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小学语文苏教版语文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笃实 简约 求新:借《孙中山破陋习》一文谈我追求的教学风格» 正文

笃实 简约 求新:借《孙中山破陋习》一文谈我追求的教学风格

[10-21 00:53:56]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阅读:68324

概要:笃实 简约 求新:借《孙中山破陋习》一文谈我追求的教学风格 “风格”,即风度品格。初见这词,就已汗颜,只觉“风格”用在我这种无名之辈身上,实有大词小用、哗众取宠之嫌。而所谓的教学风格,多指那些根据自身的特长经常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是定型的——最起码也是基本定型的东西。我,虽然在小学语文教师这个岗位上奋斗了十几年,虽然也曾经努力追求过,但要让我总结、规划出自己的教学风格,着实是头涔涔而汗淋淋。学无止境,教无止境,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期里,我的语文教学仍将处于一个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不断演变的过程中,而目前,我不得不遗憾地说,鲜明的教学风格是我今后需要追求的目标。 很有必要强调的是,我在教学中所遵循的一个最基本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始终把学生置于主体的地位,无论是目标的设置,还是过程的实施或教法的选择,都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我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以人为本”。一方面,借用一句标语,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另一方面就是尊重学生的独特个性和独特体验。带着这两点认识,我总是尽力争取让每个学生“一课一

笃实 简约 求新:借《孙中山破陋习》一文谈我追求的教学风格,标签: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笃实 简约 求新:借《孙中山破陋习》一文谈我追求的教学风格

 

    “风格”,即风度品格。初见这词,就已汗颜,只觉“风格”用在我这种无名之辈身上,实有大词小用、哗众取宠之嫌。而所谓的教学风格,多指那些根据自身的特长经常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是定型的——最起码也是基本定型的东西。我,虽然在小学语文教师这个岗位上奋斗了十几年,虽然也曾经努力追求过,但要让我总结、规划出自己的教学风格,着实是头涔涔而汗淋淋。学无止境,教无止境,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期里,我的语文教学仍将处于一个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不断演变的过程中,而目前,我不得不遗憾地说,鲜明的教学风格是我今后需要追求的目标。


    很有必要强调的是,我在教学中所遵循的一个最基本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始终把学生置于主体的地位,无论是目标的设置,还是过程的实施或教法的选择,都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我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以人为本”。一方面,借用一句标语,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另一方面就是尊重学生的独特个性和独特体验。带着这两点认识,我总是尽力争取让每个学生“一课一小得”。可以说,“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我的语文教学之魂,离开了它,我的语文教学将无所适从,寸步难行。


    这几天,硬着头皮看完了自己的录播课——原来镜头下的自己是那么的陌生,这才明白:自我感觉的确是最大的欺骗者。熟悉也罢,陌生也罢,我究竟应该追求哪种特点作为自己的教学风格呢?


    有人说:“风格即人”。看来,必须以我本人的性格特点和气质类型为基准了。于是,我把“笃实、简约、求新”这六个字圈入了我的计划。


    一、笃实,“一课一得”的灵魂。


    教学《孙中山破陋习》一文,体会孙中山对妇女缠足陋习的憎恨和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的精神是这一课的“灵魂”,也是这一课的人文体现。怎样才能让学生紧紧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词句来理解、感悟人物形象呢?


    俗话说,有比较,才有发现。学生只有在不同语词、不同句式、不同顺序的比较当中,在人物的不同表现中,才能发现课文中语言的妙处,品评语言的意蕴和情味,从而对语言和语境有所感悟。


    课上,我充分利用“比较”这一有效的训练方式,如:姐姐缠足前后的不同表现的比较;第7自然段与补白的比较:以后的几个月,孙中山再也没有看到(姐姐的笑脸),他看到的是(姐姐的愁眉苦脸);孙中山再也没有听到(姐姐的歌声),他听到的是(姐姐的叹气声、哭声);孙中山和妈妈对缠足不同表现的比较;孙中山和妈妈自身不同描述的比较。通过一系列的比较,扎扎实实地引导学生明白:课文就是通过这样对比的方法,写出了孙中山敢于反抗、不盲从的精神的。这种比较在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还有可能获得潜能的激发、方法的领悟、思维的启迪、智力的生成、情感的熏陶,力求让学生得到实实在在的收获。


    二、简约,“一课一得”的保障。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文本意义不是客观地先于文本之中,而是读者读出来的,或者说是在读中生成的。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缠足陋习对妇女的毒害是通过姐姐缠足先后的不同表现体现出来的,妈妈对缠足的无奈、少年孙中山对缠足的憎恨和反抗是蕴含在他俩的对话之中的。所有这些怎样让小学生去感悟?教师首选的策略是引导学生朗读体味。成韵的朗读是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协调的过程,学生在朗读中会不经意地体验、意会到文章的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读出了那颗心、那份情”,达到“披文以入情”的境界。同时,朗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安排学生充分朗读,能激发起学生自己的情感,使学生之情、文中人物之情和作者之情融为一体,促进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深入理解。


    对《孙中山破陋习》一课的教学,我旨在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理解感悟孙中山对妇女缠足陋习的憎恨和他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的精神。而我采用的方法就是努力让学生通过“读”来感知、体会。


    初读,找出描写孙中山、妈妈及姐姐态度的语句,划下来。细读,采用默读的方式,静心体会:从这些语句中感受到了什么。学生通过这两个层面的读,感受到了孙中山的坚决,妈妈的无奈,姐姐的痛苦,对人物鲜明的个性特点把握得恰如其分。


    正是这种简简单单的学习方式,以“读”为主,读后交流感悟,再将感悟到的情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这样一层一层的引导,训练了学生边读边思的能力,训练了学生紧紧抓住文字说说对文本、对人物的理解和感受,为学生的“一课一得”提供了保障。


    我想:简简单单教语文,就是这样“简明而不失品位,简约而不失精彩,简化而不失实在,简要而不失到位,简便而不失高效”的语文课堂。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返璞归真。这种“简单”是对冗繁的语文课堂的一种“清洗”,是对语文学习本质的一种回归,是学生主动意识的一种彰显。


    三、求新,“一课一得”的窍门。


    新鲜的东西,对学生来说才有吸引力,才能激发起学生求知的兴趣。因此,想要让学生在课上学有所得,我觉得学生学习的方式、教师引导的方式等必须有一部分是突破固有的东西的,也就是说要让学生感受到新鲜感。


    在《孙中山破陋习》一课中,揭题开课后,我尝试着直接切入重点内容:孙中山、妈妈、姐姐有什么不同的表现,划一划,读一读,想一想。接着,让学生在与语言文字对话的过程中感受人物形象。最后,我又将文章开头和第七自然段的姐姐的前后不同的变化进行对比,吸引学生去阅读、思考,这对于学生以往“从头到尾”的学习方式是有一点“新颖”的。

[1] [2]  下一页


Tag: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笃实 简约 求新:借《孙中山破陋习》一文谈我追求的教学风格》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