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我听《揠苗助长》

[10-21 00:57:12]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阅读:68901

概要: 我听《揠苗助长》 柿槟小学 梁红霞在“以观课议课促进学校发展”课题组研讨会活动中,我有幸听了交大附小李小春老师执教的寓言《揠苗助长》,觉得在“教师如何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寓意?”“教师如何在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等这些问题的处理上有了新的认识。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给学生以鼓舞和力量,使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地获取知识、发展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做学习的主人。课堂上,无论是教师的提问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活动,始终围绕文中重点词句进行探究。如第一个问题,”文中的这位农夫为什么要揠苗助长?”学生在读一读、说一说、想一想的过程中理解农夫是想让他的禾苗长高长快。第二个问题,文中哪些词句可看出这个人非常的焦急?找出有关的语句画下来。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很快找出“他巴望田里的禾苗快快长高”,进一步探究:“巴望”什么意思?为什么不用“希望”呢?一个学生说:‘巴望’就是恨不得禾苗马上长高。另一个学生说:‘巴望’就是眼巴巴

我听《揠苗助长》,标签: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我听《揠苗助长》
                                     柿槟小学   梁红霞
在“以观课议课促进学校发展”课题组研讨会活动中,我有幸听了交大附小李小春老师执教的寓言《揠

苗助长》,觉得在“教师如何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寓意?”“教师如何在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又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等这些问题的处理上有了新的认识。
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给学生以鼓舞和力量,使他们相信自己有

能力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地获取知识、发展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做学习的主人。
课堂上,无论是教师的提问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活动,始终围绕文中重点词句进行探究。如第一个问

题,”文中的这位农夫为什么要揠苗助长?”学生在读一读、说一说、想一想的过程中理解农夫是想让

他的禾苗长高长快。第二个问题,文中哪些词句可看出这个人非常的焦急?找出有关的语句画下来。在

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很快找出“他巴望田里的禾苗快快长高”,进一步探究:“巴望”什么意思?为什

么不用“希望”呢?一个学生说:‘巴望’就是恨不得禾苗马上长高。另一个学生说:‘巴望’就是眼

巴巴地看着禾苗多么想让它长高啊!这样,学生既理解了‘巴望’的含义,又加强了语言文字的训练。
二、教学过程不仅需要教师的活动,而且需要学生的活动,只有把教师教的最优化与学生学的最优化融

合在一起,才能保证教学最优化有一个完整的过程。正如陶行知所说:“教学生的意义就在于,把教和

学联系起来,一方面要先生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
在理解农夫焦急的心情这一环节,老师用了三个词:“迫不及待”、“急不可待”、“急于求成”分别

放到具体的语境当中让学生朗读体会,学生不仅体会到农夫的心情,还丰富了语言的积累;在引导学生

体会农夫“筋疲力尽”的累的时候,老师运用角色体验的方法让学生边喘气边读句子,尽管课堂上个别

学生读得还不能令人满意,但我相信老师这些方法的指导会让学生受益匪浅的。
   三、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当学生思路受阻时给予疏通;认识模糊、肤浅时给予点拨;方法不

当时给予指导;表达不畅时给予帮助;学有成效时给予鼓励。而教学活动中最富于创造性的成分是“问

题”,提问正是不断提出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积极思维活动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
在教学拓展时,老师循序渐进提出这样几个问题:”假如你是禾苗,你会怎么说?””假如你是农夫的

儿子,你会怎么说?””假如第二年又种禾苗,你会怎么做?””学习了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教室里小手林立,孩子们畅所欲言,教师频频点头。真是寓教于乐,既创设了符合儿童心理特性的

教学情境,使学生乐学、会学;又充分体现了师生的创新精神,使课堂教学不断出现意想不到的“亮点

”。因此,可以说:这真是一节师生共同成长的语文课。

 


Tag: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我听《揠苗助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