披发”,但他大义凛然,伫立睥睨,目含怒火,坚贞不屈,满腔愤怒,即刻就要喷涌而出!
预习独学:
1、读准下列字词的读音(注音):
睥睨    污秽   犀利   迸射    播弄    虐待
雷霆    踌躇   鞭挞    罪孽    拖泥带水    稽首
2、说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
(1)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 ( )
(2)电!你这宇宙最犀利的剑呀! ( )
(3)你,你这土偶木梗,你这没心肝的,没灵魂的,我要把你烧毁,烧毁( )
(4)你,你东君,你是什么个东君? ( )
⑸你把我载着拖到洞庭湖的边上去,拖到长江的边上去,拖到东海的边上去呀! ( )
⑹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 ( )
⑺虽然你劈它如同劈水一样,你抽掉了,它又合拢了来。 (  )
8  哭,哭有什么用?眼泪,眼泪有什么用? ( )
3、用最激越的情感,大声朗读课文。注意不同句子、不同语段所使用的语气、语调、语速。
研讨课文
1、你觉得本文在语言上有何特点?

2、跟以往课文相比,这篇课文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3、仔细揣摩语气、语调、语速,假设自己就是屈原,自由朗读全文。

4、结合课文背景,根据你的理解,谈谈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情感。
语言品味
1、跳读精思:本文既然是屈原的内心独白,那么我们就能够从这些话中读出屈原的内心世界。请找出你最感兴趣的句子或段落,朗读给大家听,并说说这里写出了屈原怎样的内心情感。

2、通过前边的朗读及对屈原内心情感的分析,你认为屈原是一个怎样的人?

3、课文中作者将很多事物都赋予了其他的含义。归纳一下,作者究竟赋予了这些事物什么特殊的含义?这又是一种什么手法?

4、举例说说课文使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1、 复习导入
2、 小组准备展示,教师巡视
3、教师小结
阅读理解:略
比较阅读
与以前读过的 郭沫若的诗歌《天上的街市》《静夜》相比,本文 的抒情方式有什么特点?


 



Tag:八年级语文教学设计八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 - 语文教学设计 - 八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雷电颂》导学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