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生6:我能自己穿鞋子了。师:那小时候是谁给你穿的?生:我妈妈给我穿,现在我长大了,就能自己穿了。……师:是啊!同学们经过一年的学习,已经懂事了,不仅能自己整理书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学会帮妈妈做家务事了,学会了交朋友,认识了一些老师和同学,自己的知识也丰富了,学会自己过街,会认识很多字,会写、会画了,真是了不起!你们想不想把自己的进步写下来呢?教师引导学生用成长树叶记录自己的进步。师:这里有一片树叶,它是从成长树上长出来的,每一片都记录同学们的进步。现在请你写下自己最大的进步,写好以后,贴在成长树上吧!学生分组领树叶。写下自己的进步。(活动时间:8分钟)。学生写完后到台上念出自己写的进步,贴在成长树上。师:同学们长大了,就能发现更多的新东西。生:是的。师:看见这些树叶把成长树打扮得这么漂亮,同学们心里高兴吗?老师心里也很高兴,希望同学们今后用自己的进步把这棵树打扮得更漂亮。3.布置成长展台,让学生从各种物品中理解“长大”的涵义,与人分享长大的快乐。师:同学们长大了,心里都很高兴,那怎样把这些快乐与别人分享呢?生:
我长大了1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标签:一年级思品教学设计模板,http://www.88haoxue.com〖教学反思〗
同学们被这个活动深深吸引了,从上课至下课,同学们都一直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中。整个活动通过体验、记录、分享的过程,打破了以往以教师说教为主,学生回答问题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将学生自主体验,自主活动,与人分享引入课堂,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但这个活动完成后,反观自己的教学,觉得还应该加强对孩子们发散思维的训练。
〖点评〗
本活动中教师能组织学生自由活动,并在活动中能进行一定的指导。如在“比手印、比身高、穿鞋子”的活动中,让学生具体感受到自己身体的生长变化。之后再以“丁丁”形象为范例,启发学生对照、回顾自己的成长。在学生讲述自己的成长的时候,教师给予了适时的引导。学生讲自己能在自家的院子里骑自行车时,教师及时提示说:“十二岁以下的孩子是不能骑车上街的。”另外,在活动中,教师用成长树这种比较生动形象的方式来记录学生的变化,既提高了学生活动的兴趣,又很形象地让学生看到了自己的成长。教师还注意启发学生自己想办法“怎样把成长的快乐与别人分享”,并采用了学生的建议“办展览”。不过,学生提出的“用一个本子记录下自己每天的变化”的办法,对这个年龄的学生培养自己的毅力和自我约束能力,激励自己进步也是非常有益处的,可惜教师没有抓住这一合理引导学生关注自己日常的点滴进步的时机。
但是,需要注意到,教师在整个活动中的指导还比较薄弱。如,本主题“我长大了”,目标之一是引导学生学习关注自己一年的成长和进步。为此教师尤其要了解学生的起点,也就是他们怎么看自己和别人。活动中有的学生的发言(如“我自己穿鞋子”)看得出是在迎合教师,问题是对学生说的这话,作为教师应引发学生思考什么?仅仅是追问“以前谁给穿的?”未免太肤浅了,学生很难由此而产生“自己的事情必须自己做”这种责任意识。学生对自己长大了的认识往往基于某些可见的方面,是零散的,需要教师很好地反思的是,怎样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整理自己的认识,为他们学会客观全面的认识自己打下基础。
学生提议办展览与人分享成长的快乐固然很好,但这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显然比较难,教师没有任何指导和帮助是不可能开展的。
教师的反思过于简单,希望能真正思考得与失,提高课程实施能力。
上一篇:我的这一年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