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写作教学注重观察,注重体验——打开作文宝库的金钥匙» 正文

注重观察,注重体验——打开作文宝库的金钥匙

[10-21 00:24:01]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写作教学   阅读:68980

概要:注重观察,注重体验——打开作文宝库的金钥匙 讲 义 作文活动起始于作者对于客观现实的认识或感受。作文的逻辑起点是源于作者生活中的所见所感。只有拥有一定量的生活积蓄,才能饱含激情,达到“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的境界。反之,没有一定的生活积累,学生“无米下炊”,无源可流,哪里能真情涌动,真情表白?可见,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和生活密不可分,正像叶圣陶所指出的:“生活充实,才会表达出、抒发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对学生而言,作文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生活。生活是作文唯一的源头活水,生活中处处有作文,作文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这片沃土,才能发芽、开花、结果。叶圣陶指出,作文是一个“物→意→文”的过程。“物”指生活与自然、社会中的种种现象、事物,“意”指人的情感、体验、认识和思想,“文”指语言和表达。没有“物”,就不可能有“意”,也更不可能有“文”。 “物”要实施向“意”的转化,必须做到“心”与“物”的彼此契合,甚至物我合一。此时之物,必须经过作者个性、情绪的折射,打上情绪化、心灵化的烙印。这一过程是体验的过程。我们要指导学生学习作文,必须既要引导学

注重观察,注重体验——打开作文宝库的金钥匙,标签:初中写作教学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注重观察,注重体验——打开作文宝库的金钥匙

         讲 义  

  作文活动起始于作者对于客观现实的认识或感受。作文的逻辑起点是源于作者生活中的所见所感。只有拥有一定量的生活积蓄,才能饱含激情,达到“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的境界。反之,没有一定的生活积累,学生“无米下炊”,无源可流,哪里能真情涌动,真情表白?可见,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和生活密不可分,正像叶圣陶所指出的:“生活充实,才会表达出、抒发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对学生而言,作文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生活。生活是作文唯一的源头活水,生活中处处有作文,作文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这片沃土,才能发芽、开花、结果。

叶圣陶指出,作文是一个“物→意→文”的过程。“物”指生活与自然、社会中的种种现象、事物,“意”指人的情感、体验、认识和思想,“文”指语言和表达。没有“物”,就不可能有“意”,也更不可能有“文”。 “物”要实施向“意”的转化,必须做到“心”与“物”的彼此契合,甚至物我合一。此时之物,必须经过作者个性、情绪的折射,打上情绪化、心灵化的烙印。这一过程是体验的过程。我们要指导学生学习作文,必须既要引导学生注重观察,同时又要注重体验,获取丰富的“物”和“意”,这是打开作文宝库的金钥匙。下面我们从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生活、引导学生注重情感体验这两方面来阐述获取丰富的“物”和“意”,打开作文宝库的金钥匙的方法。

  

一、 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生活     

 

  新课程标准指出:到九年级结束时,学生“养成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现象的习惯。”教育部制定的课程标准同样要求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要求“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这两个“课标”都强调要提高写作水平,必须从生活中获取丰富的材料。因此,作文指导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给学生一双慧眼,一双发现生活的眼睛,养成良好的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让学生能从平常人、平常事中感悟不平常,从司空见惯的人和物中努力找出一点令人心动的东西;引导他们多视角、全方位地观察生活,思考生活,感悟生活的细微变化,用个性化的目光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积淀个性化的生活情趣和感悟。

前人对观察的重要性有过许多阐述。鲁迅先生在《给董永舒》结尾处写到“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对于任何事物,必须观察准确,透彻,才好下笔”。高尔基说,观察对于他,“已经成为习惯”。而对契诃夫来说,观察“仿佛变成第二天性”。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把观察训练提到“智力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层面来认识,他指出:“教师教给学生们观察和发现,就能从他们那里听到聪敏的、出乎预料的“哲理性”的问题。”并一再呼吁:“请你教给学生观察和看见周围世界的各种现象吧。”

(一)提出观察要求

学生观察事物大都往往比较粗略,缺乏精细的辨别能力。针对学生观察过程中的特点,提出观察的要求。

1.观察要细致、全面、准确

细致是观察的起码要求,只有细致才能观察的具体、深入。观察不能只看个大略,看个轮廓,要精细的辨别,特别是不要被表面现象或突出的部分掩盖了细节,掩盖了本质。全面,就是要观察事物的各个方面,前后左右上下里外,整体到局部,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以及事物的发展过程,都应观察在内。准确,就是要在观察中不出偏差,不能用自己已有的主观意识来替代事物的客观请况,不能想当然。

古今中外的诗人、作家都是仔细观察的典范。如唐代诗人笔下的诗句就是极好的明证。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杜甫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等,都是脍炙人口、历久弥新的名句。朱自清《背影》中对福亲的描写令人感慨不已:“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申请补面跑,蹒跚的走道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微胖的身子向左未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段描写多么具体生动,多么细致入微,父亲衣帽的样式、颜色、布料历历在目,父亲爬月台的动作、姿势都细腻地描绘出来。这些文字显然得力于观察的仔细。

我们经常在一些作文里看到这样的描写:“她长得很漂亮”,“他非常生气”,“表演了精彩节目”,“朗诵了动人的诗篇”,“会场布置庄严大方”,“披着节日的盛装”等等。我们如果深入一层问一问:她哪些地方长得漂亮?他生气时是怎么样的?节目精彩在哪里?诗篇是怎样感动听众的?会场是怎样布置的?节日的盛装又是怎么样的?学生很可能回答不出来,因为你没有切身体验,或者是没有细致入微的观察。

观察细致,就要注重捕捉细节才能在生活中随处都布满的沙砾中发现闪光的有价值的细节。吴敬梓笔下的严监生临终前的“两根手指”、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临死前的“狠命一抓”、鲁迅笔下的阿Q临刑前的“纸上画押”,孔乙己的“排出九文大钱”、契诃夫笔下的奥楚蔑洛夫的多变善变……施耐庵在创作武松打虎的情节时,他当然没法去观察壮汉打虎的动作。于是,他深入山林,躲藏在树上,观察老虎扑抓小动物的动作;又在家里扎了一只老虎,早晚体察想象;同时,他又观察家里的大黄猫捕捉老鼠的动作姿态。真是靠着这番体察玩味,才把武松打虎的种种细节描绘得绘声绘色。一篇题为“黑白世界”的作文描写下围棋的人的神态、动作和心理,绘形绘深,栩栩如生的写出了“黑白世界众生相”。作者生动地写出了下棋者各各不同的棋风:稳健型、退缩型、攻守型;棋局终了时的各各不同的表现:获胜的有内敛型、外向型、虚伪型,受挫折的有涵养型、找台阶型、迁怒型、不服输型等,种种细节,淋漓尽致地呈现出人物的个性特点。这是作者细心地观察、敏锐地发现的结果,使他洞察了各各不同的人的灵魂。

 

 

 

[1] [2] [3] [4] [5]  下一页


Tag:写作教学初中写作教学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写作教学
》《注重观察,注重体验——打开作文宝库的金钥匙》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