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培养感悟力——作文和做人的最佳结合点 讲 义 现代写作学认为,写作是一种观念形成的活动,是客观外界事物在头脑中加工制作的过程,文章是这一过程的产物。这就突破了传统写作学将写作仅仅视为表达手段的局限,肯定了写作是一种观念形态的活动,是一种动态的活动。根据这一观点,文章写作是一个动态过程,作者须有一定的生活经历,对生活有所理解和领悟之后,产生表达欲望,这种欲望成为一种清晰形态就是文章的主题。这就是作文的表达必须基于写作主体对客体(社会生活)的理解与领悟。没有感悟、不能形成主题的材料是没办法写进文章的,这就要求我们把提高学生的认识放在作文教学的首位,把教做人和教作文结合起来,这才是提高作文水平的不法二门。“作文与做人统一”是叶圣陶先生反复论述和一生追求的作文教学目标。通过作文教学使学生追求生活的充实,培养美好的情感;写诚实的话,做真诚的人;养成良好的习惯,成就终身受用的本领。这样,不仅可以取得作文教学的成功,也能为培养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我们认为,努力培养感悟力,是作文和做人的最佳结合点。下面我们从注重感悟,作文做人共发展;感悟生活,从情感走向理性;勤于
培养感悟力——作文和做人的最佳结合点,标签:初中写作教学大全,http://www.88haoxue.com培养感悟力——作文和做人的最佳结合点
讲 义
现代写作学认为,写作是一种观念形成的活动,是客观外界事物在头脑中加工制作的过程,文章是这一过程的产物。这就突破了传统写作学将写作仅仅视为表达手段的局限,肯定了写作是一种观念形态的活动,是一种动态的活动。根据这一观点,文章写作是一个动态过程,作者须有一定的生活经历,对生活有所理解和领悟之后,产生表达欲望,这种欲望成为一种清晰形态就是文章的主题。这就是作文的表达必须基于写作主体对客体(社会生活)的理解与领悟。没有感悟、不能形成主题的材料是没办法写进文章的,这就要求我们把提高学生的认识放在作文教学的首位,把教做人和教作文结合起来,这才是提高作文水平的不法二门。
“作文与做人统一”是
一、 注重感悟,作文做人共发展
什么是“感悟”呢?从语言学讲,“感”是感触、感知、感受;“悟”是觉悟、醒悟、顿悟、颖悟、领悟、彻悟。《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感悟即有所感触而领悟。”它是人们对某一事物心领神会的一种境界。抓住了感悟,可以实现作文和做人双丰收。
1.作文的关键是感悟的深浅
现在不少学生感到作文没材料写,作文写了多年,但是提高甚少。这里的原因是什么?有人说,学生缺乏生活。其实,学生并不缺乏生活。无疑,学生现在大多仅在两点一线里活动,生活确实单调,但就是学校和家庭两个点,该有多少事情发生啊。
班级里有那么多的同学,学校里有那么多的老师,每天有那么多的课程,上课、下课、做操、吃饭、课间活动,同学间、师生间总有一些交往吧。学校里的生活是不缺少的。
家里的生活也是不少的,有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早上送去上学,晚上伺弄晚饭;父母为你学生操劳,料理衣食住行,他们又有单位里的工作和新闻,祖辈又有他们的爱好、乐趣和往事。阳台上的花草也有许多值得一写的现象。居民楼里各家又有许多谜语般的故事。一个家庭联系着社会的方方面面啊。仔细想想,家庭里也不缺乏生活。
而这“一线”,也有许多可记之事。校门口的家长可是每天都不完全一样的,马路十字口都有不同的景观,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也各各不同,春天里小树发芽长叶了,桃花樱花开了,燕子在量上搭窝服小燕了;夏天里,合欢树开得正热烈,凌霄花爬上了树顶,西瓜香瓜摆满了马路摊头;秋天枫树叶变红了,小草变黄了,银杏叶全掉了,树枝直伸向蓝蓝的天空;冬天则又有一番景象,寒风呼啸,人们缩着脖子在马路上匆匆行走,而香樟树依然苍翠碧绿;而每天气候又各不相同,刮风啦,下雨啦、天寒天热啦,都会有许多事情发生。而马路上的行人、小区里的居民也每天演绎着不同的故事。
可见,学生缺的不是生活,也不是缺乏观察,缺乏的是对事物的深入体验和深层次的认识。有一学生以“邻居”为题,写了邻居一位老人的思想变化,反映出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解放,真实而深刻。有一学生以“做值日班长”为题,写了早上领读课文,学生稀稀拉拉不响应,老师来了就读得有声有色;检查做眼保健操,同学竟睁着眼睛做,还对你挤眉弄眼等事;小作者深感同学的调皮并体会到当老师的不易。有一学生以“阳台上的喇叭花”为题,写了辛勤培育的喇叭花,其它花在5月里早开花了,而他家这棵的喇叭花直到十月初才姗姗来迟;花虽热烈,一株开了638朵,但一个月后西风起了,花事竟没了;他原想把这花清除掉了,没想到,这棵花每天都有黑黑的成熟的喇叭花籽掉下来,有时放学回来阳台上竟有十几粒之多。于是他悟到了:生命开花有早有迟,但只要不放弃,她总会绽放灿烂;生命不仅是开出漂亮的花,还要奉献成熟的种子,以延续她的思想和灵魂。成长—开花—结籽,这是生命的完整的过程,每一环节都不可放弃,都要认认真真地去做。多么深刻的见解,多么感人的领悟。由此可见,学生就在在生活中,不缺乏生活,苦燥就写枯燥的生活,乏味就写乏味的生活。作文不是要我们去粉饰生活,而是要写出生活的现状来,写出生活的本质来,越真实越好。而要反映这真实的生活,关键是对生活的认识。只要有了对生活的正确认识,就感到四处都有写不完的素材。
2.向作家学习丰富的感悟
大作家首先是思想家。不敢说所有的作家,但是大作家首先是思想家,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他们都是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有着极其丰富的感悟的先知先觉者。不如此,不可能有大作问世。当然,玩文字游戏、舞文弄墨者除外。我们不是要把学生都培养成作家、思想家,但是作家感悟生活的传统经验是值得我们效仿的。
老子是春秋时代的道家创始人,他的道家思想传到现在,估计还要传下去,他的《道德经》共81章,是道家的主要经典作品。他有一句名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老天一年四季运行不断,生机勃勃,时间无限,空间无限,人也应该像老天那样,奋斗自强,不可懈怠;大地默默地承载万物,毫无怨言,不取报酬,人也应该像大地那样,承担重任,道德高尚。老子多么善于从大自然中感受天意,领悟哲理。他的这番感悟几千年来仍然为大多数人士奉为处世为人的圭臬。
北宋理学家周敦颐是宋明理学的创始人之一,著有《周子全书》凡22卷。他说:“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他注重感悟万物的优秀品质,提倡向万物学习,成全高尚的道德。他的《爱莲说》是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显然,在作者的眼里,菊花、牡丹、莲花都不是一般的花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
最新更新
推荐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