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当然他如此论调似乎也有些极端,但语文学习的确不可功利心太重,否则很容易让自己陷入一个怪圈之中,难以脱身。试想,你全部身心都放在了如何提高成绩上,视野如此狭隘,目光如此短浅,你哪里还有时间和精力把心思放在创造上?语文没有创造,又如何完全展现它的真正魅力?要知道《红楼梦》与《三国演义》都是中国古典名著,但《红楼梦》决不同于《三国演义》,决不只是对《三国演义》的简单复制。北京赵大鹏老师说他挺不喜欢《长大后我就成了你》那首歌,就是因为学生无法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才是教师真正的悲哀。我们要不要随波浮沉?应试教育依然如旧,在轰轰烈烈风风火火地开展,语文渐渐被压得喘不过气来。那么多优秀的老师都致力于语文教改的研究,希望能走出有中国特色的语文教育的方向和路径。思忖良久,方才发现自己原来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当前的高考指挥棒只问成败不问过程,学生自然也只有一门心思奔向前方。你大谈特谈素质教育他们并非没有兴趣,而是不敢把时间放在这上面以致忽略了前途荒芜了命运!其实素质应试两手抓两手都出成效,既可以提高他们的人文修养综合素质,又能帮他们拿到一份大学录取通知书,这应该是大多数老师梦寐以求的结果,也
关于语文的探讨,标签: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初中语文教研组计划,http://www.88haoxue.com当然他如此论调似乎也有些极端,但语文学习的确不可功利心太重,否则很容易让自己陷入一个怪圈之中,难以脱身。试想,你全部身心都放在了如何提高成绩上,视野如此狭隘,目光如此短浅,你哪里还有时间和精力把心思放在创造上?语文没有创造,又如何完全展现它的真正魅力?要知道《红楼梦》与《三国演义》都是中国古典名著,但《红楼梦》决不同于《三国演义》,决不只是对《三国演义》的简单复制。北京赵大鹏老师说他挺不喜欢《长大后我就成了你》那首歌,就是因为学生无法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才是教师真正的悲哀。
我们要不要随波浮沉?
应试教育依然如旧,在轰轰烈烈风风火火地开展,语文渐渐被压得喘不过气来。那么多优秀的老师都致力于语文教改的研究,希望能走出有中国特色的语文教育的方向和路径。
思忖良久,方才发现自己原来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当前的高考指挥棒只问成败不问过程,学生自然也只有一门心思奔向前方。你大谈特谈素质教育他们并非没有兴趣,而是不敢把时间放在这上面以致忽略了前途荒芜了命运!其实素质应试两手抓两手都出成效,既可以提高他们的人文修养综合素质,又能帮他们拿到一份大学录取通知书,这应该是大多数老师梦寐以求的结果,也是极适合当前教育的一种想法。
我们应该从中找出两者之间的最佳结合点。只是问题症结是:如何找到两者的最佳结合点?这结合点在哪儿?我们应该如何协调它们之间的矛盾?谁主谁次?谁轻谁重?
