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小学语文苏教版语文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昆山市《狼和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正文

昆山市《狼和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0-21 00:53:56]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阅读:68237

概要:昆山市《狼和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昆山市城北中心小学 傅婷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认识两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 通过朗读感悟,从人们随意杀狼反而害鹿,破坏森林的事实中懂得事物之间存在着互相制约,互相联系的关系,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教学重、难点:体会自然界中各事物间的内在联系,懂得破坏生态平衡个将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像的灾难。多媒体课件使用意图: 在本课时的教学设计中,我既注重了有效课堂教学,又注重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因此,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意图旨在让学生在课堂上能更好地参与到学习中。比如让学生看着狼和鹿的图片质疑,从而引出本课时重点需要解决的两大问题;此外,通过用上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来理清蛇、田鼠、庄稼之间的关系,再到回顾课文内容,用上其他关系的关联词来填一填,在加强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的同时,也让学生初步感知关联词的作用。教学过程:复习导入1.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第18课《狼和鹿》2.复习词语::凯巴伯、活泼而美丽、贪婪而凶残、下毒手、提防、捕杀、繁殖、饥荒、毁灭、祸首、葱绿、传染病、

昆山市《狼和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标签: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昆山市《狼和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昆山市城北中心小学        傅婷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认识两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通过朗读感悟,从人们随意杀狼反而害鹿,破坏森林的事实中懂得事物之间存在着互相制约,互相联系的关系,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体会自然界中各事物间的内在联系,懂得破坏生态平衡个将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像的灾难。
多媒体课件使用意图:
    在本课时的教学设计中,我既注重了有效课堂教学,又注重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因此,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意图旨在让学生在课堂上能更好地参与到学习中。比如让学生看着狼和鹿的图片质疑,从而引出本课时重点需要解决的两大问题;此外,通过用上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来理清蛇、田鼠、庄稼之间的关系,再到回顾课文内容,用上其他关系的关联词来填一填,在加强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的同时,也让学生初步感知关联词的作用。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第18课《狼和鹿》
2.复习词语::凯巴伯、活泼而美丽、贪婪而凶残、下毒手、提防、捕杀、繁殖、饥荒、毁灭、祸首、葱绿、传染病、功臣、消退、  
3.像什么和什么这类的文章,通常是讲两者之间的关系的,那么在狼和鹿之间,到底发生了怎么样的故事呢?你能选用屏幕上的这些词语讲讲吗?
(一生简单复述课文:讲了一百多年以前,狼和鹿都生活在凯巴伯森林里,当时,那里的居民为了保护活泼而美丽的鹿组成了狩猎队,大量捕杀贪婪而凶残的狼,结果,鹿大量繁殖,森林里闹起了饥荒,也得上了传染病,最后大量病死,森林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师:狼是贪婪而凶残的,鹿是活泼而美丽的,可是,在课文中,却说狼是“功臣”,鹿是“祸首”,这时你产生了什么疑问?
生:为什么活泼而美丽的鹿会成为“祸首”?
生:为什么贪婪而凶残的狼倒成了“功臣”?
新授:
一:学习第一小节
1.现在,就让我们带着疑问走进课文!在100多年前,活泼而美丽的鹿和贪婪而凶残的狼都生活在同一个地方,那就是凯巴伯森林。请同学们快速地朗读课文的第一小节,去看看那时狼和鹿生活的环境怎么样?
(生:环境很美)
师问: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2.生读下面句子,师媒体出示:“一百多年以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小鸟在枝头歌唱,活泼而美丽的鹿在林间嬉戏。”
3.你喜欢这样的森林吗?为什么?
(生自由交流)
4.森林里一片“生机勃勃,你还能想象到什么景象?
5.那么就把你的喜爱之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吧。指名读,齐读
6.过渡:森林是美丽的,可鹿群在快乐嬉戏的同时,也难免要担心吊胆,看课文是怎样说的?
交流:(狼群总在寻找机会对鹿下毒手。)那么鹿呢?(它们要时刻提防狼的暗算)
想象一下,它们又是怎样时刻提防的呢?(生自由交流)
 7.当时的森林里有多少只鹿?(4000只)4000只怎样的鹿?(活泼而美丽、身强体壮的)因此它们才能逃脱狼群的攻击,而那些老弱病残的鹿则会被贪婪而凶残的狼吞进肚子里。尽管如此,大部分的鹿却仍然快乐地在这片美丽的森林里嬉戏。让我们一起读好这一小节。
二.对比学习第三小节
1.转眼100年过去了,凯巴伯森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请同学们快速地读一读课文的第三小节,看看这时的凯巴伯森林变成了什么样子?
交流:
(这时的凯巴伯森林成了“鹿的王国”!)体现在什么地方?(鹿的总数超过了十万只)
(1)    可是发展到后来,这个王国又变成了什么样子呢?
“森林中闹起了饥荒……都被鹿吃光了”这样一来,所导致的结果就是-------出示引读:“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枯黄在蔓延。”
森林像着了火一样,说明什么?(说明绿色消退的速度非常快,而且失去了绿色以后,整个森林看上去不再那么生机勃勃。)
指导朗读:你喜欢此时的森林吗?谁能读出你的不喜欢。指名读、齐读
2.过渡:紧接着,更大的灾难降临了,这又是一场什么样的灾难呢?
生读相关句子
师出示:“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中游荡。”
师:谁来将这句话读一读?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点红“仅仅两个冬天”“六万只”“八千只”这组数据,说明了什么?
(说明传染病在鹿群中传播的速度非常快。)读好这两句话。
因此,最后凯巴伯森林中只剩下八千只病鹿了。现在还能说这儿是“鹿的王国”吗?(不能)齐读这一小节
3.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凯巴伯森林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呢?请同学们快速地读一读第二小节,找找答案。
三:学习第二小节
交流:人们组织了狩猎队去捕杀狼
1.人们为什么要去捕杀狼呢?(当地的居民恨透了狼。)点红“恨透了”
师:从哪些字词看出人们恨透了狼?自己读一读,圈一圈
 2.交流:人们组成了狩猎队去捕杀狼(说明杀狼的人多)、
狼一只跟着一只哀嚎着倒在血泊中
(说明人们捕杀毫不留情,当时情景十分惨烈)
凯巴伯森林的枪声响了25年(说明捕杀的时间长)
狼和一些鹿的天敌总共被杀掉六千多只。(说明捕杀数量多)
小结:参与捕杀的人之多,手段之残忍,捕杀的时间之长,数量之多无不说明人们是多么地痛恨贪婪而凶残的狼呀!
让我们抓住这些词语,读好这一小节!
3.那么人们大量捕杀狼的目的又是什么?(交流:保护鹿)
4.可是,他们的行为真的是在保护鹿吗?让我们捧起书本,再来读读课文的第三小节,想一想
5.这篇课文中,有狼、鹿、人类、森林这四样事物,(师板书)在它们之间有着一种什么样的内在关系呢?你能否看着板书,来试着说一说呢?
生边说,师边补充板书内容(狼总在寻找机会对鹿下毒手,人们为了保护鹿,于是大量捕杀狼,在没有了狼的威胁以后,鹿群的数量迅速增长,最终毁灭了自己,也破坏了整个森林)
6.师:请你联系课文内容,来完成这个填空
 
(1)指名填空
(2)齐读该段话
7.人们大量捕杀狼是为了保护鹿,可是,最终的结果却是事与愿违的
四:学习第四小节
1.教师引读:因为:“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
点红“居然”师:这里的“居然”说明什么?(说明这样的结果出乎人们的预料)

[1] [2]  下一页


Tag: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昆山市《狼和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