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祖国山川颂》教案设计15(苏教版必修3)» 正文

《祖国山川颂》教案设计15(苏教版必修3)

[10-21 00:23:16]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高中语文必修三   阅读:68309

概要:①列数祖国大地优美的景致;②表达热爱人民、文化语言之情; ③勾画春夏秋冬、晨光落日的美景; ④描绘几个具体的景点。 六、再读课文,体味语言与结构特点 1、语言特点 (讨论归纳): ①诗化的语言; ②直抒胸臆; ③这篇文章在修辞手法的运用上非常丰富和成功,比如第4、5、13、29段的排比手法,第13、23、24段的拟人手法,第26、31段的比喻手法等等,这些都与“颂”这种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增强了表达的效果,使描写对象更加具体生动,富有立体感。2、结构特点:文章采用了片断式的结构方式,这种结构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体现,它更可以不受时间、空间以及思维的限制,任思绪自由地飞翔,让情感尽情地抒发。 七、高考阅读题模拟训练 1、第五段说祖国“尽管受了这些磨难,它还是默默地存在着”,这“磨难”可分为哪几类?文中表现出祖国土地的一种什么精神? 明确:磨难可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灾难两类。文章表现出祖国大地历尽沧桑苦难,仍然顽强奋斗,充满对胜利的信念,并最终迎来光明前程的精神。 2、谈谈最后两小节的寓意。 提示:两小节内容应从两个方面思考,一为祖国对个体,二为个体对祖国。表现出个体与

《祖国山川颂》教案设计15(苏教版必修3),标签: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①列数祖国大地优美的景致;

②表达热爱人民、文化语言之情; 

③勾画春夏秋冬、晨光落日的美景;

 ④描绘几个具体的景点。 

六、再读课文,体味语言与结构特点 

1、语言特点 (讨论归纳): 

①诗化的语言; 

②直抒胸臆; 

③这篇文章在修辞手法的运用上非常丰富和成功,比如第4、5、13、29段的排比手法,第13、23、24段的拟人手法,第26、31段的比喻手法等等,这些都与“颂”这种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增强了表达的效果,使描写对象更加具体生动,富有立体感。

2、结构特点:

文章采用了片断式的结构方式,这种结构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体现,它更可以不受时间、空间以及思维的限制,任思绪自由地飞翔,让情感尽情地抒发。 

七、高考阅读题模拟训练 

1、第五段说祖国“尽管受了这些磨难,它还是默默地存在着”,这“磨难”可分为哪几类?文中表现出祖国土地的一种什么精神? 

明确:磨难可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灾难两类。文章表现出祖国大地历尽沧桑苦难,仍然顽强奋斗,充满对胜利的信念,并最终迎来光明前程的精神。 

2、谈谈最后两小节的寓意。 

提示:两小节内容应从两个方面思考,一为祖国对个体,二为个体对祖国。表现出个体与祖国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是作者内心爱国情感的真切流露。 

八、布置作业: 

收集关于热爱祖国的名言或选择一首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诗歌进行赏析。 


上一页  [1] [2] 


Tag:高中语文必修三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苏教版 - 高中语文必修三
》《《祖国山川颂》教案设计15(苏教版必修3)》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