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4.学习第四自然段。(1)出示投影,看图,养蜂人见到列宁后可能会说些什么?(2)列宁是怎样回答的?(3)为什么列宁说蜜蜂是他的向导,把他领到这儿来的?(4)老师小结。 列宁发现了蜜蜂,经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分析,就顺着蜜蜂飞回的方向走,结果找到了养蜂人。(5)分角色朗读第4自然段,读出惊讶、高兴的语气。5.总结全文。(1)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 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 第一自然段: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第二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起因。 第三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经过。 第四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结果。(2)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3)老师小结。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要学习列宁遇事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做出判断、解决问题的好方法。6.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板书设计20 蜜蜂引路列宁——蜜蜂(向导)——养蜂人花丛(路边) 认真思考园子(附近) 仔细观察小房子(旁边) 做出判断(四)课堂作业设计1.看拼音写词语。mò sī kē qiāoménjīngyà pàirén xiàngdǎo( ) ( ) ( ) ( ) ( )2.组词。导( ) 蜜( )
《蜜蜂引路》教学设计二,标签: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4.学习第四自然段。 (1)出示投影,看图,养蜂人见到列宁后可能会说些什么?
(2)列宁是怎样回答的?
(3)为什么列宁说蜜蜂是他的向导,把他领到这儿来的?
(4)老师小结。 列宁发现了蜜蜂,经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分析,就顺着蜜蜂飞回的方向走,结果找到了养蜂人。 (5)分角色朗读第4自然段,读出惊讶、高兴的语气。 5.总结全文。 (1)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
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 第一自然段: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第二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起因。 第三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经过。 第四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结果。 (2)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3)老师小结。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要学习列宁遇事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做出判断、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6.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板书设计 20 蜜蜂引路 列宁——蜜蜂(向导)——养蜂人 花丛(路边) 认真思考 园子(附近) 仔细观察 小房子(旁边) 做出判断 (四)课堂作业设计 1.看拼音写词语。 mò sī kē qiāo mén jīng yà pài rén xiàng dǎo
( ) ( ) ( ) ( ) ( )
2.组词。 导( ) 蜜( ) 蜂( ) 采( ) 圆( )
异( ) 密( ) 峰( ) 彩( ) 园( )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惊奇—— 经常—— 愉快—— 壮丽——
仔细—一 聊天——一 兴奋—一 洪亮———
4.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 )小山——( )房子一( )火车一( )草地 ——( )园子一( )蜜蜂一( )飞机一—( )f绢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列宁一边走一边看,发现路边的( )里有许多( )。他仔细( ), 只见那些( )采了蜜, 就飞进附近的—个( )里,( )旁边有一所小( )。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设计 第二课时 2、导(向导) 蜜(蜜蜂) 蜂(蜜蜂) 采(采访) 圆(圆形)
异(奇异) 密(茂密) 峰(山峰) 彩(彩色) 园(园子)
3.惊奇——惊讶经常——常常愉快——高兴壮丽一一壮观 仔细——认真聊天——谈天兴奋——激动洪亮——响亮 4.一(座)小山一(所)房子一(列)火车一(片)草地 一(个)园子一(群)蜜蜂一(架)飞机一(块)手绢 5.列宁一边走一边看,发现路边的(花丛)里有许多(蜜蜂)。他仔细(观察),只见那些(蜜蜂)采了蜜就飞进附近的一个(园子)里,(园子)旁边有一所小(房子)。
上一页 [1] [2]
Tag: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人教版语文教案 -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