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①“名垂青史”是什么意思? ②谈迁为什么能名垂青史呢? 小结:这部400多万字的明史巨著,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浸透着谈迁的心血和汗水,蕴含着谈迁的决心和信念,体现着谈迁的执着和不屈的精神。我们不得不再次感叹,谈迁具有(指课题,引读)——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4. 104卷,428万4千字,翔实、精彩,不可多得的鸿篇巨制,就是一个年近花甲的老人在经历厄运的打击后,重头来过写成的!如果你站在图书馆里亲眼看到这部沾满泪水与汗水的史书,你想对谈迁说什么? 【设计意图:情动辞发,在学生深层感悟年老体弱的谈迁争分夺秒、不辞辛劳地重编《国榷》,终于完成了一部“更加翔实、精彩”的明史巨著的基础上,对谈迁深深地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水到渠成地组织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既是对本文中心的提炼,也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五、学习第四自然段。 1.谈迁用自己不幸的经历,精彩的人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同学们,能结合这句话,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吗? 3.学生交流。 4.有人根据谈迁重写《国榷》的故事,写了一首诗
李小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设计和反思,标签: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①“名垂青史”是什么意思?
②谈迁为什么能名垂青史呢?
小结:这部400多万字的明史巨著,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浸透着谈迁的心血和汗水,蕴含着谈迁的决心和信念,体现着谈迁的执着和不屈的精神。我们不得不再次感叹,谈迁具有(指课题,引读)——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4. 104卷,428万4千字,翔实、精彩,不可多得的鸿篇巨制,就是一个年近花甲的老人在经历厄运的打击后,重头来过写成的!如果你站在图书馆里亲眼看到这部沾满泪水与汗水的史书,你想对谈迁说什么?
【设计意图:情动辞发,在学生深层感悟年老体弱的谈迁争分夺秒、不辞辛劳地重编《国榷》,终于完成了一部“更加翔实、精彩”的明史巨著的基础上,对谈迁深深地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水到渠成地组织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既是对本文中心的提炼,也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五、学习第四自然段。
1.谈迁用自己不幸的经历,精彩的人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同学们,能结合这句话,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吗?
3.学生交流。
4.有人根据谈迁重写《国榷》的故事,写了一首诗:
二十余载成巨制,
一夕之间化云烟。
厄运不改男儿志,
从头再来垂青史。
同学们,让我们怀着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起朗诵这首送给谈迁的小诗吧!
【设计意图:适时补充小诗,既是对教材的延伸,也整体回顾了本篇课文的内容。体现了语文教学过程中“整体——部分——整体”的一般规律。】
总结:同学们,在我们生活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或多或少遇到坎坷或挫折,但只要我们想谈千一样,具有厄运打不跨的信念,就总会有希望。
5.再次齐读最后一段。让我们铭记这段包含哲理的话语——引读“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
6.好书推荐:《谈迁传》
【设计意图: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本文是对谈迁精彩一生的概述,并未展开来谈。教师恰可以课文为引子,推荐学生阅读《谈迁传》,全面了解谈迁坎坷、精彩的人生,从中吸取更多的营养。此环节也体现了“新课标”倡导的“多读书”的理念。】
板书:
20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谈迁 重写 《国榷》
信念坚定
名垂青史 不屈不挠
勤奋刻苦
【反思】
本文记叙了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在困境中两次撰写明史巨著《国榷》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和毅力。与一般写人的文章不同,本文所记述事件的时间跨度比较大,文章选取了谈迁编书过程中的一些细节进行着重介绍,集中体现在课文的第1自然段和第3自然段。所以,精读课文时,我重点引导学生抓住第1自然段和第3自然段的细节描写体会人物品质,充分利用课文内容“时间跨度大”的特点,对文本进行适当的扩充。从学生课堂表现来看,还比较理想,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由于本节课是参与希望杯的决赛课,所以,我在其他班进行了几次试讲。经过几次试讲,我已比较合理地安排了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但在比赛开始时,我忘记了看表,所以整节课基本上是在无时间观念的状态下进行的,无法及时调控课堂节奏,很忙乱。因此,我更紧张了,导致没有发挥出最好水平。这是本次比赛中,我最大的失误和教训。
另外,在参加本次“希望杯”比赛的过程中,不管是预赛,还是决赛,我都要求自己必须熟背课文,并且一有时间就反复吟诵,一日至少五遍。在吟诵的过程中,悉心揣摩文章的遣词造句,感悟文章的情感,发现内容的前后联系,初步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教学重难点,然后,再参考《教学参考书》和其他教学资源,做到兼容并蓄。因此,我越来越觉得教材中的很多课文其实很有嚼头,值得细细推敲,反复琢磨。这是本次比赛中,我最大的收获。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