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江苏省淮安中学《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18(苏教版必修2)» 正文

江苏省淮安中学《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18(苏教版必修2)

[10-21 00:23:16]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高一语文必修二   阅读:68106

概要:流浪人,你若到斯巴……知识目标:学习本文通过心理描写、细节描写、悬念的设置和解决揭示小说主旨的方法。能力目标:学生通过文本研习,学会合作探究,了解法西斯通过军国主义教育对本国人民的毒害,对战争与人的命运有进一步的认识。情感目标: 1、学生能通过对作品的研读、探讨,了解法西斯不仅对世界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也对本国人民犯下深重的罪行,对战争毁灭人类的罪恶有具体的认识。 2、联系实际,对比发展与破坏,反思战争的危害,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是人类社会最迫切的任务,进而珍惜和平环境。 教学重点:把握小说主旨,认识悬念设置在小说中的作用。教学难点:认识法西斯犯下的罪行教法学法:文本研习;合作探究。教学过程: 一、导入:你觉得你三个月后会有什么变化?(生答)如果让你离开学校三个月,你觉得你还能认出我们的学校吗?(生答)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德国作家海因里希·伯尔的名篇《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他会告诉你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三个月的时间会改变一些什么。 [导入出于方便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考虑。两个问题都很容易回答,这样可能更容易在一开始调动学生的兴趣,从而活跃课

江苏省淮安中学《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18(苏教版必修2),标签:高一语文必修二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知识目标:

学习本文通过心理描写、细节描写、悬念的设置和解决揭示小说主旨的方法。

能力目标:

学生通过文本研习,学会合作探究,了解法西斯通过军国主义教育对本国人民的毒害,对战争与人的命运有进一步的认识。

情感目标:

 1、学生能通过对作品的研读、探讨,了解法西斯不仅对世界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也对本国人民犯下深重的罪行,对战争毁灭人类的罪恶有具体的认识。 
     2、联系实际,对比发展与破坏,反思战争的危害,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是人类社会最迫切的任务,进而珍惜和平环境。
教学重点

把握小说主旨,认识悬念设置在小说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认识法西斯犯下的罪行

教法学法:

文本研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觉得你三个月后会有什么变化?(生答)

如果让你离开学校三个月,你觉得你还能认出我们的学校吗?(生答)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德国作家海因里希·伯尔的名篇《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他会告诉你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三个月的时间会改变一些什么。

 [导入出于方便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考虑。两个问题都很容易回答,这样可能更容易在一开始调动学生的兴趣,从而活跃课堂的气氛。同时,又简单介绍了作者。]

二、释题

由课下注释1可知,本文的标题选自一段铭文,我们一起来读。(齐读)

1、这段铭文想表达什么?(提示:铭文的背景)

——表达了希腊人对为保家卫国而不惜献出生命的勇士们的赞颂。

那么德国人把希腊人的这段铭文拿来让学生在黑板上用六种字体写有什么用意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来看内容。

三、文本解读

(一)给大家三分钟时间浏览全文,弄清两个问题:

1、“我”是谁?

2、发生了什么事?

参考答案:“我”是一个新入伍的士兵,参加战斗受伤后被送往医院,上楼途中一直怀疑自己身处母校,并最终由黑板上的铭文得以确认,这里就是“我”三个月前刚刚离开的母校。

(二)讨论、设问:

1、为何母校让“我”不敢确定它就是“我”的母校?

(1)小组讨论,推荐作答

(2)参考答案:

 1主观上:“我”受了重伤,高烧,被打了麻醉药,半昏迷

 2客观上:母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门上尼采画像的上半部分被贴上了“简易外科手术室”的纸条

 美术教室散发着碘酒、粪便、垃圾和烟草的气味,而且喧闹得很

 美术教室中的图画都被人取下来了

 校园中放有阵亡纪念碑

 曾散发着热牛奶的香味、尘土味和烟草味的小屋可能存放着死人

 周围的一切都如此冷漠、无情,仿佛一座死城,是一个与“我”  无关、“我”所陌生的世界

      学校:艺术的摇篮       充满死亡气息的战地医院

总结:战争摧毁人类文明

(板书:环境      战争摧毁人类文明)

2、环境在变,人也在变。主人公“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小组讨论,推荐作答

(2)参考答案:

   “我”:四肢健全的青年学生     失去双臂和右腿的伤残士兵

总结:战争摧残人类肉体

(板书:人物         战争摧残人类肉体)

3、战争让学校变成了医院,战争让学生变成了伤残士兵,这是一场什么样的战争?

——德国法西斯发动的不义之战

4、在“我”知道自己失去了双臂和右腿前,“我”喜欢这场战争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1)小组讨论,推荐作答

(2)参考答案:

      喜欢。例如文中第35节对炮声的描写:“令人惬意的炮声”、“大炮即使在轰鸣时,也是高雅的”……

5、是什么让“我”喜欢这场战争?(引导:“我”是生来好战吗?)

  (1) 提示:前面我们提到那段被我抄在黑板上的铭文,我们还不知道德国人让学生抄写有什么用意,现在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不过,我想把它改变一下(出示幻灯片):“流浪人,你若到东京,请报告那里的公民们,我们阵亡哈尔滨,至死犹恪守他们的命令。”

 (2)如果日本在他们的学校里也让学生抄这样的铭文,那是什么用意?

[1] [2]  下一页


Tag:高一语文必修二高一语文必修二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苏教版 - 高一语文必修二
》《江苏省淮安中学《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18(苏教版必修2)》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