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张雅丽(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生,湖南省高考理科第四名): 上中学以来,我的语文成绩就不是很好,为了不让它拉高考的后腿,我特别注意对它的强化,除了每天额外花一个小时进行突击以外,我还在课外阅读大量的文章,遇到比较好的段落就背下来,这样不仅能培养我的语感,还为我的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语文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它的提高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在于平时的积累,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学好语文,关键在于培养自己的语感。“语感”,听起来像是很玄妙的东西,其实说白了也很简单,就是你对汉语这门语言的感觉,只要你在课外多读多写,你的语感自然就增强了。语感好,你在阅读、句子分析和选词填空之类的题目时,就能得心应手,应付自如。对于南方的考生来说,语音题是一只拦路虎,尤其是说方言的地区,这种困难更是显而易见。当然我也不例外。针对这种情况,我找来几本关于拼音的书,把卷舌音和不卷舌音,以及前鼻音和后鼻音的区别死记硬背下来,这看起来是比较笨的办法,但却颇有成效,同学们不妨试试。最后谈谈作文,高考的作文通常包括两个部分:10分的小作文和30分的大作文,一般来说,小作文是说明文或记叙文,大
北大、清华状元谈语文学习经验,标签:初中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http://www.88haoxue.com张雅丽(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生,湖南省高考理科第四名):
上中学以来,我的语文成绩就不是很好,为了不让它拉高考的后腿,我特别注意对它的强化,除了每天额外花一个小时进行突击以外,我还在课外阅读大量的文章,遇到比较好的段落就背下来,这样不仅能培养我的语感,还为我的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语文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它的提高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在于平时的积累,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学好语文,关键在于培养自己的语感。“语感”,听起来像是很玄妙的东西,其实说白了也很简单,就是你对汉语这门语言的感觉,只要你在课外多读多写,你的语感自然就增强了。语感好,你在阅读、句子分析和选词填空之类的题目时,就能得心应手,应付自如。对于南方的考生来说,语音题是一只拦路虎,尤其是说方言的地区,这种困难更是显而易见。当然我也不例外。针对这种情况,我找来几本关于拼音的书,把卷舌音和不卷舌音,以及前鼻音和后鼻音的区别死记硬背下来,这看起来是比较笨的办法,但却颇有成效,同学们不妨试试。最后谈谈作文,高考的作文通常包括两个部分:10分的小作文和30分的大作文,一般来说,小作文是说明文或记叙文,大作文是议论文,这样看来,各个方面的写作素质都是必不可少的。说明文比较简单,只要求语意清楚明白,条理性好就可以了,相信大家比较容易做到这一点。记叙文除了叙事清楚外,还必须有一定的文采,你平时的功底如何,就表现在这里。要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就得努力地去读、去记、去模仿别人的写作技巧,记住:“模仿”将是助你成功的一条捷径。最重要的自然是议论文,为了写好议论文,你得有一个自己的“百宝箱”,里面装着写议论文必备的法宝——论据。平时你要不断地收集那些常用的名人名言和有代表性的事例,把它装入百宝箱里,这样,在你写议论文的时候就不愁没有论据了。有了论据支持你,你的议论自然就有了说服力,再加上你精辟的论断,那一定是一篇优秀的作文。
刘满江(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生,贵州省高考理科前十名):
