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学习方法北大、清华状元谈语文学习经验» 正文

北大、清华状元谈语文学习经验

[10-21 00:23:45]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学习方法   阅读:68489

概要:赵莹(北京大学西语系德语专业学生,浙江省高考文科第二名):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有的特点。但是高考各科思路相通,在语文复习上的方法,很多也同样适用于其他学科。要想在语文高考中取得成功,首先必须对语文高考的内容与特点有全面、深入、透彻的了解。近几年来高考语文的内容与特点相对稳定,没有很大的变化,找出历年高考语文试卷看一看是很有用处的。高考语文的内容总的说来可分为基础知识、阅读和作文三部分。复习时要注意分别对待,以便各个击破。而语文高考的特点是覆盖面广,知识点多而细,立足课本,着眼课外,题型灵活多变,重在考查考生的能力。这些特点决定了语文复习归根到底是重在平时点点滴滴的积累。基础知识面广点多,头绪繁杂,如处理不当,则似捕风捉影,徒劳无功。拼音、词汇等小题虽不复杂,得分却也不易。除了对课文中出现过的拼音词汇、课本后面的词语表熟知以外,最好在平时准备一个专门的笔记本,一遇到陌生的或心存疑问的字词就立刻弄清并记下来,只要平时做一个“有心人”,到考前复习时拿出来翻一翻便受益无穷。近年高考,严肃正规的语法、修辞格等趋于淡化,相反更注重词的灵活运用,如词意相近的

北大、清华状元谈语文学习经验,标签:初中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http://www.88haoxue.com

赵莹(北京大学西语系德语专业学生,浙江省高考文科第二名):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有的特点。但是高考各科思路相通,在语文复习上的方法,很多也同样适用于其他学科。

要想在语文高考中取得成功,首先必须对语文高考的内容与特点有全面、深入、透彻的了解。近几年来高考语文的内容与特点相对稳定,没有很大的变化,找出历年高考语文试卷看一看是很有用处的。高考语文的内容总的说来可分为基础知识、阅读和作文三部分。复习时要注意分别对待,以便各个击破。而语文高考的特点是覆盖面广,知识点多而细,立足课本,着眼课外,题型灵活多变,重在考查考生的能力。这些特点决定了语文复习归根到底是重在平时点点滴滴的积累。

基础知识面广点多,头绪繁杂,如处理不当,则似捕风捉影,徒劳无功。拼音、词汇等小题虽不复杂,得分却也不易。除了对课文中出现过的拼音词汇、课本后面的词语表熟知以外,最好在平时准备一个专门的笔记本,一遇到陌生的或心存疑问的字词就立刻弄清并记下来,只要平时做一个“有心人”,到考前复习时拿出来翻一翻便受益无穷。近年高考,严肃正规的语法、修辞格等趋于淡化,相反更注重词的灵活运用,如词意相近的词语替换对句子含义的影响。准确灵活地运用好词语,关键还得靠语感,而语感是平时慢慢培养出来的。最好养成这样的习惯,在读任何佳作时都能留心对其语言的运用反复斟酌,久之则必能深知其中奥妙。文学常识的考查最能反映考生的知识丰富程度,仅仅背熟课本中的作家作品、文化常识显然是不够的,对博大精深、浩如烟海的中国文化增加接触、加深了解,是完全必要的。

阅读(包括现代文与文言文阅读)一般都来自课外,重点考查的是理解与分析能力,而不是记忆能力,这就要求考生不能局限于课本,而应向课外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课文可以不受重视,我们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可以学到理解文章、分析文章的方法,这些方法对我们理解与分析从未见过的陌生文章大有裨益。阅读必须做到“广而深”,“广”是阅读范围广,读书最好能“杂”一些,各种类型、体裁、风格的作品都要接触一些;“深”是要挖掘深意,读到精彩处便细细品味,力图运用课内学过的方法来理解、分析。

