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小学语文苏教版语文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海底世界》教学设计(同题研究)及反思» 正文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同题研究)及反思

[10-21 00:53:56]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阅读:68869

概要:《海底世界》教学设计(同题研究)及反思 扬中市实验小学 刘静教学目标1.探究课文第2—5自然段,重点学习2—3自然段,通过感受作者生动形象的语言,了解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在特定的语境中理解“窃窃私语”等词语,能用“窃窃私语”造句。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2.通过网上学习,通过多样化的表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等综合实践能力,更促进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合作。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兴趣。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了解、感受海底的景色奇异、景色奇异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学时可利用虚拟网络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激发探究欲望1.师述: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潜入了课文中的海底世界,初步领略了海底迷人的风光。你对海底世界有了哪些了解?(生交流)师板书:声音 动物 植物 矿物2.引说:同学们的初读体会还真不少。用一句话来概括大家的感受,那就是: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师板书:景色奇异 物产丰富3.今天,我们将再次潜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同题研究)及反思,标签: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同题研究)及反思
 
 
扬中市实验小学    刘静  

教学目标  

1.探究课文第2—5自然段,重点学习2—3自然段,通过感受作者生动形象的语言,了解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在特定的语境中理解“窃窃私语”等词语,能用“窃窃私语”造句。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2.通过网上学习,通过多样化的表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等综合实践能力,更促进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合作。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感受海底的景色奇异、景色奇异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学时可利用虚拟网络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激发探究欲望  

1.师述: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潜入了课文中的海底世界,初步领略了海底迷人的风光。你对海底世界有了哪些了解?(生交流)师板书:声音  动物  植物  矿物  

2.引说:同学们的初读体会还真不少。用一句话来概括大家的感受,那就是: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师板书:景色奇异  物产丰富  

3.今天,我们将再次潜入海底去美美地游览一番。还等什么呢,赶快穿上潜水服,背上氧气瓶出发吧!  

二、    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我们向大海深处游去,游啊,游啊。你听到了什么?  

谁来读读这一段。(出示第二自然段)  

指名说:你都听到了哪些声音?  

学习象声词:这几个词都是模拟声音的叠词。  

2.出示句子:如果你用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像人在打呼噜……  

(1)请你再细细读读这句话,看看作者是怎么描写这些声音的?你感受到什么?(板书:各种各样)  

(2)那就让我们戴上耳机,去听听海底各种各样的声音。

(3)你能否用上表示声音的叠词,用上打比方的手法,在省略号处仿写一句话呢?指名说。还有其他的声音吗?

3.海底这么多有趣的声音,谁来读读这一段。(相机理解“窃窃私语”)  

(1)“窃窃私语”是怎样的说话?  

(2)用上“窃窃私语”说一句话。  

(3)指导朗读:海底动物发出的声音原来这么轻啊,就像人们在窃窃私语一样。谁再来读读这一句。(很轻很轻)  

5.海底的动物真是太有趣了,不同的动物发出的声音各不相同。就是同一种动物,在不同的状态下,发出的声音也各不相同呢!他们吃东西的时候……行进的时候……遇到危险还会……。这声音时高时低,时缓时急,虽然我们听不懂,可他们的同伴却明白着呢!  

6.师小结:听着海底动物各种各样的窃窃私语,我们不由地赞叹道: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的世界。  

三、学习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过渡:海底动物不仅声音有趣,它们的活动方式也十分奇妙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出示第三自然段)请你先读读这段文字,看看这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括号标上。再看看这里给我们介绍了哪几种动物?用横线画出来(读完后交流)(板书:各有各的活动特点)  

这就是我们常见的总分构段方式。  

你最感兴趣的是哪种动物,仔细研读这句话。看看它的活动特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来写它的活动特点的?  

海参:慢  

(1)   交流运动方式:爬行。  

(2)   怎么慢?通过“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这个具体的数字体会爬行速度的缓慢。  

梭子鱼:快  

(1)   怎么快?交流,从“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这个具体的数字和它与“普通的火车”作比较感受到梭子鱼游泳速度的快。  

(2)小结写法:我们学语文,不仅要知道作者写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关注作者是怎样写的。这里,作者通过列举具体的数据和将它与其他事物进行比较,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海参行动速度的慢和梭子鱼行动速度的快。这种介绍事物的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3)朗读体会: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两句。  

乌贼和章鱼:退  

看视频,体会利用水的反推力后退的特点。  

过渡:我继续来交流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动物,作者是怎么写的?  

贝类:不动 巴  

(1)   演示轮船开过(瞧,一艘轮船驶来了,船底满是贝壳)你们上前抓一个,说说自己的感受,体会“巴”。  

(2)   给“巴”换个字来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从“巴”和“长途旅行”这两个词中,你感受到什么?

(3)   这个贝类很有意思,谁来读好这一句。  

深水鱼:体会会发光的特点,从比喻中感受它们的美。  

2.齐读:看来,海底动物还真是各有各的活动特点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总分段。我读第一句总起句,你们接着往下读分句。  

3.其他动物是怎么活动的?请同学们打开网页中的“动物活动”去看一看。选择一种,学习作者的写法,用生动、形象、有趣的语言来介绍这种动物的活动特点。  

[1] [2] [3]  下一页


Tag: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同题研究)及反思》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