近日读王栋生老师《不跪着教书》和李镇西老师《教有所思》,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是从初一到高三大循环,在初一初二高一高二都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注重学生人文修养综合素质的提高,而到了高三,也都开始了一些应试技能的训练,甚至写作课上也会教学生一些法则。《通过封锁线》一文就写出了当前应试教育下老师的无奈。只要有考试,我们就无法漠然视之,毕竟,作为一项存在多年的制度,自有其合理之处,况且我们现在的确难以找到更合适的选拔人才的办法。虽然我们仍然在为语文哭泣呐喊,但是却也不得不在应试与素质之间找一条路,为了孩子们更美好的明天。
所以,我教学生这样学语文,叫快乐语文也好,叫大语文也好,说到底都还是戴着镣铐跳舞。下面要说的就是我自己在语文教学方面做出的一些尝试,我觉得我们每个老师都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情况为自己找一个方向,打造自己的个性的语文课堂。
四、语文的个性
1.五个一工程:实用性前瞻性兼备,应试与素质结合
这五个一分别是:
一条成语:不宜太偏僻,尽量从常见成语中选,注明释义。
一个例句:不准抄辞典成例,一定要结合实际自造,不能是病句。
一句赠言:可自写可摘抄,若自写要注明“原创”,若摘抄则需要稍作阐释!用一两句话点睛。
一首诗词:要说明推荐理由,可从思想、语言、表现手法等方面鉴赏。先抄关键词,再连成句,简要赏析。
一篇作文:口头作文,3分钟360字左右,要有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一事一议就事论事更好。
每天课堂前五分钟,由学生轮值,要用普通话,全体同学要认真抄写、用心记录,不定期抽查。
2.学生命题:触摸文章灵魂,走进试题深处
农村学生的学生最需要提高的是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我给学生选择一些短小精悍的现代文,像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等,让他们读出其中的关键点,为文章设计阅读理解题目。这样做既有利于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更可以让他们明白命题的思路。
3.诗词鉴赏:
苏轼说“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确如此,诗词以其优美典雅深邃把我们带进一片流连忘返胜景。每学期我都会给学生印一些课外的经典诗词,像唐代元白的唱和诗作,苏轼的黄州诗篇等,进行简单的赏析,并引导他们去感受意境,尝试写诗填词。
4.音乐欣赏:每两周一次,每次用一节课。选取五至六首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的歌曲,老师点评,学生写听后感。阳春白雪,下里巴人都可以从中找到知音。这样做,既能够给他们紧张的学习生活带来一些轻松的元素,也可以在语言学习方面结合诗词鉴赏拓宽他们的思路。
例如,当年极为火爆的琼瑶电视剧《还珠格格》中的主题歌《当》便化自汉乐府民歌《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和,乃敢与君绝!
姚若龙作词赵咏华演唱的《最浪漫的事》,大有《诗经·邶风·击鼓》“执子之手,与之偕老”的意境。
更有陈小奇古典系列,《涛声依旧》化自张继的《枫桥夜泊》,《白云深处》化自杜牧的《山行》,《巴山夜雨》化自李商隐的《夜雨寄北》,《烟花三月》化自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等等。
聪明的学生,用心的学生都可以轻轻松松从音乐中获得知识,得到启迪。
5.大语文课堂:语文是一门比综合科目还要综合的学科,洋河蓝色经典广告词怎么说的,这世界最宽广的是海洋,最高远的是天空,最博大的是男人的情怀。其实最博大的不只是男人的情怀,还有语文的情怀。所以语文课堂上,我常常在不影响正常教学进度的情况下,尽最大能力给学生拓宽阅读视野,渗透思想教育,提升综合素质。
五、语文的本性
本色者,本来面貌也。我们的语文教育现在走向了极端,已经真正遗忘了语文的本质。语文,其实就是“语”和“文”。语,语言文字;文,文章文学。我们学习语文时能够抓住这两个字,也就够了。
语言文字中有知识,有美感;文章文学中有思想,有诗意。
我们尝试了太多的过于复杂的华美转身,现在,语文应该回归常态课堂,还原其本来面貌。
一,知识(宽、博):要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他们从文本中学到知识。为文章命现代文阅读理解题目是方法之一,让他们筛选重点字词句段,读出内涵及思想,设计问题并整理出答案。由易到难,从浅入深。让学生从结构中学会文章构思,从语言中学会语言表达。知识是基础,我们不能不重视。由知识而能力,更是高考指挥棒的要求。对学生的成绩,我们无法忽视,升学的困境摆脱不了,我们怎么敢面对学生求知的双眼?
二,美感:语文学习要诵读。老师要敢于范读并指导,从字音到停顿、再到情感,让每个学生都学会读文章,进而去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他们会知道“绿”和“闹”的妙处,他们会同文章中的主人公一起升沉荣辱,悲笑歌哭。
三,思想(深、渊):每一篇好文章都是思想的凝结,我们老师要做自己思想的主人和学生思想的启蒙者。没有人文思想的学生,连人尚且不是,更何况人才?真成才之后可能会更加危险。所以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把学生培养成大写的人,会思想的人,顶天立地的人,有高尚品格的人。而这思想,我们不能海阔天空胡思乱想,而是要从文章中读出。如《烛之武退秦师》中所体现出的“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情怀等。
上一篇:讲给老师们听的十个故事
最新更新
推荐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