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项脊轩志》教案26

[10-21 00:23:16]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高中语文必修五   阅读:68680

概要: 三、整体感知课文,研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项脊轩”图片投影,并播放配乐朗读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学生跟录音带诵读课文,读准字音。 3.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注意字音、断句,读出语气。 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尘泥渗漉(shènlù) 余稍微修葺(qì) 垣墙周庭(yuán) 旧时栏楯(shǔn) 偃仰啸歌(yǎn) 冥然兀坐wù 万籁有声(lài) 4.学生参照注解自译第一段,随时质疑,教师解疑。 注意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①雨泽下注:下,往下,向下,方位名词作动词“注”的状语。 ②余稍微修葺:葺,本义是用茅草盖屋顶,引申为修理房屋。 ③垣墙四周:垣墙,名词活用作动词,“砌上垣墙”,“垣”也是“墙”的意思。 ④亦遂增胜:胜,光彩,美观。 ⑤小鸟时来啄食:食,名词,食物。 ⑥珊珊可爱:珊珊,同“姗姗”,本形容女子行走时缓慢从容,这里形容树影婆娑摇曳的样子。 5.理清思路,引导学

《项脊轩志》教案26,标签:高中语文必修五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三、整体感知课文,研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项脊轩”图片投影,并播放配乐朗读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学生跟录音带诵读课文,读准字音。 

    3.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注意字音、断句,读出语气。 

     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尘泥渗漉(shènlù)  余稍微修葺(qì)    垣墙周庭(yuán)   

旧时栏楯(shǔn)    偃仰啸歌(yǎn)    冥然兀坐wù    万籁有声(lài) 

    4.学生参照注解自译第一段,随时质疑,教师解疑。 

    注意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①雨泽下注:下,往下,向下,方位名词作动词“注”的状语。 

    ②余稍微修葺:葺,本义是用茅草盖屋顶,引申为修理房屋。 

    ③垣墙四周:垣墙,名词活用作动词,“砌上垣墙”,“垣”也是“墙”的意思。 

    ④亦遂增胜:胜,光彩,美观。    ⑤小鸟时来啄食:食,名词,食物。 

⑥珊珊可爱:珊珊,同“姗姗”,本形容女子行走时缓慢从容,这里形容树影婆娑摇曳的样子。 

    5.理清思路,引导学生背诵第一自然段。 

    (1)问:文章开篇一个判断句,何以言其“旧”呢? 

    学生讨论后,明确:着一“旧”字,一开头就流露出一种怀旧的情怀。 

    (2)问: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描写项脊轩呢? 

    明确:两个方面——修缮前,修缮后。 

    (3)问:修缮前的项脊轩是什么样子?作者这样写有何作用? 

    学生讨论后,明确:修缮前的项脊轩有三个特点: 

    狭小——“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破旧——“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阴暗——“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寥寥数笔,点出了项脊轩的特点,同时在文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作者的主观情感。一种衰败、阴冷的凄清气氛,为后文修缮后的样子作反衬。 

    (4)面对破旧的小屋,作者做了哪些工作?效果如何? 

    明确:作者对小屋“稍为修葺”,弥补了破旧漏雨的缺陷。“辟窗筑墙”,弥补了昏暗阴凉的缺陷。“杂植兰桂竹木”,弥补了零落残败的缺陷。又用“借书满架”弥补了小屋狭小、冷寂的缺陷。使小屋变得明亮、幽雅。 

    (5)修缮后的小屋有何特色?作者的情怀怎样? 

    学生讨论后,明确:修缮后小屋具有三个特点: 

    明亮——“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幽雅——“借书满架”“桂影斑驳” 

    安静——“万籁有声”“庭阶寂寂” 

    作者陶醉于“借书满架,偃仰啸歌”的读书生活;陶醉于“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的寂寂庭阶;陶醉于“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的清幽月景。主人公的精神世界和小屋的客观环境融为一体,表达了作者“可喜”的情感。 

    (6)作者细心雕琢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为何如此渲染? 

    明确:兰竹相映,月白风清,桂影珊珊,小鸟时鸣。正是“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境界。 

    作者渲染如此清幽的境界,体现了作者的安详、宁静,表达了作者鄙弃世俗、甘于清贫自守的情操,也抒写了作者对百年老屋的特殊亲情。 

    (7)小结本段内容,引导学生背诵。 

    本段写作者的“喜”,为略写,具体内容如下: 

    1.祖传老屋          2.整旧若新         3.环境宜人        4.自得其乐 

    (8)教师范背第一自然段,学生齐背。 

    四、课堂练习    翻译下列语句。 

    1.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2.借书满架,偃仰啸歌。 

    3.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参考答案:1.(这是)已有百多年的老屋子,灰尘泥土往下漏,雨水也往下流。 

    2.借来各种书籍摆满书架,我安居室内,长啸高歌。 

    3.十五的夜晚,皎洁的月光照亮半截墙壁,桂树的影子交杂错落,清风吹来,树影晃动,婆娑摇曳,十分可爱。 

    五、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是整体感知,诵读全文,重点研习第一自然段,了解作者对“旧南阁子”的深情,以及作者亲手修缮、身处其中的自得其乐之情,使读者也随之陶醉于清静幽雅、鸟语花香的可喜之境中。 

    六、布置作业 

    1.熟背第一自然段。 2.完成练习题一、二中的相关内容。  3.预习后面文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研习并背诵第二至四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研习第二、三自然段   1.指名一位同学饱含深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2.学生自读、自译第二自然段,学生质疑,教师解疑。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高中语文必修五高中语文必修五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苏教版 - 高中语文必修五
》《《项脊轩志》教案26》相关文章