高考语文试题,题目多来自课外,但是又能在课本上找出对应篇目,故应花一点时间通读重点课文。我的语文基础差,高二考试总在95分左右,经过一年细心复习,终于在高考上取得120分成绩。语文是一种基础性很强的科目,需要很多年的努力,才能培养出高能素质,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但是考试与考查语文素质却存在一定差距,语文素质好的同学未必能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相反,只要你方法恰当,即使基础薄弱,照样可以取得满意的成绩。我的语文复习分为五个阶段:①把历年高考试卷上出现的不认识的字、词、诗句记住。同时,也把课本上的使用率高的字、词、诗句记住。高考第一、二题是考查形音字的,丢了这几分是很不明智的,能抓一分就要抓住一分。②把语法知识梳理一遍,关键性的语法牢牢记住,尤其是在语文中的语法知识和特殊用法。③分析了大量获得高分的高考作文,最后我认识到,高考作文与作文竞赛大相径庭。高考作文最重要的是立场正确,且忌过分标新立异而导致立场错误;同时作文结构要完善有条理;语言通顺流畅。总之要使阅卷老师迅速发现你的论点、论证结构,做到通俗易懂。因为阅卷老师批阅的作文很多,假如你写得过于含蓄或条理混乱,那么他很可能认为你的文章很差,这将对你造成很大危害。④研究阅读文段。高考中丢分主要丢在现代文阅读文上。现代文阅读要求你有一定程度的“语感”,能够读完一段文字后,抓住关键。你可以多阅读,做些训练,想想命题专家想考什么知识,他的命题思路是什么,他要求你怎样回答。⑤选择一些好的、难度与高考相当的试卷练习,看看自己在哪方面还存在不足,以便于补充知识点。做完试卷后要善于归纳总结。
陈珊珊(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生,福建省高考理科第七名):
语文是一门比较富有灵性的学科,所以培养对语文的浓厚兴趣对于学习语文很重要。
教学大纲对语文教学要求大致有下面四部分: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知识、阅读和作文,因为大部分是记忆和应用的东西,所以比较让学生头痛。现代汉字字词,由于在日常生活中常要用到,所以不必费神去抠。倒是文言文,有许多字词生僻难懂,用法千变万化,譬如古今异义、通假字、词性活用,一词多义等等,需要记忆和区分的语言点不胜枚举。偏偏这些都是老师出题的重点和热点,怎么办?
平时学习文言文时,我习惯于边听老师讲解某些字词,边努力思索这个字以前在哪篇课文出现过,当时用法是什么,然后注在旁边,以示区别。等积累到若干种一词多用法后,记在专门的本子上。每篇文言文都有课后练习,通常都归纳出各种语言点及其范例,做练习时用心体会,如有遗漏,补在旁边。这样,归纳好的本子和润色过的练习题便是你复习巩固和备记的绝对资料。
在记忆过程中也有点技巧。可以把有些一长串的东西编成琅琅上口的顺口溜,在随意诵读时将其记住,且能达到经文不忘之效。
文学文化常识是比较有意思的,因为它们通常涉及到某一名人轶事或某些文化背景。因此学习时不妨对这些有点了解,加深记忆,扩展知识面。当然,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找个本子或卡片,把每课注释部分相关的文学文化常识摘录下来,平时一点一滴,不费力气,一学期下来,即能硕果累累,收益颇丰。
“台上一出戏,台下十年功”。阅读理解这种文学修养,是很靠平时有意识地多看些名家作品,现在的教科书里精选了不少好文章,学时要细细品味,慢慢地,你的阅读鉴赏能力便有所提高,自己也沾了点文人气息了。
作文,首先得有素材,而这取决于平时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思考。有了素材,就得靠临场发挥了。平日里写文章前先打腹稿,待到文章大体轮廓成形了,列出简单的提纲,记叙文六要素,议论文三要素;按着提纲扩展,做到心里有数,免于“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真理,须由实践检验;多写多练才能功到自然成。
孟宪飞(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学生,平时成绩优秀保送入清华大学):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又是我们的母语,既有学习的条件又有学习的环境,有人说学语文就靠死记硬背,这种做法是不足取的,而且效果也不敢恭维。当然作为一门语言,常识性的东西的确需要记,平时积累是学好语文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但更为重要的是融入语言的环境,从实际感受中获取知识,即便是记忆也容易得多。比如说绝对没有哪个人不懂“吃饭”一类词的含义,不知其用法,为什么呢?其原因就是在所积月累的生活中已经用得相当熟练,想忘都忘不了。若脱离了语言环境就真的成了死记硬背,背了就忘也在情理之中。至于如何选词用词会达到特别的效果,更加近一步向语言的环境,汉语的词汇十分丰富,同义词不胜枚举哪 一个更好呢?不设身处地投身到语言的海洋中去实难解决这一问题。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上一篇: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12点原则
最新更新
推荐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