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课堂实录» 正文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课堂实录

[10-21 00:23:16]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高一语文必修二   阅读:68531

概要:生6:不知道 (生7举手) 生7:表现了纳粹教育的特点在16节中,说“肯定有必须挂尼采像的明文规定”,和“普鲁士文科中学的环境布置规定”,挂尼采像,主要是希特勒推崇尼采哲学的“超人”和“强权意志”,为纳粹服务师:读一读哲学书籍,好我们不妨先放一放这个问题,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阅读相关书籍,深入研读继续还看到了什么?下一位生8:小型阵亡将士纪念碑,和金色铁十字架作者在第35节时候又提到了这个碑在第46节提到了十字架师:这是不是一回事? 生:(杂乱)不是生8:不是,第35节的碑是想到的,如果“我”死了,“我”的名字将刻到碑上去,表明纳粹教育在“我”脑子里还是深深扎了根的师:还看到了什么? 生8:看到了人,都是面容疲倦,冷漠,步履蹒跚,这些都是战争带来的罪恶尤其是那个消防队员消防队员第一次出场是在20节,俯身观察我的情况,呼吸的热浪中散发出难闻的烟草和蒜头的气味,平静地问我:怎么啦?第二次出线是在27节,肖像描写,疲惫苍老的脸,没有刮胡子,身上穿着消防服,用衰老的声音轻轻地说:喝吧,兄弟第三次出现是在49节,身材高大而苍老,向我微笑着,疲倦而忧伤地微笑着,那张长满胡子茬的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课堂实录,标签:高一语文必修二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生6:不知道

  (生7举手)

  生7:表现了纳粹教育的特点在16节中,说“肯定有必须挂尼采像的明文规定”,和“普鲁士文科中学的环境布置规定”,挂尼采像,主要是希特勒推崇尼采哲学的“超人”和“强权意志”,为纳粹服务

  师:读一读哲学书籍,好我们不妨先放一放这个问题,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阅读相关书籍,深入研读继续还看到了什么?下一位

  生8:小型阵亡将士纪念碑,和金色铁十字架作者在第35节时候又提到了这个碑在第46节提到了十字架

  师:这是不是一回事?

  生:(杂乱)不是

  生8:不是,第35节的碑是想到的,如果“我”死了,“我”的名字将刻到碑上去,表明纳粹教育在“我”脑子里还是深深扎了根的

  师:还看到了什么?

  生8:看到了人,都是面容疲倦,冷漠,步履蹒跚,这些都是战争带来的罪恶尤其是那个消防队员消防队员第一次出场是在20节,俯身观察我的情况,呼吸的热浪中散发出难闻的烟草和蒜头的气味,平静地问我:怎么啦?第二次出线是在27节,肖像描写,疲惫苍老的脸,没有刮胡子,身上穿着消防服,用衰老的声音轻轻地说:喝吧,兄弟第三次出现是在49节,身材高大而苍老,向我微笑着,疲倦而忧伤地微笑着,那张长满胡子茬的肮脏的脸,像是睡着了似的第四次出现是在52节,紧紧按住我的肩膀,从油腻的制服上发散出烟熏火燎的糊味和脏味战争改变了“我”,也改变了比尔格勒,改变了一切人,使他们疲惫,冷漠,无情

师:关注了人的改变,这一切都是战争造成的还有什么?很关键的一个,到目前还没有“看到”

  生9:多哥的大幅风景画上的香蕉而且他看这串香蕉时特别仔细,尤其是中间那串香蕉上那行文字“多哥万岁”

  师:为什么你觉得这一处特别重要?

  生9:因为看到这幅画,尤其是香蕉上的字,他闪过一个念头,“假如现在,假如现在是……”,他意识到他可能回到了母校

  师:“我”受伤后,躺在了担架上,“我”的身体被打了麻醉,“我”神智不清,迷迷糊糊,惶惶惑惑,不停地纠缠于“我是不是回到了母校”这个问题

  生10:(站起来,抢着说)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到底哪里受了伤”

  师:嗯,在44节说了,“你一定要弄清楚,到底受了什么伤;另外,你现在是不是就在自己的母校里”那么我们还有必要追问,他为什么会不断地纠缠着这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哪一个更纠缠着“我”?(学生“我是不是回到了母校”)那我们集中一点,就来谈为什么追问“我”是不是回到了母校?

