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伯喜放声痛哭,曰:“物犹如此,人何以堪?”后奏于孙权。权闻之亦泣:“吾不知云长诚信如此,今此忠义之士为吾所害,吾何面目见天下苍生?” 后孙权传旨,将关羽父子并赤兔马厚葬。 【读写链接】这是一篇在高考考场中完成的轰动一时的美文。作者巧妙地选择了三国中的一个很小的情节,采用编故事的形式,将它演绎成文。在文章中,马通人性,是诚信的象征,紧扣了作文题目的要求,主题明确。所编故事情节,源于历史,又不拘泥于历史,既有让人饶有兴趣地读下去的生动形象感,又有厚重的历史感。所以,采用编故事的文体时,最好选用大家熟悉的历史故事进行发挥,根据题目要求,赋予历史故事以新的含义,这样,可增加文章的可读性,也可增加文章的历史文化厚度。【范文六】2003年全国高考优秀作文无题 拉开窗帘,阳光只有一种颜色--题记 拉开窗帘,阳光只有一种颜色 不论你喜欢 赤橙黄绿青蓝紫 当然情感无罪 但它好像变色墨镜 把整个世界 染得非喜即悲 把所有面孔扭曲 给你看 于是无知的你伸出指头 “这个丑,那个美” 别总给理智放假 如果感情像雾 那么当心它遮住了 真理的彼岸 如果感情像月光 那么要知道 它剽窃不了太阳
巧运规矩成方圆——文体规范,标签:初中写作教学大全,http://www.88haoxue.com【范文六】 2003年全国高考优秀作文
无题
拉开窗帘,阳光只有一种颜色--题记
拉开窗帘,阳光只有一种颜色
不论你喜欢
赤橙黄绿青蓝紫
当然情感无罪
但它好像变色墨镜
把整个世界
染得非喜即悲
把所有面孔扭曲
给你看
于是无知的你伸出指头
“这个丑,那个美”
别总给理智放假
如果感情像雾
那么当心它遮住了
真理的彼岸
如果感情像月光
那么要知道
它剽窃不了太阳的光线
不是说感情总在欺骗
只是它总有失真的一面
时常擦拭你的双眼
别让理智离开身边
拉开窗帘
你是否看得清暗礁
如果是
那么撑起帆
起风了,你看那是岸
【读写链接】
这是2003年高考作文中一篇以诗歌形式写成的满分作文。 这首诗紧扣感情的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这一话题,以阳光只有一种颜色起兴,用变色墨镜、雾、月光等现实中具体的事物本身具有的朦胧性来说明感情这一抽象事物所具有的易变性和不可靠性,用层层比喻阐述了感情在认识真理过程中的危害,告诫人们要用理智来判断事物的美丑,从而驶向真理的彼岸。 全诗构思奇特,内容深刻,语言生动鲜活,打破了中学生比较一般的语言模式。“别总给理智放假”等语句凝练而有哲理,富于形象性且有诗歌的韵味,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考生较为厚实的文学基础和灵活运用艺术方法的能力。
诗歌是一种灵动的文体,它活泼的形式,空灵的语言,可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高考作文中如果能够适当正确地运用,会起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习作导练】
1、有一首歌唱道:“男人爱潇洒,女人爱漂亮……”现在,“潇洒”是一个很流行的词语,请以“潇洒”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点拨】
①可写一篇记叙文,记叙自己所见所闻中认为是“潇洒”的事情。
例如某人夜遇抢劫者,危急时刻,一位警察出现, 三下五除二将歹徒打翻在地,动作十分潇洒,当被抢者感激地询问警察的姓名时,他潇洒地挥挥手说:“这是我应该做的事情!”
②从对潇洒的认识入手,写一篇抒情散文。
潇洒不是外表的奇装异服,而是内在气质的一种外现。潇洒是诸葛亮空城退敌的自信,是陶渊明人淡如菊的淡泊,是李白散发弄扁舟的逍遥,是文天祥威武不能屈的气节。潇洒来自于对生命对自然的体验和认识,是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③ 采用寓言体,写一则寓言故事,说明潇洒必须有所依附才能存在的主题。
潇洒是科学家刚制造出的机器人,它以自信为手臂,以追求为腿脚,以诗书为肚腹,以智慧 为头颅。有一天它因人们的夸赞而骄傲了,结果便起了内讧,手臂、腿脚等都说是自己的功劳,争执不下,都想离开这机器人,一阵噼里啪啦的声音过后,潇洒四分五裂。第二天科学 家看到后,把那些丑陋的断肢残臂都扔到了垃圾箱里。
所以,潇洒是建立在扎实的基础上的,离开了扎实的基础,它便会走向灭亡。
2。请你以“快乐”为话题,完成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除诗歌外,可记叙,可议 论,可抒情,题目自拟。
【思路点拨】
① 结合个人经历,写一篇记叙文,记叙一件与快乐有关的事情。
② 从对快乐的认识出发,写一篇抒情散文。
可采用排比段的形式,用形象的比喻将对快乐的认识传达出来。快乐如清风,吹走笼罩在 人们心头上的乌云;快乐如美酒,酝酿得越久味道越醇香;快乐如小溪,只有流入大海才更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快乐如饮料,一经打开便冒出诱人的沁凉……
③ 写一篇小小说,表达表达自己对快乐的理解,爱的真谛。
④ 从物的视角入手,采用拟人化手法,写“雪花的快乐”。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最新更新
推荐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