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鞋匠的儿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在此基础上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2、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进一步感受林肯的人格魅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相关语段。3、通过文本与课外资源的结合,了解林肯“人人平等”的政治主张,建构起更加丰满的人物形象。4、渗透人人平等的思想,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 借助课堂对话场,读懂林肯反驳议员的三段话语。教学难点: 透过文字,感受林肯的政治主张,建构丰满的人物形象。教学过程: 一、解题释题 1、谈话揭题: 在十九世纪,有这么一位伟大的总统,在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纪念馆的墙壁上刻着这样一段话:让我们继续努力去完成我们正在从事的事业;包扎我们国家的伤口。这位总统有一个伟大的名字——林肯,它是一个鞋匠的儿子。(板书 :鞋匠的儿子)2、由题目引发话题 (1)《钱学森》、《詹天佑》这两篇课文是以人的名字为题,而本
《鞋匠的儿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标签: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鞋匠的儿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在此基础上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进一步感受林肯的人格魅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相关语段。
3、通过文本与课外资源的结合,了解林肯“人人平等”的政治主张,建构起更加丰满的人物形象。
4、渗透人人平等的思想,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
借助课堂对话场,读懂林肯反驳议员的三段话语。
教学难点:
透过文字,感受林肯的政治主张,建构丰满的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解题释题
1、谈话揭题:
在十九世纪,有这么一位伟大的总统,在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纪念馆的墙壁上刻着这样一段话:让我们继续努力去完成我们正在从事的事业;包扎我们国家的伤口。这位总统有一个伟大的名字——林肯,它是一个鞋匠的儿子。(板书 :鞋匠的儿子)
2、由题目引发话题
(1)《钱学森》、《詹天佑》这两篇课文是以人的名字为题,而本文却以“鞋匠的儿子”为题,这是为什么?
(2)为什么不以“林肯”或“美国总统林肯”作文章的题目。
3、对,他就是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
4、用一句话说说你对林肯的了解。 (板书“美国总统”)
补充介绍,丰富对林肯的认识。
二、读文,整体感知。
1、导:想不想知道一个鞋匠的儿子能成为一个国家的总统,他靠的是什么呢?放开声音,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出示词语:
卑微 尴尬 傲慢 羞辱 嘲笑 犹豫
词语是有味儿的,要读出词语的味道来。谁来出个点子,怎样读出词语的味儿来?
3、理解词语的意思就能把词语的味道读出来。这是一个银点子。
4、老师有个金点子,把词语放到句子中去,就能读出味儿来。
出示填空:
出身( )的林肯当上了美国第16任总统,参议院的议员们都感到十分 ( )。 一位态度 ( )的参议员竟然当众 ( )他是鞋匠的儿子。
5、补充说说故事的经过和结果。连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再读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每一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如何分清段落?
(第二至五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部分,具体写“鞋匠的儿子”——林肯当选美国总统后首次在参议院演说前的小插曲)
2、讨论分段:
一(1) 写林肯当选美国总统之际,由参议员想以林肯出身卑微来羞辱他。
二(2—5)写参议员羞辱林肯,林肯态度鲜明地予以回击,使嘲笑化为掌声。
三(6) 概括写林肯的历史地位及重要贡献。
四、略读第一段
1、1861 年林肯当选美国总统的那一刻,整个参议院的议员们都感到尴尬。
“尴尬”是什么意思?(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2、林肯当选总统的时候,参议院的议员为什么感到尴尬?
(,参议员大部分出身名门望族,自认为是上流社会的优越的人,在社会上有名望有地位;而林肯父亲是个鞋匠,出身卑微,这些人等级观念十分严重,从未料到要面对的总统是卑微的鞋匠的儿子。这是矛盾的起因。)
3、于是参议员想在总统上任演说时羞辱他。而这位鞋匠的儿子是怎样对待的?
五、导读,感悟品质
出示林肯的三段话,让学生静心读文,勾画批注,从人物的语言中解读林肯这个人。
预设一:敬爱父亲
(1)学生汇报有关林肯敬爱父亲的语句。
(2)导读,加深学生对林肯爱父亲的感悟,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三个“永远”所在的语句。
上一篇:《鞋匠的儿子》第一次磨课教学设计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
推荐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