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有一个很流行的小故事是这样说的:一个教授在做一个试验。面前有一盆沙子、一盆石子、一盆清水,还有一个空的玻璃罐。首先把水倒入玻璃罐中,再把沙子倒进去,沙子还没倒完,水就溢出来了。回归原状后,这时教授先把石子放入玻璃罐里,再把沙子小心地倒入,问学生:还可以倒水吗?学生答不可以。可是教授小心地将水成功地全部倒入了罐内。再问:这个试验可以给你什么启发?一场沸腾之后,教授说:人的生命就像这个大的玻璃罐,你先要把你生命中的大石头放入,才能再装你所需要的生命的沙子和水。如果顺序颠倒了,你只能在你生命中获得很少的东西,一些本该属于你的东西,由于你在人生开始时的失误而永远无法获得。那么,你生命中的大石头是什么呢?我想应该是爱心、勇气、毅力……这个故事的名字叫《生命中的大石头》。大石头的比喻确实形象。使人联想到厚重、沉稳的基石;联想到一个人的文化底蕴;联想到一切知识与技能的基础。因为职业的习惯,自然而然地也联想到了写作教学。我们不禁自问:在刚开始学写作时,我们在学生的头脑中放入写作素养的大石头了吗?而且,什么才是学生写作素养的大石头呢?按一般的说法,写作素养由写作能力和写作知识组成。就
作文与生命中的大石头,标签:初中写作教学大全,http://www.88haoxue.com有一个很流行的小故事是这样说的:
一个教授在做一个试验。面前有一盆沙子、一盆石子、一盆清水,还有一个空的玻璃罐。首先把水倒入玻璃罐中,再把沙子倒进去,沙子还没倒完,水就溢出来了。回归原状后,这时教授先把石子放入玻璃罐里,再把沙子小心地倒入,问学生:还可以倒水吗?学生答不可以。可是教授小心地将水成功地全部倒入了罐内。再问:这个试验可以给你什么启发?一场沸腾之后,教授说:人的生命就像这个大的玻璃罐,你先要把你生命中的大石头放入,才能再装你所需要的生命的沙子和水。如果顺序颠倒了,你只能在你生命中获得很少的东西,一些本该属于你的东西,由于你在人生开始时的失误而永远无法获得。那么,你生命中的大石头是什么呢?我想应该是爱心、勇气、毅力……
这个故事的名字叫《生命中的大石头》。大石头的比喻确实形象。使人联想到厚重、沉稳的基石;联想到一个人的文化底蕴;联想到一切知识与技能的基础。因为职业的习惯,自然而然地也联想到了写作教学。我们不禁自问:在刚开始学写作时,我们在学生的头脑中放入写作素养的大石头了吗?而且,什么才是学生写作素养的大石头呢?
按一般的说法,写作素养由写作能力和写作知识组成。就写作能力而言,包括了观察积累能力、审题构思能力、联想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四种能力分别是写作能力的基础、核心、关键和标志。而写作的知识,自然包括了在语法修辞逻辑基础上的有关作文文体选择、内容剪裁、结构安排、语言润色、思想情感表达等方面的知识。说起来,这些也都是学生学写作必须要了解并掌握的基础。正如上面这个故事所说的,基础的东西,它们都重要,都是生命中不可或缺,但有的是生命中的大石头,有的仅是水或沙子。在把它们放置到学生的生命写作的容器中时,不可不注意放置的顺序。就个人经验而言,笔者认为有一个大石头是必须先放置到学生的写作容器里去的。这就是结构。
结构是作文形式上的要求。长期以来,我们总自觉或不自觉地摒弃对作文形式美的雕琢,认为那是舍本逐末。总是强调学生写作文应该要有丰富的内容,深刻的思想,新颖的观点,生动的语言等等等。孰不知这是作文训练内功深厚之后才能达到的境界。这正如要让一个人成为武功高手,不先让他扎马步练身型,却要他从九阴真经葵花宝典练起。《天龙八部》里的虚竹得到了逍遥子七十年的深厚内力,因为不懂得运用,开头照样是一个狼狈的小和尚,直到天山童姥教会了他天山折梅手,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高手;《笑傲江湖》中的令狐冲内功不济,但在得到华山派风清扬指点独孤九剑之后,可以在一瞬间连刺二十七剑,使任何内功再高强的高手都来不及抵挡。