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教学设计历史教学设计高一历史教学设计高中历史必修2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导与练» 正文

高中历史必修2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导与练

[07-17 21:24:40]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高一历史教学设计   阅读:68428

概要: A.我国经济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 B.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根本变化 C.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逐渐分离 D.国家逐渐放松了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13.下图是361度的标志和广告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一千年前,宋代kai始发明的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②一百年前,帝国主义侵略和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是我们一度落后的主要原因③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改革开放对我们再度起飞具有重要作用 ④十三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为我们再度起飞铺平了道路 A.②③④ B.①④ C.①②④ D.②③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民公社)将经济水平各不相同的农业社的财产无条件地全部上缴公社,由公社统一核算和调拨;将社员自留地……以至生产工具等收归集体所有……公社化之初,在一些地方的公社中一度……按人供给口粮,进而实行吃饭不要钱……把公社劳动力按军队编制组成班、排、连、营、团等

高中历史必修2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导与练,标签:高一历史教学设计模板,http://www.88haoxue.com
  A.我国经济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   B.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根本变化   C.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逐渐分离   D.国家逐渐放松了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13.下图是361度的标志和广告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http://wx.jtyjy.com/)   ①一千年前,宋代kai始发明的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②一百年前,帝国主义侵略和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是我们一度落后的主要原因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改革开放对我们再度起飞具有重要作用 ④十三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为我们再度起飞铺平了道路   A.②③④           B.①④            C.①②④           D.②③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民公社)将经济水平各不相同的农业社的财产无条件地全部上缴公社,由公社统一核算和调拨;将社员自留地……以至生产工具等收归集体所有……公社化之初,在一些地方的公社中一度……按人供给口粮,进而实行吃饭不要钱……把公社劳动力按军队编制组成班、排、连、营、团等单位,公社可以统一指挥调动。这实际上是对劳动力的无偿调拨。                                    ──张岂之《中国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卷》   材料二  1982年12月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要改变农村政社合一体制,设立乡政权,设立村民委员会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根据宪法精神,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83年10月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至此,原来作为国家政权在农村的基层单位的人民公社被撤销,相应地建立乡、镇政府作为基层政权;人民公社时代作为村级行政机构的生产大队也被撤销,代之以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村民委员会,负责办理本村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www.88haoxue.com   材料三   随着民主政治不断向前发展,1998年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在全国各地推行村民自治、民主选举。2010年3月举行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通过了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开启了城乡选举同票同权时代。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人民公社体制的主要弊端。   (2)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决定在农村撤社设乡的原因,这一举措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民主政治发展有哪些主要的特点?综合材料二、三,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8年,“放开肚皮吃饭,鼓足干劲生产”,成为一时间传遍大江南北的著名口号。   (1)材料一中的口号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经济建设指导思想?这一指导思想在实践中出现了哪些失误?   材料二 “包字万岁!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永远不能富。”这是70年代末广州郊区的宣传标语。   (2)材料二中的口号反映出农村生产关系将要发生怎样的变化?分析这一变化产生的重要影响。   材料三   90年代,“市场经济”“与国际接轨”成为最流行的口号。   (3)列举“市场经济”这一口号提出过程中的主要事件。为“与国际接轨”,中国政府做出了哪些努力?   0 材料四 历史学习和研究要求学生具有史证意识。右图是一份地方报刊的号外。   (4)对于上述漫画所报道的内容,有人认为它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的主流意识,有人则持相反意见。结合史实谈谈你的观点。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几千户,上万户并为一公社,实行统一核算。在这一进程中,国家无偿地占有公社的物资、土地和劳动力。上行下效。结果是国家共了集体的产,公社共了队的产,穷队共了富队的产。公社实行供给制,助长了平均主义。自留地、家庭副业、集市贸易等,都作为资本主义尾巴被割掉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   材料二 1958年丰产未丰收,农业总产值只比上年增长2.4%。粮食、棉花比上年增产,而生猪头数下降5.8%,大牲畜头数下降到1952年水平。1959年就全面下降了,主要农产品全面大幅度减产。全国农业总产值比上年下降13.6%,是建国以来的第一次。1960年,农业继续大幅度减产,总产值比大幅度下降的上年又下降12.6%。粮食和棉花产量均降到1951年水平。结果造成市场供应十分紧张,人民生活非常困难。 ──《改变中国》   材料三 在那些边远山区和贫困落后的地区,长期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的生产队,群众对集体丧失信心,因而要求包产到户的,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就全国而论,在社会主义工业、社会主义商业和集体农业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包产到户是依存于社会主义经济,而不是脱离社会主义轨道的,没有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因而并不可怕。……在一般地区,集体经济比较稳定,生产有所发展,现行的生产责任制群众满意或经过改进可以使群众满意的,就不要搞包产到户。……已经实行包产到户的,如果群众不要求改变。就应允许继续实行。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几个问题的通知》(1980年)   材料四  联产承包责任制采用了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各项农村政策的推行,打破了我国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促进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     ──《中共中央一号文件》(1983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方式两方面,概括指出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要弊端,并简要分析其危害。    (2)据材料三,指出当时推广包产到户形式责任制的过程中仍存在哪些不足?这些不足的存在,主要说明了什么?《通知》对推广这种形式责任制有何作用?   (3)材料四与材料一相比,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做了怎样的调整?这种调整有何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高一历史教学设计高一历史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 - 历史教学设计 - 高一历史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必修2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导与练》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