作文是语文高考的重头戏,可以说作文的成败关系着语文乃至整个高考的成败。每年的作文题都推陈出新,变化莫测,令考生难以把握。其实,高考作文临场发挥固然重要,但最终的决定因素依然是平日的作文功底。最好的方法是“以不变应万变”,扎扎实实打好功底,胸中有丘壑,拿到题目自然胸有成竹,挥洒自如。我认为我高中的作文训练方法非常值得一提。老师要求我们每周写一篇练笔,内容、体裁、字数都有严格限制,在老师指导下完成。这种自由练笔与规定作文相结合的作文训练方式使我们大家都受益匪浅。每次练笔以后,都能选出其中最佳的几篇典范作文,有心的同学便与之进行比较并吸取其优点。好的作文是“形”与“质”的结合,“形”是指文笔结构等,而“质”是指立意思想等,近年来高考作文对“质”的要求与高中政治课的哲学、爱国主义教育、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等息息相关。平日里经常阅读《中国青年报》、《新民晚报》、《读者》等优秀报刊、杂志的考生,其作文的思想性、时代性往往要更胜一筹。

离高考还有一两个月,便进入“冲刺阶段”。虽然语文复习重在平时,临考的短暂突击,很难取得突飞猛进的进步,但是“冲刺”冲得好,可以使语文整体水平上一个台阶。这时不能再沉迷于题海之中,不能再抓住琐碎的东西不放,最重要的是把所学知识系统化,把课本、笔记、做过的试卷和各种复习资料看一遍,在脑子里把所学知识整理一遍,使这些知识互相联系沟通,形成一个四通八达的网络。同时可以着手把《考试说明》中的每个考点“过”一遍,一面复习一面完成相应的练习,找出自己的差距。这时不能一味中搞自己的一套,要跟着老师复习的进度走。总复习课一般都列出一些专题,每堂课两个专题,这是对这些专题的高度提炼与总结,应该用心接受。有些同学面对数不清的复习资料手足无措,无从下手,我认为对复习资料不必过于依赖与拘泥,尽可灵活运用,吃透其中最精辟部分。这一两个月中可以做些模拟试卷,量不必多,十套就足够了,但一定要高质量。历年的高考试卷也是极好的模拟卷,最好是在规定时间内,像对待高考一样认真完成,既能训练答题速度,又能锻炼迎考的心理素质,还能通过做题发现不足之处并及时弥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可能的话,把自己初中、高中的作文都看一遍,并针对当前社会热点,精读各类范文各十篇。因时间所迫,进行整篇作文的练习已来不及,可以只在脑中想一想立意、框架或列出提纲。所有应完成的都应该在这段日子里完成。

到了高考前夕,应该告诉自己大局已定,不如静下心来,使自己进入一种平和、宁静、安详的气氛。我个人认为,最佳的应试状态就是平静、安详、从容不迫。高考从很大程度上说,不仅是知识能力的较量,更是心理素质的较量,因此考前看看电视、听听新闻、翻翻报纸,也许会取得比熬夜复习更好的效果。

许雪琼(北京大学法律系学生,汕头市文科高考状元):

上中学以后,科目繁多,但语文一直是我最少担心,也成绩最好的科目。我想这得益于小学开始严格的学习与训练打下的基础。语文最重日积月累,这已是人所共知。小到字、词,甚至拼音标点,大到作文,无不是点点滴滴积聚而成。因为对语文一向兴趣很浓,所以每节课都听得投入,也很有收获。课余时间只要每天花上十几分钟把当天内容看一遍就够了。其实语文的学习最自然轻松。平时甚至是在看电视,听广播的时候, 以积累语文知识。处处留心,则会常有收获。

课内的学习之外,还应在课外多看书。我最喜欢的是学到哪一篇课文,便找来与此有关的一点书来看。譬如学到苏轼的诗词,便找了苏轼的赤壁赋诸文,甚至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或有关宋朝的书来看。这样对课文了解更深入,对作者也有了较深的感觉。因此也增加了文史知识,做起来也不难。而高中课余时间多,也开始有自己的看法,是大看课外书的好时光,不可错过。因为对文学艺术的爱好,使我课余大半部分的时间都用来看书,从中国古代诗词曲赋到西洋名著,只要心有所动,便沉缅其中。即使不求甚解,也是很好的享受,充实了高中生活。因为读的多是文学作品,所以培养了对语文的语感,对于作文,更是大有裨益。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Tag:学习方法初中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学习方法
》《北大、清华状元谈语文学习经验》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