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心灵的自由,就更是自由的根本;没有心灵上的自由,时间再多,也只能是戴着镣铐跳舞。那些成功人士的实践,生动地告诉了我们:有了心灵上的自由,才会有兴趣的产生。 所谓心灵的自由,在语文的教与学上,主要体现为少一点条条框框,多一点鼓励;少一点约束,多一些活泼。 让我们先看一看他们当年是怎样学习的。 何镇邦先生回忆说:“课外活动并不仅抓点时间读书,到了高中,还办黑板报和墙报,参加演讲比赛和辩论,到革命老区进行采访和收集民歌,以至于导演多幕话剧《何滨激战》等等”。 特级教师于漪在《常忆常新》一文中写到:自己当年写了一篇文章,是关于老师的。“写好一看,觉得不妙,大概老师要责怪了。出乎意料的是老师大为欣赏”,写了一段很好的评语。从此,学习兴趣陡增。 学生说话、写作没有禁忌,没有隔膜,我口表我心,我笔写我口,童言无忌,就能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 那么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在这方面做得怎样呢?在《审视中学语文教育》这本书中,摩罗说:“我们一开始就学会了人家需要我们说什么就说什么,要求我们不说什么就不说什么,有些东西我们不想说也必须这样说,我们从小就学会了做奴隶”钱理群也先生指出:“我们一
孔庆东:怎样学语文,标签:初中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http://www.88haoxue.com心灵的自由,就更是自由的根本;没有心灵上的自由,时间再多,也只能是戴着镣铐跳舞。那些成功人士的实践,生动地告诉了我们:有了心灵上的自由,才会有兴趣的产生。
所谓心灵的自由,在语文的教与学上,主要体现为少一点条条框框,多一点鼓励;少一点约束,多一些活泼。
让我们先看一看他们当年是怎样学习的。
何镇邦先生回忆说:“课外活动并不仅抓点时间读书,到了高中,还办黑板报和墙报,参加演讲比赛和辩论,到革命老区进行采访和收集民歌,以至于导演多幕话剧《何滨激战》等等”。
特级教师于漪在《常忆常新》一文中写到:自己当年写了一篇文章,是关于老师的。“写好一看,觉得不妙,大概老师要责怪了。出乎意料的是老师大为欣赏”,写了一段很好的评语。从此,学习兴趣陡增。
学生说话、写作没有禁忌,没有隔膜,我口表我心,我笔写我口,童言无忌,就能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
那么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在这方面做得怎样呢?在《审视中学语文教育》这本书中,摩罗说:“我们一开始就学会了人家需要我们说什么就说什么,要求我们不说什么就不说什么,有些东西我们不想说也必须这样说,我们从小就学会了做奴隶”钱理群也先生指出:“我们一方面禁止学生虚构,另一方面又今后子学生说假话……更为严重的是,我们已经形成了一套机制,专门训练学生说假话。”这样教学,学生真话不感说,假话连篇。说话,写作就严重违背了自己的主观意愿,这样的语文学习,还有什么兴趣可言?
怎样学好语文?“亦师亦友是良师”。有人说,在教育中,老师的作用,怎样评价都不过分。学生喜欢不喜欢语文这一门课,往往与他喜不喜欢语文老师有关。
那些“家”们在他们的文章中,几乎都谈到他们当年遇到的好老师。
好的老师,在课堂上,他们是老师,在生活中他们是朋友。清华大学教授徐葆耕先生就在回忆自己当年遇到的一位好老师。课余时间约他去老师家。在老师家里,老师放下了课堂上的“师道尊严”,简直判若两人老师弹钢琴,他唱歌……师生关系极为融洽。很多人都谈到,他们经常去老师家,老师与他们交谈,向他们介绍文学、文章,介绍自己的人生,还热情地把自己家里的藏书借给他们阅读,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亲其师,自然就信其道,很自然地,也就爱其课。
其实师生间的这种交往,不仅仅是教与学的交流,更重要的,它是心灵之间的交流,是以心换心,是老师在以他的整个的心灵世界在与学生交流。这样的坦率交流,实际上也就是一种精神的神游。在这种情境中,学生就会敞开心扉,完整地接纳教师。这样的教师,在学生眼里,就是可亲、可敬的,也是可爱的。
好的老师,常常用放大镜来看学生的优点,因而表扬多,鼓励多。这一点,最典型地体现在对待学生的作文上。大凡喜欢学语文的人,都有这么一个特点,喜欢写作。有事每事,特别喜欢写作文。而很多人,都遇上了好老师。老师对待他们的作文,一般都加以肯定,加以表扬,甚至在全般作为范文,在班上读或者张贴。有的,还鼓励学生投稿到报社。还有的鼓励他们参加一些社会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口头与书面表达的能力。
上一篇:中学数学学习方法
最新更新
推荐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