  小说从第13节开始,从香蕉上“多哥万岁”意识到“我好像回到了母校”,为什么前面还要写那么多的校园环境?一个已经生活了八年的校园,还不是一下子就能够认出来啊?!

  生11:这应该是一个改变了的校园,或者可能是统一复制了的校园,每一所校园都差不多

  师:那他为什么又会怀疑这不是“我”的母校?

  生11:因为普鲁斯文科中学的环境布置是规定了的,每一所学校布置基本上都是差不多的能够辨认出来的一点痕迹,但也因为恶作剧不会是“我”一个而排除了,关键是“我”失去双臂、右腿,打了麻醉,神志不清而且校园确实也改变了,像小型阵亡将士纪念碑,学校改成了医院

  师:关于学校的改变,我建议大家关注一个细节,第46节,这个还留有痕迹的十字架的印子使“我”在短短的一秒之间突然回忆起来的,也是确认这是我的母校的一个部分我请一位同学把这一段文字读一下这一段文字你最关注什么?

  生12:他们是谁?为什么拿走了十字架,对印痕是“盛怒之下”重新刷了一遍,又“咒骂”了一顿,直至无计可施才罢休?

  师:关注这一点,很好,我开始读的时候也有困惑,看了《德国史纲》才明白:(投影)

  二次大战期间,身为“纳粹党全部文化哲学教导事务领袖私人代表”的罗森贝格为“德国总教会”拟定了“三十点纲领”纲领规定德国境内的全部教会都是“民族性教会”,必须根绝“各种异己的外来的基督教信仰”,停止出版和传播《圣经》,从供坛上清除一切耶稣受难像、圣经和圣徒像,各教堂必须撤除基督十字架,代之以纳粹卍符号

  《德国史纲》

  纳粹上台后,不仅改造了宗教,排斥一切异己,而且纳粹教育政策纳粹政权将德国的教育完全纳入了培养纳粹接班人的范围(投影)

  1933年11月6日,希特勒在讲演中说:“当一个反对者说,‘我不会投向你那边的’,我就平静地说,‘你的子女已经属于我们了……你算什么?你是要死的但是,你的后代现在站在新阵营里在一个短时期后,他们就将不知道别的,而只知道这个新社会’”1937年5月1日他又说:“这个新国家将不把它的青年交给任何别的人,而是自己管青年,自己进行教育和抚养”

  《德国史纲》

  在中小学教育方面,私立学校逐渐被取消,国家加强了对全部教育事业的控制纳粹党为培养可靠的行政官员和专业技术干部,设立了三种类型的特殊学校,托马斯中学改成的“阿道夫•希特勒中学”是一个什么样的学校呢?(投影)

  “阿道夫•希特勒学校”是培养纳粹干部的初级学校,1937年以后全国共设立10所,其中著名的有不伦瑞克的“预科学校”这类学校由希特勒青年团主管,学生从该团所属少年队内12岁儿童中间选拔,主要审查项目为种族血统,具有白肤、金发、碧眼外形的儿童具有优先权该校学制6年,除学习必要的文化知识外,还从事军事训练,培养党内外从事领导工作的能力学生18岁毕业后有资格上大学……

  《德国史纲》

  知道了这些背景,我们可能能够把握住《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一经发表即引起轰动的原因,我们读一篇小说,不仅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课堂的讨论永远都是有限的,也都是缺憾的,我期望大家能够通过这一篇小说,能够去看看这一类的书籍,譬如说朋霍费尔《狱中书简》、伯尔的其他小说等等,了解他们的思想,使我们的思考深入下去

  师:伯尔尽管拒绝参加青年团,但22岁那年为“服从命令”被迫参军,被迫上法国前线,被美军俘虏,在法国战俘营中呆了数月,直到战争结束,个人的遭遇跟《一个人的遭遇》索科洛夫极其相似,回到家后,发现他的母亲已经死于炮火中所以当他把目光聚焦在一个学生被迫参军做了炮灰而不知道自己受了什么伤,那他会关心什么?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高一语文必修二高一语文必修二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苏教版 - 高一语文必修二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课堂实录》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