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小学语文苏教版语文教案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集体备课《登鹳雀楼》教学设计» 正文

集体备课《登鹳雀楼》教学设计

[02-25 12:16:37]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阅读:68667

概要:集体备课《登鹳雀楼》教学设计主备人:张春华 复备人:( )教学内容:教材第52页古诗《登鹳雀楼》、4个二类字、4个生字。教材分析:这首脍炙人口的诗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王之涣所作。诗虽短小,但内容却很丰富。整首诗气势恢弘,意境高远。前两行写了作者登楼时见到的雄伟壮丽的景色。后两行由景生情,抒发了作者高瞻远瞩、蓬勃向上的情怀。“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富有深刻的哲理,常用来说明要想看得远,必须站得高的道理。由两个工整的对偶句组成,巧合天成,意境浑圆深远,读起来琅琅上口。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受祖国传统诗文的神奇与美,在潜移默化中学语言,受教育。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背诵课文。教学目标:1、学习古诗,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培养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懂得“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道理。2、利用多种方法识字,会认4个生字,会写4个。3、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巩固拼音,识字、写字,朗读、背诵古诗。教学难点:“入”字的书写。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小朋友们,你们都会背哪些古诗?(自由背)2、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古诗

集体备课《登鹳雀楼》教学设计,标签: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集体备课《登鹳雀楼》教学设计

主备人:张春华       复备人:(       )

教学内容:教材第52页古诗《登鹳雀楼》、4个二类字、4个生字。

教材分析:

这首脍炙人口的诗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王之涣所作。诗虽短小,但内容却很丰富。整首诗气势恢弘,意境高远。前两行写了作者登楼时见到的雄伟壮丽的景色。后两行由景生情,抒发了作者高瞻远瞩、蓬勃向上的情怀。“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富有深刻的哲理,常用来说明要想看得远,必须站得高的道理。

由两个工整的对偶句组成,巧合天成,意境浑圆深远,读起来琅琅上口。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受祖国传统诗文的神奇与美,在潜移默化中学语言,受教育。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背诵课文。

教学目标:

1、学习古诗,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培养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懂得“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道理。

2、利用多种方法识字,会认4个生字,会写4个。

3、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巩固拼音,识字、写字,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入”字的书写。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你们都会背哪些古诗?(自由背)

2、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古诗,(板书课题:登鹳雀楼)生齐读两遍。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同桌互读。(读得好的,伸出小手夸夸他;不会读的,请你帮帮他。)

2、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用手指着生字。

3、齐读课文。

三、引导自学。

1、仔细观察课文插图。

2、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了什么?(远处,一轮夕阳正挨着连绵不断的群山,慢慢地往下落;脚下,滚滚的黄河水正流向大海。)

读相关诗句。

3、诗人由此想到了什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你是怎么理解这两句诗的?(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指导读。

5、齐读全诗。

四、交流释疑。

过渡句:古诗大家都会读了,这些字你认识吗?

1.你们认识这几个字宝宝吗?(教师拿出卡片,生认读。)

2、游戏“点兵点将”:教师说生字,生从文中指出来。

3、开火车认读生字。

4.生字宝宝看见你们这么聪明,又跑回诗里了。

看书,做好指读姿势,我们再来读诗。看看还认识它们吗?

5、这么美的诗你们能背下来吗?孩子们试着自己背一背,给一定时间自背后指名背。

五、巩固拓展。

1.出示生字读一读:a、指名拼读;b、齐读。

2、指导“入”字。

(1)说一说“入”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书写注意事项。(撇短捺长)

(2)教师范写,生书空,完后出示笔顺。(入:丿  入)

(3)生先描红,再练习写,教师巡视辅导。

3、指导其它字:

(1)说一说:千:第一笔是撇,第二笔横写在横中线上。

           里:第四笔横写在横中线上,第六笔长竖在竖中线上。

           目:将第二笔“”写好。

(2)生先描红,再练习写,教师巡视辅导。

     同时抽个别同学板演,完后全班评议。

4、给4个生字找朋友。

六、课堂检测:

1、填空。(必做题)

             登鹳雀楼

   (  )(  )依(  )尽,

     黄   河(  )海  流。

     欲穷(  )(  )(  ),

     更 (  ) 一 层 楼 。

2、连线。(选做题)

   白日依山尽         再登上一层楼

   黄河入海流         夕阳挨着群山正往下落

   欲穷千里目         黄河水向大海流去

   更上一层楼         想要看到很远的地方

 

板书设计:                 登鹳雀楼

 

站得高        高瞻远瞩 

 

看得远        志在千里

 


Tag: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集体备课《登鹳雀楼》教学设计》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