这虽只是金庸武侠世界中的故事,但它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形式具有它独立的价值,形式既可以发挥内容的完美,也可以弥补内容的不足。我们的学生无非十几岁,你能要求他有丰富的生活积累深刻的思想独到的见解吗?他们每个人过得都是差不多的生活,差不多平淡的生活,我们能要求他们的作文能有多丰富精彩吗?恐怕我们自己都做不到。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教他们作文的技法,而技法首当其冲者,就是作文的结构的把握。当代散文家梁衡在一次作文专题讲座中说:“内容是不能靠别人教的,你们的老师不能教你们这篇文章你要写哪些内容,因为每个人的思想感受都是不一样的,老师认为可以写的东西,你可能刚好没有感觉,这样勉强硬写肯定不能写出好文章来的。所以,内容必须靠你自己去观察,去思考。但美的形式和方法是可以指导和修炼的。所以,文章写作的研究主要是研究形式,不研究内容。”这段话其实还包含另一个意思,学生并非没有内容写,而是找不到让内容表现出来的喷薄口,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让学生先掌握作文结构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不是说内容选材之类的不重要不要指导,而是说要优先强调作文的结构能力。正如火车行驶,必须先有轨道,写作文必须先有个开头结尾的框框架架,才能保证不离题。这也正如应用文写作,所有的指导都只能是教你一个格式,至于内在的内容条款安排用词的斟酌,都只能靠个人的修炼了。
既然结构如此重要,那怎么给它放置进学生的写作容器里呢?其实我们有最现成的理论可以借鉴:古人曾经归纳过好文章结构的标准,即凤头、猪肚、豹尾。凤头是说文章的开头要像凤凰鸟的头美丽动人,寥寥数语而显现作者才情功力,使人眼睛一亮,饶有兴致地往下读;猪肚是说文章的中间部分要像猪肚子一样饱满充实,内容非常详实,给人以欲罢不能的感觉;豹尾是说文章的结尾要像豹尾一样刚劲有力,具人发人深省启迪智慧的作用。
把这一套理论经过改装就可以放入学生的写作容器中了。翟暾老师首创的“简快作文”法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他将古人的三段论衍化为开头点题定位、中间承上详写、结尾照应深化。点题就是点出文章题目,定位就是给文章定个范围或中心;承上即承接开头的定位或题目,详写即围绕定位去写详写细;照应就是首尾呼应,深化就是点出中心主题和感悟。自然,具体如何点题定位,如何承接照应,有许多简便易学的方法,不便在本文里铺展开来。这套结构模式够简化并且操作性又强,笔者经过试验,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一些平时作文内容散乱无章的学生经过如此规范,都可以在段落安排、字数篇幅上达到课标里的要求,同时写作速度有大幅度的提高。可以达到一个最基本的保证,就是连最不会写作文的学生都可以写出二三百字,并且段落清晰意思完整。至于语言润色、立意创新之类的要求,因为有了这个框框摆在那里,不怕学生思维“跑马”了。并且有一个附带的作用,就是这样一个程式化的思维训练,同时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结构训练来规范写作内容不走样,同时又促进了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有这样的效果绝非偶然,因为它恰好暗合了学习心理科学的一些原理。其一是完形心理的作用。人们都会有追求完美的心理,由于在写作前就一再被暗示文章的结构必须要完整,必须是凤头猪肚豹尾三段组合,有了这个章程可依循,调用大脑中的材料积累变得方向明确,变得主动积极,再加上这个结构模式确实简单,因其简单,思路反而不容易被套死,所以写作一下子变得简单而又快速了。从一定程度上说,写
上一篇:浅谈如何对学生进行习作指导
最新更新
推荐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